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
2020-12-18华南师范大学钟雨桐
华南师范大学 钟雨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传统文化内容广泛,以思想精神为核心,以物质为载体,涵盖了文学艺术、制度文化、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为现代社会所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思想精神与时代相结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因此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尤为重要。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笔者深入中小学校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具体阐述如下: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教师层面
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师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专业性指导。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传统文化教学过于碎片化、单一化:一是传统文化失落太久,重启专项教育需要强有力的铺垫与攻坚;二是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与考试无关的教育项目都难以突出重围;三是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很高的广度与深度,教学存在一定难度。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来自学生和家长方面的阻力。
2.家长层面
在家长这一方面,虽大部分家长都认同学校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而不太赞成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第一,是对孩子成绩的考虑——目前中国的国情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而大多数传统文化不属于考试范围,因此,家长自然而然地不会重视孩子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第二,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为80后,其本身的校园教育就缺失传统文化教育,因此自己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也就很难对学校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产生认同感。
3.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分析,问题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设置的课程时间太少,甚至出现被占课情况;二是与现实脱节,缺乏实践性;三是传统教育方式枯燥乏味,以严肃的说教为主,缺乏生动性与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通过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
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目前情况是有些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领域涉猎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讲解不够深刻。对于在校教师来说,应当做到“师生同学”,中国教育提倡“教学相长”——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是自身增长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同读同悟,教学相长,又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学习。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应当选出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教师组成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团队。在团队内部,教师们又可根据对不同类别的传统文化的涉猎,组成不同的教育研究小组。依照教授主课程的方式,对本校传统文化教育设置教案、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等。
2.通过实践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做到“知行合一”
丰富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与措施,这是提高学生兴趣与参与度的核心。第一,可以通过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校外学习的机会,如开设教师学习沙龙,取长补短,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做到各学校一同进步。其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应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最后,除了在课堂内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课堂外应多开展实践类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知行合一”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3.通过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三方联动,创建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与契机
目前,关于传统文化学习,存在以下现象和问题:部分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学习不认真,学校开设传统文化学习课程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传统文化学习不了解。因此,学校应该对全体教师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争取取得他们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减少开设和开展相关课程与活动的阻力。并且要营造传统文化的环境,让传统文化浸润到学生的心灵与记忆中。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湖南省王家冲小学的做法——该校设置了弟子规雕塑、古朴庄重的木质窗花和扶梯等,且校园内种植了梅兰竹菊等植物——因为梅、兰、竹、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这既是“绿化”的需要,也是“美化”“文化”的必然选择。
4.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成了教育界的新常态,而传统文化也应跟上时代潮流,与“互联网+”相结合展现魅力。因此,深圳市各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等优势,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搭建传统文化学习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同时,学校也可以在类似于慕课网、网易公开课等网课平台开设课程,以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教授传统文化知识,亦可搭建属于自己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查阅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既适应了当今中小学生学习、阅读的习惯,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又将各种资源有效结合,实现资源与技术的优势互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放到突出位置。学校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非常重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扎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