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旧公园改造设计
——以萧县龙河公园改造为例

2020-12-18赵明坤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萧县海绵城市海绵

赵明坤

(蒙城县国有白杨林场,安徽蒙城 233521)

在高速城市化以及“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的格局和肌理遭到破坏,景观和生态的修复未能弥补城市建设的遗留问题,休闲娱乐设施破败不堪、服务管理缺乏、公园园路严重破损、生态驳岸生硬、植物生长不良等,这些都是造成城市公园失去弹性的原因[1]。因此,城市旧公园改造势在必行,将传统、破旧的公园景观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利用新时代生态技术建设可持续性的城市生态环境,用以满足城市的审美、绿色和舒适要求,让城市不再内涝、土地不再干旱,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生态作用。

1 海绵城市与城市旧公园改造

1.1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管理城市水问题的措施,也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造成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并且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必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总的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3个基本内涵:(1)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的河流、湖泊和其他对水敏感的区域。(2)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于受损和其他自然环境的生态体,利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合理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的6字方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控制、雨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3]。

1.2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旧公园改造目标

1.2.1 实现弹性理念与公园要素的融合 传统的公园在洪涝时期多出现雨水聚集区,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改造时,应先从屋顶进行截流,截流后从屋顶流下的雨水再经过地面铺装的渗透,一部分流入地下;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可从地形上构建雨水花园,引导雨水流入设定区域,两侧再配以植草沟,构建雨水花园的景观水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弹性水循环。

1.2.2 构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肌理 当前城市的环境景观破坏严重、资源严重短缺,老城建设下的城市空间肌理破烂不堪,而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建设下的城市景观构造就是要建设完整富有弹性的绿色生态系统网络。通过雨水循环利用和低影响开发措施,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新秩序,探索城市旧公园的魅力,同时结合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审美对城市基本格局进行构建,打造城市新的肌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景观。

1.3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旧公园改造措施

1.3.1 地形改造 通过对原有城市公园内的地形改造,用海绵城市的理论来把握场地地形地势,从而控制雨水的径流和走向[4]。对于优质地形或改造难度大的地形,如悬崖、陡坡、缓坡林等,保留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改造,因为不仅要考虑其景观特点,也要考虑工程成本等因素;而对于非优质、改造难度较小的,如陡坎、土坎等地形可视情况做出调整,结合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方式进行吸收利用、涵养净化。

1.3.2 水体改造 城市公园中水系是城市排水的重要组织,暴雨时可以蓄滞大量雨水,暴雨后随着河水的退去,水岸又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空间。在尽量不改变原有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补,适当增加水生植物,把握舒展水线的贯通,丰富水体岸线层次的变化,文脉传承,贯彻持续弹性生态理念。

1.3.3 建筑改造 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城市公园建筑的改造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结构,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在以往改造中大多被忽略,在改造时可结合场地环境布置相应的植物或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结构;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顶,可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和引导雨水储蓄或下渗,以实现建筑物的生态利用。

1.3.4 植物改造 旧城市公园中,植物生长多散乱,没有章法,由于疏于打理,植物间竞争激烈,造成部分植物死亡。因此,海绵城市园林植物改造应充分考虑其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打造原有的植被环境,形成自然生态群落,将植物改造与雨水利用相结合,优先考虑乡土植物,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植物,强化下沉式绿地建设,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植物改造中。

1.3.5 道路铺装改造 传统的城市旧公园道路铺装仅仅是供游人步行使用,其景观和实用功能多被忽略[5]。由于大多数铺装材料的透水性差,因此可以通过使用透水性较好的铺装实现雨水的渗透,渗透的雨水经地下储蓄池完成净化,排入河道或补给地下水,减少了雨水对路面的直接冲刷。

2 萧县龙河公园改造设计

2.1 项目背景龙河是安徽省北部宿州市萧县的母亲河,位于萧县城区内,北起萧县城北凤山,经龙山向南贯穿城区,南流入淮北到濉河。此次改造截取自教育路与龙山路段的滨水景观带。龙河位于城区内,是萧县城区的主要排水通道,也是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集中区域。由于居民环保意识薄弱,龙河水质逐年恶化。2014年以来,萧县实施了一系列的综合整治项目,致力打造生态、人文、休闲的龙河滨水公园。

2.2 改造设计理念“渔鼓道情”是萧县特有的戏曲剧种,以曲艺说唱和舞蹈的形式表达情感,设计概念就来自于曲艺人的衣袖,同一唱曲的不同语调、歌词、场合,唱曲人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与动作,从而使衣袖呈现出不同的动感。设计从空间构架的大概念着手,将场地的交通体系和景观节点进行叠加,创造出道情人衣袖飘飘诉衷肠的形象。“园中景,景中情”是本次公园改造的总体设计概念,通过景观构建把每一个萧县人的乡情留在公园,留在滨水龙河。

2.3 改造措施围绕海绵城市的“渗、蓄、滞、净、用、排”六字方针,在公园构成要素上加以体现,规划市政上考虑城市总体的雨水管径、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上可充分利用弹性空间形成下凹式绿地、生态驳岸、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形式;给排水上把控好管网建设、径流系数;水处理则体现在植被净化、雨水回用方面。

2.3.1 地形改造 在滨水绿地上构建景观微地形,以此形成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形式,让地形在限定的空间内向不同方向延伸,从而产生各种不同姿势和层次;利用滨河流域有限的绿化带空间,通过塑造微地形形成高差,调蓄与净化城区居民建筑径流的雨水,以实现河岸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宜人的亲水、戏水、赏水空间;通过大量的植物围合及观景平台、喷泉等娱乐设施,形成健康的河岸生态系统。

2.3.2 水体改造 公园区域原是龙河水系延伸的景观水体,2条次干道交叉形成中心景区,作为河流的附属水系,但缺乏集中人流的硬质场所,且水池形式单一,没有为行人驻足留下观赏空间。首先,改善水体的流动性,利用水面岸线的变化营造多变的滨水景观,与景观要素结合,使得处于不同位置的观景点有着不同视域和视距的观景体验。其次,改善水体的水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滨水生态系统。改造后的公园设计成娱乐性较强的喷泉形式,为增加景观水体的多样性及趣味性,设计了叠水、喷泉、静水池3个形式,构成了多层次的空间序列水体。

2.3.3 建筑改造 原场地河西岸为密集的建筑群,建筑之间均以硬质地面作为衔接,除展览建筑、厕所、公园管理用房外,还有废弃的廊亭,形成了冗杂的建筑集群。河东岸为广场,面积大且形式不够美观。改造后的公园,河西建筑数量减少,只保留民俗展览建筑,形成庭院式的组合布局,构建绿色屋顶形式。建筑形成的空间序列与开放式的街边广场之间以微地形形成的植草沟相连接。往南是由植物群落形成的雨水花园,城区内的雨水经植草沟流入雨水花园,加之建筑屋顶的水一部分流入河流,一部分导入雨水花园,不仅完成了该区域雨水的自净化、自吸收,也形成了自然生态的景观,一个具有生产性、容纳性、低成本维护性的城市公园弹性网络构建完成。改造后的公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场地的现有资源,形成具有层次性、宜人性且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公共绿地。

2.3.4 植物改造 公园内现有植物缺乏管理,生长茂密且杂乱,形成的种间竞争使得部分植物死亡;观赏植物较少,绿色植物景观较差。遵循韵律均衡的原则,对植物的四季景观、树形质感进行搭配,结合场地构建的微地形,使之与场地环境有所关联,由北至南依次形成草坪、喷泉景观、雨水湿地3个景观区。路两侧均增加绿色植物,以“绿”衬“水”,提升整体生态格局,使其取之自然,也用之自然。

2.3.5 道路铺装 首先,公园在规划上划分成“两带多点”的整体基调,“两带”指的是沿河两岸的主干道,基本保留其道路位置设置,只将铺装材料换成渗透性的生态基础材料;其中主干道采用透水烧结砖和透水性花岗岩配合,次干道则使用绿色透水沥青,作为人们跑步与快走的健身步道。其次,缩小广场硬质面积,在广场上又新建1栋建筑与河对岸遥相呼应,入口植草坪,南侧为配合庭院式建筑,种植田园植物,增加其滨水的趣味性,既保留并改造了现状的田园肌理与风貌,让市民在公园游览中即可体验田园风光,同时又使其成为包含生产性、参与性、观赏性、科普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地景观。道路两侧步移景异,辅之小品雕塑,使游客在不同的角度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观。

3 小结

原改造区空间结构单一,建筑及其硬质比例过大,而改造设计方案将建筑、铺装与地形、植物相关联,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运用到公园改造中,促进城市空间的弹性发展,一方面缩小了硬质空间比例,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全拆、全建的大规模改造。公园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海绵城市理论下公园改造核心也是人。因此,空间视觉的联袂是基于人的需求,就地取材,低维护、低成本重塑场地印象,使“城”和“园”形成一个整体。

猜你喜欢

萧县海绵城市海绵
春天的脚丫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百褶裙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华艺园林建设的萧县街头游园
海绵是植物吗?
安徽萧县通联站站长——刘云升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