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茭白保护地(大棚)栽培技术
2020-12-18李秋红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1715
李秋红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1715)
茭白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菱白种植面积大、种植历史悠久,该镇也被称为“华东茭白第一镇”,“练塘茭白”也因此在上海市乃至华东地区的菜篮子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延长“练塘茭白”的供应期,科技人员和茭农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了茭白保护地(大棚)栽培技术、再生茭栽培技术等。其中,茭白采用保护地(大棚)栽培技术可提早茭白上市期,实现早春供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2019年早春统计,大棚茭白市场价最高为12元/kg,平均为8元/kg)。为促进茭白保护地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笔者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1 种植地块选择
茭白保护地栽培不同于旱地蔬菜保护地生产。由于茭白全生育期基本处于有水状态,故茭白保护地栽培在选择种植田块时,要求田块整齐、便于搭棚操作、灌溉排涝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底肥充足,且要求大田四周的田埂较坚实,便于棚架、薄膜等材料的运输。
2 品种选择
宜选用“青练茭二号”双季茭品种进行种植,该品种植株生长整齐,长势中等,苔管短、壮,分蘖性强,结茭较一致,成熟期集中,适合棚内栽培。
3 培育茭秧
培育强壮的茭秧是茭白高产栽培的基础。鉴于茭白育苗阶段处于秋冬季节,故要在上一年秋茭收获完毕后,割除地上部枝叶,将夏秋季定点选择、标有记号的茭墩,挖出一半,移植到秧田中过冬育秧;具体方法为挖一半、留一半,即挖出的一半茭墩,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秧,留下的一半茭墩收获夏茭。
3.1 秧田要求
茭白秧田应尽量靠近移栽大田,以方便搬运,减少茭秧折断损伤。于11月底至12月底,整平整细秧田,且四周做好田埂,要求田埂不漏水、坚实不塌,从而能实现冬季以水调温、保温;同时,结合整田每667 m2施有机肥2 000~2 500 kg、复合肥30 kg;此外,还要保证排水沟畅通。
3.2 茭墩排列和秧田管理
将定点选择的茭墩,挖出一半作为育秧种子,于12月底前整齐排列在平整好的秧田中,茭墩之间留5 cm左右空隙,茭墩面保持水平状态。整个冬季保持不断水,气温在0 ℃以下时要灌深水,一般以10~15 cm的水层防冻效果较好。气温回升至0 ℃以上时,应保持3~5 cm的浅水层,以利于春季分蘖。在茭墩萌芽、开始分蘖及分苗前各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复合肥8 kg左右。在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秧田中的秧苗进行分苗,将茭墩连在一起的秧苗,以单株的形式分开(小心不要折断),然后移植到另备的育苗田中,株间距以30 cm×30 cm左右为宜。秧苗在育苗田中生长50~60 d后继续分蘖。在此期间,注意苗情变化,田间保持浅水,并适当追施分蘖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30~40 kg,确保茭秧在移植大田前不能太嫩、疯长,以免增加损失。
4 搭棚前的茭白田管理
要达到保护地(大棚)栽培的预想效果,应在搭棚前的茭白田管理上下功夫,打好秋茭高产的基础,保证茭白的早春供应。
4.1 定植前施足基肥
茭白用肥量较大,施足基肥能满足早分蘖、多分蘖的需求,故在6月上中旬定植时,应施足底肥,每667 m2施有机肥2 000 kg、三元复合肥80~100 kg。
4.2 大田定植
将茭秧起苗、分成单株,剔除叶片只留叶鞘,以单根的形式定植到大田中,采用宽窄行定植,株行距应控制在80~100 cm,以便于茭白采收。
4.3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应遵循“深水活棵,浅水发棵(分蘖)、大水孕茭”的原则,即移植后保证10 cm以上的水层,以确保高温下活棵,提高活棵率;活棵后,降低水层至5~6 cm,以利于茭白早分蘖及产生更多的低位分蘖;当茭白进入孕茭期后,逐渐加大水层至20 cm以上,以确保茭白食用部分白、嫩、不变青。
4.4 施肥管理
此阶段的施肥管理,要在施好分蘖长粗肥的基础上,严格把控追施茭白孕茭肥的时间和数量。孕茭肥施用过早,会引起茭白植株旺长;施用过迟,则不能满足孕茭的营养需求,达不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因此,茭白移植后肥料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即在定植后7~15 d追施分蘖肥,以“促”为主;在苗势生长旺盛时,停止追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孕茭,且应使茭白叶片颜色褪淡(谓其“控”);在立秋至白露期间,大部分大分蘖进入孕茭期,要追施催茭肥,以促孕茭肥大(称之“促”)。
5 搭棚、盖膜
茭白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为棚架和薄膜。
5.1 搭 棚
一般采用八型大棚,南北座向。可在茭秧定植后10~15 d(即6月—7月)直接将棚架主要部分搭起,此时茭白苗分蘖不多,植株小、空间较大,搭棚阻力小。棚架搭建一般在12月上旬完成,此时茭白田经过搁田,田块土壤较硬,便于操作。
5.2 盖 膜
盖膜时间应根据具体气候情况而定,一般在12月20日—25日。盖膜时,将膜沿顺风方向拉开、拉匀、拉紧,压入事先开好的四周小沟内,压紧压实。
6 棚内管理
6.1 棚内温度控制
茭白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25 ℃,故在盖膜后,应密切关注棚内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30 ℃时,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值得注意的是,通风炼苗一般在晴天中午进行;夜间温度大幅降低时,应及时盖膜保温,避免造成茭白苗受伤,影响茭白孕茭。
6.2 水浆管理
由于棚内茭白苗苏醒早,冬后期早春进行水浆管理主要是以水防冻,故在茭白苗萌芽后保持3~4 cm的浅水层。随着茭白苗的生长和温度的回升,逐渐加深水层,孕茭期保持25 cm左右的水层。
6.3 施肥管理
盖膜后即可进行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70~80 kg;早春视苗情每667 m2追施尿素20~30 kg或三元复合肥25~30 kg。
7 病虫害防治重点
在整个茭白生长阶段,主要有纹枯病、锈病、胡麻斑病、螟虫、蓟马、蚜虫、飞虱等病虫害发生,而在大棚内栽培时,应密切关注纹枯病和螟虫的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
8 及时采收
待4月下旬气温回暖、棚内茭白成熟时,应抓紧揭膜并进行采收。采用保护地(大棚)栽培技术,可比露地茭白提早15~25 d供应市场,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