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意比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
2020-12-18江苏盐城市腾飞路小学
江苏盐城市腾飞路小学 梅 艳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古诗三首》选编了关于秋天的三首七言绝句。笔者尝试把这三首诗整合在一节课上进行课堂教学,在创意比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一、比较阅读,初探诗人情感
1. 比较形式,感受韵律美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单竖线标出《山行》这首诗的节奏,并试着读一读,感受七绝的节奏美。根据两字为一个小单元的“近体诗”特征,节奏标注如下:
远上 /寒山 /石径斜,白云 /深处 /有人家。
停车 /坐爱 /枫林晚,霜叶 /红于 /二月花。
再把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会发现第二句句尾的“家”与第四句句尾的“花”都有相同的韵尾。教师相机告诉学生,这就是韵脚,七言绝句的第二句句尾与第四句句尾都有相同或相似的韵母。教材遵循“古音今读”的原则,首句句尾的“斜”注音为“xié”,其实《山行》这首诗按照“近体诗”的平仄律,属于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故“斜”的韵尾应该和“家”“花”一样。从尊重教材的角度出发,这一点教师明白即可,课堂上暂且不论。绝句都是压平韵,根据古诗“平长仄短”的诵读原则,读到“家”“花”时,可以自然拉长声音。学生自由练习朗读,体会七绝的韵律美。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自由学习朗读另外两首七言绝句,先划分节奏,再标出韵脚,最后放声朗读。
2. 比较内容,感受秋景美
在初步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后,请学生关注这三首诗都是和秋天有关的古诗,诗中都有哪些秋天的景物,请学生在诗中找出。《山行》中表示秋天的景物有:寒山、霜叶。《赠刘景文》中表示秋天的景物有:荷尽、菊残、橙黄橘绿。《夜书所见》中表示秋天的景物有:寒声、秋风。同样是秋天的风景,诗人欣赏的时间不同。有的是在白天,有的是在傍晚,还有的是在夜晚。诗人欣赏的地点也不同,有的是途经枫林,有的是临池坐看,有的是客居他乡。尽管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景物不同,然而欣赏秋天里最美的那一道风景却是相同的。
3. 比较诗眼,感受情感美
“诗眼”是诗词创作过程中那些极为生动传神,也极富表现力的文字。古人云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是解读一首诗的“钥匙”。如果让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三首诗中各找一个关键字作为诗眼,那么会是什么呢?
《山行》这首诗,学生选择的是“爱”与“红”。“爱”是指诗人非常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红”是指红色的枫叶。前者是从诗人视角出发,后者是从景物视角来看,两者是因果关系。正是因为诗人被这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才会停下车,驻足欣赏这美丽的枫树林,故“爱”字统领全诗。
《赠刘景文》这首诗,学生选择的是“好景”与“记”。在诗中什么样的风景是好景呢?当然不会是“荷尽”“菊残”,而是“橙黄橘绿时”。其实夏天的荷花也很美,秋天的菊花更是诗人争相吟诵的对象,那么苏轼为什么一定要让刘景文记住菊残之后的初冬时节呢?他到底想让刘景文记住什么呢?
《夜书所见》这首诗,学生大多选择“寒”与“情”。“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一个“寒”字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客居他乡的凄凉心境。“情”是什么情?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情”更丰富,不仅有“心寒”的感觉,还有对家乡、对童年的一份情感。每首诗的诗眼都表现了诗人心中最亮的那道风景。
二、比较资料,再探古诗内涵
探究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显然通过诗文本身,有时是不够的,需要引入诗人的背景资料,在这过程中深入诗人内心,感悟诗人情感,领悟表现手法。
1.结合背景资料,再探诗人情感
《山行》中的诗人显然在驱车赶路,可能是要翻过前面一座山头,也可能是要到远处白云缥渺的人家,总之,已经是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眼看天就要黑了,应该要加紧赶路才对,然而为了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停了下来。诗人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呢?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前给予提示:夕阳、晚霞、秋风、红枫、落叶。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体现了诗人豪爽的精神。
《赠刘景文》的背景是苏轼在杭州与好朋友刘景文相见,当时刘景文已经五十八岁了,可是苏轼觉得他特别有才华,便向朝廷竭力保举,最终使得刘景文得到升迁,于是苏轼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教师在此提醒学生把年龄与季节联系起来思考,学生便能体会到苏轼的用心,原来初冬时节的黄橙绿橘就相当于步入晚年时期的刘景文进入人生的成熟期,虽然初冬的大自然有点萧条,但也正是硕果累累的时刻。领悟苏轼作诗的高明之处。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孤零零一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诗人感受着江上吹来的秋风,听着萧萧梧桐叶声,未免惆怅欲归,难以入睡,步出门外,却看见活泼天真的小孩子们正在无忧无虑地捉蟋蟀,许多情感涌上心头。会是哪些情感呢?在这样的背景提示下,学生能感受到诗人不仅思念家乡,想念家人,还勾起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甚至觉得孤独的自己仿佛成了那盏照亮黑夜里某个角落的明灯。
2.比较赏景方式,感受表现手法
三首描写秋景的诗,诗人赏景方式迥异。《山行》是驻足欣赏式,看到美景禁不住停下来慢慢地欣赏,大声地赞叹。《赠刘景文》是促膝谈心式,有目的地选择初冬时节的黄橙绿橘,说服刘景文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其说苏轼在欣赏秋景,不如说其在欣赏好友。《夜书所见》是思绪万千式,黑夜中的一盏灯,唤醒了诗人脑海中童年的生活片段,伴随着江上秋风和梧叶萧萧,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景相应和,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虽然赏景方式不一样,但是表现手法却惊人的相似,都是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山行》前两句所写的景色已经很美,山上弯弯曲曲的小路,远处片片白云之中隐约看见几户人家,然而诗人最爱的不是云雾升腾的大山深处,而是色彩绚烂的红枫。在感受《山行》的对比手法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另外两首诗中用什么和什么做对比,突出了什么。学生发现《赠刘景文》一诗中,诗人先写荷尽,再写残菊,不管曾经如何,现在都已经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初冬骄子——橙与橘。《夜书所见》一诗中,诗人用梧桐树叶发出的声响衬托出夜晚的宁静,用眼中看到的儿童与自己心中的儿童做对比,突出了思乡情怀。
三、比较对话,展示诗情画意
本单元有关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写日记。这三首古诗能为学习写日记贡献什么呢?学生要明白,这三首古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有了当年诗人的记录。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并把对话记录下来,不仅为单元习作“写日记”做铺垫,更是将古诗与创意读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多元之美、开放之美、个性之美、融和之美。
1.书童与诗人对话
[情景设置一]
如果你是与诗人杜牧同行的一个小书童,今晚要赶到山的那一边,见到诗人突然把车停了下来,你会对诗人说些什么?诗人又会怎么回答呢?(同桌互相演一演,说一说。)
书童:先生,您怎么突然停车了?
诗人:……
书童:可是您看山那边的景色很不错,白云缭绕,正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呢。
诗人:……
书童:可是……
诗人:……
在对话活动中,诗人不仅能说清楚停车的原因,还能创造性地描述枫叶是如何的好看,如何比春天里盛开的红花还要好看,甚至很夸张地说是自己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秋景,所以要停下来慢慢看,多看一会儿。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远看像一片片晚霞,一阵风吹来,又似一团团火焰。如此一来,这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如烁彩霞的美景已经留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2.朋友与诗人对话
[情景设置二]
如果你是刘景文,听到苏轼吟诵着写给你的诗篇,你会对苏轼说些什么?苏轼又会怎么回答呢?(同桌互相演一演,说一说。)
苏轼:景文,我为你做了一首好诗,你听……
景文:东坡老弟,我今年已经58岁了……
苏轼:……
景文:……
……
学生站在刘景文的视角,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况且年龄也大了。站在苏轼角度的学生则一味地劝说着刘景文,夸赞刘景文的才华了得,一定能像眼前看到的黄橙绿橘一样,做出一番事业,取得丰硕成果。诗人在刘景文还在思考的时候,进一步劝说他不要再犹豫了,放开手去吧,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此时的刘景文就满口答应了。虽然学生的语言显得天真烂漫,但是平常人眼中“悲秋伤冬”的情景在苏轼那里毫无踪迹,让人感受到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情,以及对好朋友的一片诚意。
3.诗人与诗人对话
[情景设置]
如果你就是叶绍翁,夜晚感受着江上吹来的秋风,听着萧萧梧桐叶声,难以入睡,步出门外,看到几个小孩子提着盏灯在捉蟋蟀,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想起了自己的小伙伴,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着想着,不禁自言自语起来。(一生演自言自语的诗人,一生演捉蟋蟀的小孩。)
[现场回放]
生:哟,瞧他们开心的样子,当年我也是这么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要是我还能回到过去,该有多好。唉,在这儿说什么傻话,怎么可能回到过去呢。
生:我好想家啊,已经在外这么长时间了,可是还不能回去。我得想办法回家里看看。
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都融入在学生的对话表演中。学生在与诗人的对话过程中,或引用诗句,或循循劝导,或低吟沉思,已然成了小诗人。
温儒敏教授曾指出小学阶段有的古诗教学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如此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这三首古诗在创意比较中打破了这个“三段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比较学习中,把有创意的理解与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