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
2020-12-18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学王羽容
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学 王羽容
现代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平教育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要全面落实公平教育,首先要将目光聚焦于学校和班级。从教学实际来看,由于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即便接受相同教师的相同教育方法,始终也会有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原因可能是上课不专注、学习效率低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实现班级学生整体进步,一定要将均衡教学落实到位,合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激励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弱势学生”予以激励,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便是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唯有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交流,才能让“弱势学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重视,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
(一)把握好师生关系
大部分“弱势学生”会因为自己成绩差而不自觉地与教师保持距离,但其内心非常渴望教师能够对其有“特别照顾”,能够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如此才能更勇敢地交流与请教学习上的疑惑。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弱势学生”耐心讲授知识与传授方法,而且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关心,更多询问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爱的感召之下,“弱势学生”一定也能慢慢转变为“优秀学生”,他们会因为教师的呵护而爱上这门课程,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
(二)适度情感交流
“弱势学生”由于自身在学习方面的挫败感较强,有自卑心理,所以更希望教师能够开导。而且初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容易造成逆反,倘若教师一味地严厉批评,会让他们与教师的关系渐行渐远,在师生之间留下难以愈合的裂痕。而教师可通过适度的情感交流,通过“拉家常”、组织师生文艺活动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弱势学生”敏感脆弱、自尊心强,平时遇见时教师可主动先问好,让“弱势学生”能够在情感交流中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从而重燃对学习的信心。
二、激发浓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效的重要因素,而“弱势学生”之所以学习效率不高,很大原因在于对物理学科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他们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且要确保兴趣的长期维持。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机械枯燥的知识讲解与习题练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想法。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如下激励策略去激发“弱势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弱势学生”同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倘若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体验,自然会促使学生重燃学习自信,这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物理知识有难有易,教师需要结合“弱势学生”实际情况,对学习目标进行分级,保证让“弱势学生”也能完成。比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将学习目标分为三个梯度,从低到高分别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作图、平面镜成像应用。即便是“弱势学生”,在经过努力探究后也能轻松描述出平面镜成像的物理现象,达成最低层级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体验后便会朝着下一个层级目标前进,逐步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与应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弱势学生”都能完成前面两个层级的学习目标,与学优生的差距明显缩小。
(二)量化考核加分,激发学习兴趣
大部分“弱势学生”有着自我否定的心理,很容易出现挫败感,所以教师应通过及时的鼓励评价激励他们。量化考核作为一种计分评价手段,可用在对“弱势学生”的评价工作上,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如果“弱势学生”有良好的表现则要及时加分存档,比如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等。如果有违反纪律的情况,也要及时减分,比如出现作业抄袭、上课开小差的情况。一个星期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对表现优异的“弱势学生”予以表彰,以此保证他们的正确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三)增设实验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教育对实验极为重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呈现出课本上描述的物理现象,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吸引他们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就算是“弱势学生”,对物理实验同样充满兴趣,所以在实验中也会动用全身感官去观察、去体验,从中学习物理知识,甚至有时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强,更敢于创新。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提问:“光能否不沿着直线传播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轻松回答道:“不能!”于是教师拿出激光笔,斜射进装水的玻璃水缸中,会发现光线方向改变了,此时全班学生包括“弱势学生”均十分惊奇。教师引导道:“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物理规律呢?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光的折射’。”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又如,在开展“小孔成像”物理实验时,教师提前询问:“烛光透过小孔会在后面的幕布上成像,你们觉得会是怎样的图像呢?”学生对此没有太多经验,纷纷表达自己的预想,当他们看到实际呈现的现象时感到特别神奇,因为在幕布上呈现的是一个倒立的火焰,“弱势学生”群体对其中的知识奥秘尤为好奇。在实验体验过后,“弱势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浓厚,迫切想对物理知识一探究竟,此时开展的学习活动完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内心求知欲望的推动。
(四)幽默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在讲解物理规律及相关抽象知识时,“弱势学生”基本上不太活跃,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造幽默课堂,保证“弱势学生”也能始终处于学习兴奋状态。比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将成实像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如此一来,“弱势学生”也能有效掌握知识点。很多时候,教师一次夸张的描述,或是一次逗趣的模仿都能让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能让“弱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对“弱势学生”的有效激励,也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唯有创新教法才能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欲望。所以,在今后的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分层教学
由于“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教师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弱势学生”也能在学习中找回自信。比如,对学习基础牢固、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主动拓展物理教材之外的知识,帮助他们巩固基础,同时对感兴趣的物理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针对“弱势学生”,教师则重点要求他们理解教材便可,同时对他们的辅导要尽可能地亲自划重点,引导他们记忆主要的物理理论以及常见物理习题的常规解法。在布置物理课后作业时,也要遵循分层原则,要求“弱势学生”完成基于教材的复习题,而对于学优生则可以增加拓展题,促使其扩大知识面。
(二)小组合作教学
为了帮助“弱势学生”高效学习且在学习中受到激励,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扶,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让他们借鉴学优生的学习方法,从中获得学习成就感。比如,在教学“滑动摩擦力”的内容时,教学目标在于“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可基于此目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对小组进行合理划分,然后设计小组探究问题,比如:“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存在关系?”“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存在关系?”“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存在关系?”“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存在关系?”“弱势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学习氛围并受其影响,在知识探究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弱势学生”应当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浓厚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弱势学生”克服对物理知识的畏难心理,能促使其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与鼓励,从而对物理知识学习产生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驱动力,逐步提高物理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