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高校提高育人效果之必要措施

2020-12-18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长发

亚太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周长发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目前正在实施与提倡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举措。然而,虽然已有众多学者从多个层面讨论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与成功经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三令五申要开展课程思政,然而就笔者了解,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对在专业课中开展思政教育有很大的顾虑。相信对这些顾虑甚至抵触情绪进行认真分析与解答,可进一步统一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以更好地推动各高校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一、对课程思政的主要错误认识

少数高校教师对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有较片面与狭獈的认识,思想上较为被动,行动上也较消极。归纳起来看,他们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不必开展课程思政

有些人提出,在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普及的情况下,高校的责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因而大学特别是专业课程应该弱化思政教育或德育,以节省时间与精力。“不管思想好与不好,实现就业才是王道。”同时,也有人认为学生在中小学已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思政教育或德育,到了大学,应该传授给他们真正的实用性技能,以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而且正所谓“女大不由娘”,作为有价值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即使在专业课中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其效果也很一般。

(二)不应开展课程思政

也有人明确提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的事,专业课应该致力于专业知识的传播与讲授,不应承担思政教育的任务,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山路弯弯,各管一段”。再者,虽然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事专业科研、理论教学的专家,但开展思政教育未必是行家里手,所谓“术业有专攻”,要他们转变观念、开展思政教育,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即使在由他们主导的专业课程上开展思政教育,其效果也肯定不理想。与其让他们开展思政教育,不如强化教师培训,让他们加深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提高教学技能。

(三)不能开展课程思政

还有些人认为,在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当下,专业课程教授专业知识的任务本身已十分繁重,专业课程没有可能、没有时间开展思政教育。另外,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开展大类招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普适性与创新性,但也导致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只能学习很有限的专业课程,而在四年级又安排有许多实习、实践类课程,还有许多同学要复习报考研究生。因此,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真正的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要在如此宝贵、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学习完一个专业的课程,时间十分紧张,课堂教学内容与任务已几乎达到极限,故没有时间开展思政教育。

(四)不好开展课程思政

有些教师也提出,大学专业课程涉及的理论大多很深奥、很复杂、很专业,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理念与方法等相距很远,很难开展课程思政。例如,在讲细胞结构、数学方程式、天体演化的时候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如果强行开展思政教育,就有点强拉硬凑的意味,这不但影响专业课程教学,也影响思政教育实效,甚至可能将专业课程弄得不伦不类。最坏的结果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不到,而思政教育更让人无法接受。实际上,这是片面认识课程思政,甚至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对立起来导致的错误认识。

二、对课程思政错误认识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大学扩张过快、扩招太多,大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大学教育过程过分强调“知”的偏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更强调训练学生的专门技能、技术和技艺等,目的是让学生毕业时就能找到工作。这使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也使得当前的很多专业课程育人功能明显不足。产生上述错误认识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利教育淡化育人

功利性教育指的是人们仅仅以教育作为达到某种功利的结果和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忽视和弱化了“教育旨在‘成’人”的天然价值和终极诉求,是一种偏颇的教育价值取向。然而不可否认,目前功利性教育仍有很大的市场,传统惯性似乎还很大。“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就是其明显表现。当前,其主要表现为将学生培养与就业或就业技能挂钩。教育功利化必然带来德育的弱化与漠视。

(二)课时减少压缩育人

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一段时期以来,通识教育、跨专业教育等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同时,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或加快了教学,如电子课件的应用就大大减少了板书和绘图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其结果就是大量压缩专业课程及其授课时间。比如在一年级几乎不安排专业课程,而四年级学生又忙于考研、实习与科研论文等,故大学本科期间的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这必然要求减少学分与学时,故专业课程大多疲于讲授专业知识而无暇进行德育。

(三)同质竞争弱化德育

同时,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的当下,大学生面临激烈的评优、就业甚至生存竞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就集中反映出学好实用性技能,在现实面前要远比思想道德更重要。在大学阶段,这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对考研和科研的热衷而忽视其他公共服务与班级活动。也许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先谋生,后修身”集中反映出当代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对德育的认识现状。

(四)片面看待课程思政

产生上述错误认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有片面、武断甚至完全不正确的认知。其有多方面的表现,一是将课程思政完全等同于思政教育,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就是“不搞生产搞政治”,即在课程思政时完全抛开专业,将专业课等同于思政课。二是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想改造、政治学习和马列主义理论提高,甚至将其局限于引用、学习马列原著、经典论述和领袖讲话原文,机械地看待课程思政。三是将课程思政看作是洪水猛兽或不务正业,认为其就是专业学习的天敌,肯定会影响或损害专业课程学习。四是绝对地看待课程思政,认为既然要开展课程思政,就应该在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都要有所涉及,并且要占用相当长的时间与篇幅,以尽可能地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三、正确看待并开展课程思政

通过以上对课程思政主要错误认识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高校中推动开展课程思政仍有一定的思想误区。本质上,这些错误认识的出现是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育人功能认识上有欠缺,对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的功能定位有偏颇,对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没有信心。实际上,专业课程不仅需要开展思政教育,更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思政教育,以实现对大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培育,使他们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之材、之魂,而不仅仅是拥有丰富知识与高级技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可以说,我们不仅要强化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更要在专业课程中提升思政内容与环节,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育人效果,充分达成教育目的。

(一)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

“教书育人”是我国教师普遍信奉的职业任务和定位。我国古人早就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从古至今,教师的天职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要利用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接受社会大众普遍遵守的礼仪规范,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可以说,育人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的任务,这是由教师职业性质与任务所决定的,这一点在所有国家的相关教育法规、政策中都有明确规定与要求。

在现代大学中,专业课程承担着教育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人任务。因而,不仅仅是思政课程,所有专业课程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育人、思政教育任务。所以,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对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分裂、将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上分隔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可以说,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承担着思政教育任务,都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责任。课程思政不仅要开展,还必须开展,也更应当开展。

(二)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主要从历史与主题思想角度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学者认为,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还包含更多的内容,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史观、科学成果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更要充分体现和展现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等,而这些就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和教育内容,这些也是思政课程不太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说思政课程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梁八柱”,那么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就是高校德育的“内部软装”,前者是“骨骼”,后者是“血肉”,它们共同组成了高校德育的统一整体。也可以这样认为,思政课程是德育的“正面主战场、显性战场”,而课程思政则是德育的“游击战场、侧翼战场”,双方有机配合,就会取得德育的最终成功。

不仅在内容或教育内涵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课程思政更能贯穿大学全过程,以消除思政教育的盲点、盲区、时间盲段。在我国多数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中,思政课程集中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显然,在整个大学四年当中,思政课程只完成了前一两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任务,还有大量的空白时间没有进行明显的德育。而数量众多的专业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如果它们全面承担起德育任务,则将使德育无死角和空白期,真正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把高校德育过程比作一场战争,思政课程承担的是整个战争过程中的几次“大会战、大战役”,而课程思政则承担了战争中长期的“消耗战、麻雀战”。

(三)课程思政具有独特实施方法

顾名思义,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也正由于其不是专门的思政课程,因而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有独特的方法与对策。第一,不能影响专业课教学。这有两方面的不良表现,一是放下锄头喊口号,在专业课教学时,停顿下来专门开展思政教育;二是为了课程思政,画蛇添足般地在专业课中加入许多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并可能影响到专业课内容的教学。理想的课程思政应该是毫无痕迹的。第二,不能生硬地开展课程思政,其主要表现是在专业课教学时,加入一些无关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可能是一些口号、马列原文等,从而打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维。这样的课程思政还不如没有。理想的课程思政应该是自然顺畅、隐而不显的。第三,课程思政不能喧宾夺主,这主要表现为在专业课中加入太多的思政教育环节,利用一切可能的素材与机会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应该是隐藏在专业教学中,绝对地讲,如果没有专业课程,就没有课程思政。因而,理想的课程思政应该是润物无声的。对于特定的专业课而言,只可利用、借助某一节课或课程中的某些环节、素材,蜻蜓点水式地开展。

(四)课程思政可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有不同于思政课程的显著特点,其育人效果可能更好。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是隐性的、润物无声的,所谓“熏陶式”“滴灌式”而非“漫灌式”或“填鸭式”。第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柔性的,有机结合在专业知识、事例中,相比于思政课程,其生硬性不强。如果说思政课程是威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而课程思政更像借力打力的“太极拳、八卦掌”。第三,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有黏性的,借助于具体的专业知识、科学事例和创新成果,相比于独立成课、长篇大论的思政课程,其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性更强,更有温度,更让人难忘。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在展示“四个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角度甚至素材。它可与高校思政课程一起,把高校德育组合成一个有血、有肉、有骨的鲜活整体,柔性、隐性并且有黏性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和功能。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