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0-12-18郭泗明福建省龙海市白水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363103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四季豆采收期结荚

郭泗明 (福建省龙海市白水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363103)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其营养价值高,一般以嫩荚作蔬菜食用,是加工制罐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福建省龙海市地处闽南沿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水源丰富,早春回暖快,早冬暖和,全年几乎无霜,适合一年两季种植四季豆。“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经过较长时间的品种提纯选优,种植产量高、质量好,已成为龙海市四季豆当家品种,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00 hm2。为促进“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在龙海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笔者拟在介绍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属一年生植物,根系入土深、分布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根系与根瘤菌共生,有固氮作用,但不如其它豆类作物发达;该品种株高30~60 cm,茎直立,节间短,侧枝多,花为自交授粉,杂交率低,属有限生长型,即当主蔓生长到4~8节后,茎生长点出现花序封顶,从主枝叶腋抽生侧枝,1~2叶后出现花序封顶开花,形成低矮株丛;该品种生长期短,早熟,播种至采收嫩荚的天数约为50 d,采收期可达20 d左右。

1.2 对环境的要求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喜温暖,不耐热又畏冷,对温度要求严格,以20~25 ℃适于其生长、开花、结荚,30~35 ℃的高温和低于15 ℃的低温易引起落花落荚;根系生长需中性土壤,以利于根瘤的生长发育。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虽抗旱能力强,但其豆荚的品质与水分充足与否关系较大,故栽培田块应近水源、排灌方便,且以不易积水涝渍的砂壤土为宜。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属中光性植物,宜选在空旷、日照足的地方栽培,且光照时数过长或过短对开花结荚都有影响,因此,光照时数宜为8~10 h,此光照条件下四季豆结荚早而多、产量高。

2 无公害栽培技术

2.1 深耕作畦

选择远离工厂、远离污染源、耕作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田块进行种植,田块在深耕后进行晒白、作畦。“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宜采用宽行高畦栽培,故要求畦宽70~80 cm,沟宽、深均约为30 cm。

2.2 播 种

2.2.1 种子质量

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含量≤12.0%。

2.2.2 播种期第一季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第二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

2.2.3 播 种

精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采用直播或浸种6~8 h沥干后播种。采用双行穴播,穴深约3 cm,每穴播2~3粒种子,株行距为30 cm×20~22 cm,每667 m2播种量为3.5~4.0 kg,每667 m2苗数约为20 000株。播种后灌半沟水,第2天排干,以确保种子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并及时喷施丁草胺防除杂草。

2.3 田间管理

2.3.1 保全苗

出苗后一周进行查田,发现缺苗要及时进行补种或匀苗移栽,以确保全苗。

2.3.2 灌 溉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幼苗期需水量少,灌水不宜太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幼苗健壮;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多,至结荚期需水量达到最大,故开花结荚期宜采用“干花湿荚、前控后促”的灌溉措施,即开花前保持干干湿湿,结荚期土壤保持湿润;采收期,每采收完1次,浇水1次。

2.3.3 施 肥

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花前酌施,花后勤施,盛荚期重施”;要求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对磷钾肥反应敏感,应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根瘤菌的活动能力,从而起到增氮的作用。

具体施肥措施:基肥结合深耕作畦,每667 m2施有机肥1 000 kg+过磷酸钙25 kg;出苗后7~10 d浇施薄肥水,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加大施肥量;结荚期重施肥,每667 m2施进口45%复合肥12.5 kg+尿素5.0 kg;进入采收期后,每次采收后,每667 m2施45%复合肥10.0~12.5 kg。

2.3.4 中耕培土

在齐苗后和封行前(苗高20~25 cm),结合清沟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培土。

2.4 病虫害防治

“矮生台湾2号”四季豆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锈病、枯萎病、根腐病和豆荚螟、菜青虫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做好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无公害栽培的要求,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且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

2.4.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合理布局,实行水旱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管水;清洁田园,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2.4.2 物理防治

主要是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性诱剂诱杀及采收期人工捕捉害虫。

2.4.3 生物防治

主要是采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进行防治。

2.4.4 化学防治

坚持“严格选药、适期施药、适量用药、正确施药”的科学用药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药效较长的农药,确保产品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要求每667 m2药液施用量为60~75 kg,施药间隔期为7~10 d,连续喷施2~3次,各农药品种交替使用。

2.5 采 收

一般在谢花后7 d左右,当嫩荚由扁形变为略圆形,颜色由绿色转变为淡绿色,豆荚表面有光泽,种子处略微显露或尚未显露时,即可进行采收,可分3~4次采完,合计每667 m2产量为700~800 kg。

猜你喜欢

四季豆采收期结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不同采收期党参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采收成熟度对晚熟W.默科特柑橘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四川西昌猕猴桃鲜果最佳采收期
梅干菜炒四季豆
吃四季豆掐头去尾才安全
五味子果实生长发育及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四季豆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