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慕课的应用探索
2020-12-18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吴丽苏
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吴丽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语学习人数逐年增加。传统的线下对外汉语教学难以满足全球持续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慕课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慕课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缩写“MOOC”的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它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破资源孤岛,开发并共享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供学习者无条件、无限制地免费或低成本使用。慕课建设的重心在课程的录制上,忽略了向学习者提供支持学习服务,不良的学习体验是导致慕课高辍学率的主要原因。如何让汉语慕课发挥优势,改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慕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
汉语慕课相较传统线下课堂有多方面优势。慕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课程人数不设限,学习者仅需用电子终端联网即可免费或低成本获得目前全球多达两百多门的优质汉语课程资源,学习者可以依据个人学习偏好选择合适的课程。慕课的教学视频通常控制在8 分钟左右,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自定步调的点播学习可以暂停、重看、集中学习等。慕课的动态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特点吸引了广大学习者,其便利性、灵活性和易得性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泛在学习需求,引发慕课用户的井喷式增长。不可否认的是,慕课开启了课堂新革命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随后出现的高辍学率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提升汉语慕课的学习体验
由于慕课平台的课程是提前制作好的,学习过程中时空分离的现实加上平台忽略了对学习者的支持学习服务,学习者产生缺乏临场感的不良学习体验是造成慕课高辍学率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了提升慕课学习体验的模型,并在汉语慕课的应用中进行了分析。
(一)支持个性化学习
慕课的开放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知识背景、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目标、自我约束力和身份多样的学习者。慕课难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实现因材施教,以下将从两方面帮助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与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一是丰富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学习内容的前提。据统计,目前慕课平台汉语课程多达247 门,资源颇为丰富。汉语慕课多以通用型汉语和专门用途型汉语为主,如台湾政治大学与edX 合作推出的Mandarin X 系列课程。以实用为导向的课程虽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但是文化的穿插才能吸引更多的学习者。中国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汉语实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中国文化相关知识,拓展相关的音乐、电影、书籍等形式丰富的学习内容,不仅可以引发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外部驱动转为内部驱动,还可以帮助其链接新学的知识点并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对汉语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二是适配资源。为支持全球不同背景的学习者获得个性化的学习,除了丰富教学资源,还需要帮助学习者了解个人学习风格。除了学习者的自我认知,借助技术手段也能帮助学习者找到合适资源。Hashim H 等人基于慕课的功能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要素,建立了“自适应自我评估模型”,并运用在汉语语言学习上,构建了汉语慕课学习新体系,以提高学生在使用慕课进行语言学习中的表现。Hmedna B 等人使用神经网络来识别和跟踪慕课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提出了自适应推荐系统与慕课集成的解决方案。了解学习者画像后,再匹配推荐资源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改善慕课平台的学习体验。
(二)提供及时反馈
汉语慕课通过教师单向的视音频、图文等展示教学,学习者自身难以发现其犯的发音、语法和汉字书写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指正将影响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后续学习。及时的正面反馈能给学习者正强化刺激,让学习者体验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进而帮助学习者内部动机的形成,维持并促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学习。但是面对全球众多的学习者,慕课课程教师难以及时给予一一反馈。对此,Tsinghua Chinese 在edX 上的课程,建议汉语学习者录下自己的发音上传至应用SpeakPipe 网站,让别人给学习者指正的建议。这相对于线下的直接纠正,还是存在操作的复杂性和反馈的滞后性,长此以往容易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使用黏度。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同伴互评。Arora S 等人根据与课程材料、视频讲座、讨论论坛和评估的互动,将学习者用机器学习的K-means 聚类技术来匹配能力相当的同伴以提高和优化同伴评估的效果。同伴互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激发新见解,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及时有效的反馈,将极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三)加强互动交流
语言类的学习不可“单枪匹马”,需要与同伴不断交流练习,社会化的互动和交流也可以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慕课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的电子终端上独立学习,他们缺少线下课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且不少学习者习惯“潜水”(不主动发言),缺乏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再者,以客观题为主的语言慕课课后习题难以获得语言交流的训练。为避免“哑巴汉语”,增加互动练习的机会以提高语言听力与口语水平,在慕课学习任务设计上,教师可以考虑增加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如用所学的单词短语编写故事或互相分享故事等,也可以利用其他社交平台建立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内容的分享交流与学习讨论。Salam S 提出了在慕课平台通过与MandarinBot 智能机器人聊天的方式,提高汉语口语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学习者的互动交流体验将不断提升。
(四)结合教育游戏化
游戏化是指在非游戏场景里应用属于游戏的元素,游戏化过程涉及多种知识环节,如心理学、游戏科学与设计、用户体验、人机交互、技术增强学习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笔者将教育游戏化的类型分为增加趣味、奖励驱动、沉浸体验和协作竞争。(1)增加趣味。一个新的知识点或新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练习,慕课可将枯燥的练习题设计成偏向于人类认知的特点,将学习内容融入更容易接受的小游戏,以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2)奖励驱动。慕课课程可设置激励机制,在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内部奖励(技能树、知识清单、成为新手的导师)或外部奖励(链接到LinkedIn,获得徽章、等级认证等),以此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励其不断学习。(3)沉浸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融入等方式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教育游戏,可以吸引学员注意力,加深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内化与应用。如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新乘风汉语》(Zon)、《北京胡同》,设计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场景、角色与情节吸引学习者,并不断增加游戏难度以促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汉语水平。然而,如果过度游戏化设计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还会增加学生完成课程的时间成本,降低学习效率。对此,慕课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低成本轻游戏化教育,如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故事化情境游戏等。(4)协作竞争。通过用户之间的协作提升其参与度,而学习任务在社交与竞争环境下更富趣味和挑战性。汉语慕课可以整合类似QuizClash 的游戏概念,即一方(单人或多人协作竞争模式)从多个类别中选择问题,在线向另一方发起答题挑战,两方同时作答,最快答对的一方获胜。竞争性游戏激起了玩家争夺胜利的斗志,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学习。以上游戏化设计可以吸引用户并增加用户黏性,实现慕课教学的寓教于乐。但是,教育游戏化对慕课课程设计开发者要求较高,可以适当结合教育内容进行轻游戏化设计,以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成本,提升学习体验。
慕课是共享知识时代的产物,世界名校与机构等共建共享,让优质教育资源联网可得。而汉语慕课不仅能帮助非汉语母语人士学习中文,传播汉语文化,还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对慕课高辍学率的问题,慕课教师亟须引起重视并积极面对和解决,利用课程设计与技术等手段提高对学习者的支持学习服务,不断优化慕课汉语的学习体验,使慕课的优质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切实帮助全球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