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 助力现代农业建设
2020-12-18邢千红
邢千红
(丹东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118000)
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俗语说农业“靠天吃饭”,所谓的“靠天吃饭”,就是气象、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运行的影响非常大。为此,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使服务更加精准有效,从而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通过防灾减灾促进止损增收,以此为农业生产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2020年初,举国上下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此同时,丹东市经历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将会导致多种农作物大幅减产,特别是小浆果,甚至可能会绝产。在此期间,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次倒春寒到来之前,气象专家经过科学分析作出精准预报,及时通过互联网络、手机微信、村内有线广播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提前向广大种植户发布预警信息。种植户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采用喷药、熏烟、覆盖等有效措施,使自家农作物尤其是小浆果安全度过了今年的倒春寒,最大程度减轻了极端低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了本年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今年6月,农业部门会同本市气象专家多次走访、调研蓝莓规模种植户,共同了解蓝莓生长状况。通过对蓝莓物候期观测、蓝莓田间调查、蓝莓品质指标的记录,进行气候品质认证,致力于在未来打造丹东特色气象品牌蓝莓。优质农产品需要良好的气候环境,农产品产地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光照、湿度、温度等要素尤为关键。实施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通过设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型,综合评价确定天气气候对生产阶段的农产品质量影响的优劣,从而最终评定出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并为农产品贴上气候认证标签;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的同时,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调研发现,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数据服务,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更促进了农户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调研中,有位农户这样说:“过去老百姓种啥,都是看别人种的啥。民间只会看风水选地种农作物。现在可不同了,农民也得依靠科学才能得到更实在的收益”。包括气象科技在内的农业科技正在推动着农民转变传统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生产措施,促进农作物增产,实现增收致富。当前,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争取在两到三年内打造出市级、省级的特色气象品牌农产品,在五年内打造出国家级的特色气象品牌农产品。
科学、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改变了农业“看天脸色”,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为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辟了新的路径。在未来,农业部门将与气象部门加强横向联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业气象服务,通过打造特色化、示范性、实用型生态农业示范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为培育丹东特色气象品牌农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