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
2020-12-18杨娜
杨 娜
(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121004)
水稻与小麦、玉米并称为世界三大谷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时至今日,我国各地仍在广泛种植水稻。完善水稻生产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栽培管理
1.1 做好水稻选种工作
水稻质量与产量和水稻品种直接相关。选择水稻品种时,应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生产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水稻主栽品种,从而有效发挥水稻品种自身的生产优势和潜力,降低外界环境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自然风险。在确定宜栽品种过程中,应综合对比各品种生理指标,兼顾品种丰产性与生产安全性,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并实现较好的效益。
1.2 做好水稻育苗和播种工作
育苗和苗期管理是水稻全生育期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选择适宜水稻品种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水稻品种对肥力、水分的要求,结合其生长特征,科学选取及配制床土,同时做好床土疏松等工作。通过培育壮苗,为水稻大田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1.3 做好灌溉和施肥工作
合理灌溉施肥可促进水稻茁壮生长。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水稻生长状况,科学灌溉施肥,确保养分、水分的充足供应,避免因肥料不足影响水稻长势,导致生长慢、叶片黄,进而影响产量及品质。
2 水稻病虫害防治
2.1 加强科普宣传
增强农户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识非常重要。应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及传统媒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普宣传,宣传、推广、普及相关技术措施,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防治工作的及时性、科学性、规范性,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生产损失,确保产量和效益。
2.2 强化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应提高病虫害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利用微观和宏观相融合的方式开展病虫害动态监测,同时广泛利用媒体手段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3 实施区块防治
在相同生长区块中,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往往存在一定差异,病虫害交叉传染概率较大。预防水稻病虫害应将区块作为预防对象,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根据周围其他生物、栽植技术及前茬农作物抵抗病虫害性状等开展生态调控,最大程度降低农药使用量。
2.4 开展生物防治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天敌制约是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可减少对作物及环境的污染。运用天敌实现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同时对人畜、环境不会产生危害,具有安全、绿色的应用优势。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在生产环节,应准确把握水稻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领,促进水稻生产过程的安全、绿色、高效,从而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