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以《慈母情深》为例进行探讨

2020-12-18江苏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唐春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五角钱冲突思维能力

江苏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唐春兰

心理学上的认识冲突引发主体的“紧张感”,为消除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主体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诱发冲突,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调动思考的积极性,提升思维能力。根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维度,其中前三个维度对应着低层次思维能力,后三个维度对应着高层次思维能力。如何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妨从教师角度、同伴角度及学生自身出发,抓住有利因素,引诱认识冲突的发生。

一、巧设悬念,制造冲突

由于年龄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内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教育者,教师的任务便是助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苗”。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出其不意,“不按常理出牌”,找到学生未发现的线索,激发他们的思考。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往往在解读时找不到落脚点,根据教学目标总会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从哪里读出慈母情深?这样的问题固然指向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削弱了一大半。不妨这样设计:聚焦这“一元五角钱”,这“一元五角钱”到底意味着什么?认真解读教材,文中暗藏着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暗线是“我”的心理变化。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一元五角钱”对于作者一家来说都显得那么珍贵的原因,联想到其背后的含义,不禁来了兴趣,赶紧去文中探个究竟。教师顺势将学生引到挣“一元五角钱”的环境中,母亲怎样给“一元五角钱”的情境中,“我”怎样花“一元五角钱”的心境中,一步步让学生体会母亲对作者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爱,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诱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从而在词句段的分析中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二、设置对比,引发冲突

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从语言形式出发,词句段中让学生感受言语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语言的魅力。课上,教师应当牢牢抓住文章中特殊的语言形式,设置对比,让学生“掉入陷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在对比冲突中增长新的知识,生成新的思维。

文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细细品味此处。教师在处理时便可对比出示另一句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提问:“老师觉得第二句话也可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像作者这样写岂不是啰唆了吗?你们觉得呢?”学生定会回答作者的写法好,顺势让他们说出理由。在这样的强烈对比冲突中学生的思维一触即发,探究成功的欲望激发他们思考发言,在发言中或许不能一下子得到问题的答案,但是通过教师语言的诱导、再次对比阅读,学生层层深入,逐步体会作者运用倒装和反复强调了母亲的不易以及作者对母亲的心疼,母亲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爱”再也不是虚无缥缈、抽象化的臆想,而是活生生的、可感受的亲切形象。

三、课堂“留白”,留有冲突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课堂上的“留白”是为了基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给学生个性化展示的舞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补白内容。

文末写道:“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教师不妨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想想看,作者以后还会要“一元五角钱”吗?会发生一些怎样的故事呢?学生的创作并不可脱离文本,创作的故事切不可脱离社会大背景,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作者家更不富裕,母亲依然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养家糊口;“我”深刻体会到母亲工作的不容易,很是心疼母亲,“我”开始体谅母亲的艰辛,学会关心母亲;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样的劳动妇女有着超前的意识,即使穷也要给孩子买书钱,她对孩子爱得深沉。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创作应当是有据可循的,切不可出现作者家突然“发横财”的情节,这有违文章的写作背景。课堂“留白”的出现正是让学生在冲突中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同伴互异,激化冲突

学生不同的思维存在不同的类型:超前型思维的学生存在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型思维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步型思维的学生往往按部就班。在课堂中,将超前型、创造型、同步型思维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让他们的思维发生互异,激化冲突的发生。来自同伴的思维互异冲突带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吸引力,他们之间年龄相仿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追赶、去平衡这种思维的“不足”,往高阶思维水平迈进。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在体会此句话中所表达的情感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同步型思维的学生认为“皱皱的毛票”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赚来的,闷热、压抑、噪声,这些环境让这“皱皱的毛票”显得来之不易。超前型、创造型思维学生按捺不住了,在同步型思维学生的基础上顺势而想:“仅仅是来之不易吗?想想看,以前的一元五角钱不像现在的一元五角钱,我爷爷奶奶说以前是用分来算钱的。”这无疑给同步型思维的学生带来了思维的冲突碰撞,在同伴的指引下,同步型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舍不得用这些钱,却坚持给“我”买书,可见母亲对“我”有着一份深深的爱。

五、个体冲突,激发探索

当学生新的知识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背驰时,个体冲突即发生。这种冲突来自学生个体,教师需要通过学生回答、作业反馈等形式发现,并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推翻错误猜测,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在此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作者花了笔墨对旁边的女人说的话进行了刻画,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旁边的女人。作者仅仅是在写另一个人的话,或者是文中又出现了一人物,作者对她的语言进行了刻画。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是学生在写作手法上的不理解所造成的。那么课堂上就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有的同学在预习时认为旁边女人的话显得多余,去掉也无妨,反正母亲最后还是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去买书,你认为可以去掉吗?请给出理由。学生认为自己“无用” 的思考也变成了课堂中有价值的问题,获得了自我的认同感、价值感,内心有强烈的探知欲,他比别的学生更渴望获得问题的答案,自然比别的学生更投入思考的过程中。在自我的认知冲突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思维锻炼,更是思维锻炼兴趣的延续。

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习得需要教师去助推,学生长期处于认识冲突的矛盾中,势必激起思考、探索的欲望,即便没有一下子获得想要的答案,但是日积月累,学生获得的思维训练将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思维能力。为此,让学生在冲突中认同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将为他们走向高层次思维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五角钱冲突思维能力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小财迷”摔跤》
那年的压岁钱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两张五角钱(外一首)
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