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破伤风发病特点与防控
2020-12-18
(河南省扶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61300)
1 病原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长2~4μm,宽0.4~0.6μm,多为单个或短链的病原体。芽孢呈圆形,直径为菌体的一倍,位于菌体的一端,恰如鼓槌状。在血液葡萄糖琼脂平板上呈露滴状、光滑透明的小菌落,周围形成溶血环。
破伤风梭菌不论在猪体内或培养基内部都能产生溶解于水的外毒素,毒素有很强的毒性,极少量的毒素经注射就可以导致动物中毒死亡。毒素也只有通过注射途径才能发挥作用,而经口服,即使大量的毒素也不能引起中毒,这是由于毒素不能被黏膜吸收,或者在体内被胆汁和胰液分解。
破伤风梭菌在沸水中煮沸5min 即可被杀死。但含有芽孢的病菌则需煮沸1~3h 或15 磅的高压灭菌15~20min,10%的碘酊10min、5%石炭酸15h、3%福尔马林24h 才能被杀死。芽孢对干燥的抵抗力非常强,在干燥情况下经10 多年还有生活力。
2 流行病学
家畜中以马、骡、驴发病较多,牛、羊次之,猪、狗的发病率最低。由于此菌广泛存在于肥料、土壤、尘土里,极容易因外伤、去势、脐带等处理不当而感染。
破伤风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不能从一个病猪传给另一个猪,因此,常是个别发病,极少呈现散发。
本病没有季节性,易感动物中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其死亡率平均约为80%左右。
3 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猪体组织,由于出血和肌肉组织及适宜的温度给本菌芽孢的发芽增殖和产生毒素造成良好条件。特别是芽孢侵入不久,在未发生病状之前伤口封闭愈合,在缺氧情况下对发芽增殖更为有利[1]。
感染破伤风梭菌后出现的筋肉僵直症状,一般被认为是破伤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的结果。因此,在发病过程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常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神经反射增强,惊惧不安,出汗引起脱水和自身中毒,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4 病状
破伤风的主要病状是肌肉强直,发病初期常先从头部开始,以后逐渐波及全身。因而行走困难,站立像木猪,严重的倒卧不起,牙关紧闭,瞬膜突出,流涎,颈伸直,腹部蜷缩,背僵硬,有时出现角弓反张。但病猪体温、呼吸、脉搏常没有变化,多在1~3d 内死亡。
5 诊断
诊断本病可根据其特殊病状,如耳直立,瞬膜突出,牙关紧闭,流涎,背僵直,神经反射增强等,比较易于诊断。如病状不明显时,可采取创伤分泌物或坏死组织等涂片镜检,但常不易发现破伤风梭菌,可另进行细菌培养或小白鼠接种观察,作出诊断。
6 预防措施
预防破伤风首要的是要防止家畜发生外伤,如果出现外伤,应及时处理,处理初生仔猪脐带及阉割所用刀剪、缝合针线应彻底煮沸消毒,并严禁接触泥土。经常检查猪体皮肤健康情况,发现破伤立即涂以浓度较大的碘酊。猪舍应保持清洁,除去能造成外伤的铁钉、竹削等异物。对于常发病地区可以每年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2]。
7 治疗
治疗破伤风以早发现早治疗和采取综合措施为原则。
7.1 加强护理
首先要注意护理,加强饲养管理,找出伤口,除去脓液及坏死组织,而后彻底消毒或烧烙。将患猪饲养在光线较暗,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的畜舍中,畜舍要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减少痉挛发生次数。给予充足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牙关紧闭不能采食时可用胃管给予小米粥等半流动性食物。对恢复期的病猪如口腔已张开时,饲料要少给勤添,防止过食。对于症状减轻的,要每天给予足够的运动时间,以促使早期恢复肌肉机能。
7.2 药物治疗
用药物治疗的关键是中和毒素,消除病原微生物,阻止其继续产生毒素,再配合解痉镇静药物缓解症状。耳静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000~10000 单位,同时再注射20%乌洛托品10~30ml,另用水合氨醛5~6g 灌肠,并肌肉注射40%硫酸镁10~20ml。此外,如果开口困难的还可用2%普鲁卡因2~5ml 肌肉注射。不能采食的病猪每天静脉注射500ml 的25%葡萄糖生理盐水。
7.3 中药辅助治疗
采用西医治疗时,还可以用中药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如用15g 蔓荆子、15g 天南星、15g 防风、8g 红花、6g 僵蚕、8g全蝎、6g 薄荷、6g 羌活、6g 桂枝、6g 麻黄、5g 甘草。每剂煎水两次,用胃管投服,每日一剂。如果眼球不动,瞬膜外露突出的,可以适当增加防风用量,再加入蝉蜕、朱砂。有咽喉痉挛,流涎症状的,可以适当增加全蝎用量,再加细辛,独活。有背腰强直,四肢开张症状的,可以加入适量的当归、川芎、升麻。有头颈部僵直,耳朵竖立症状的,可以添加适量的苍术、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