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工作
2020-12-18蒋海
蒋 海
(甘肃省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甘肃高台734300)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灌溉区域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成效深刻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即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红崖子灌区的建设水平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该灌溉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地区“三农”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当地水利工程灌溉发展实际,就如何优化地区水利灌溉管理进行分析。
1 灌区基本情况
红崖子灌区位于高台县西南64 km处。管辖14个行政村、105个社、1 716户,总人口6 700人,灌溉面积3 300 hm2,水权面积0.15万hm2,现已建成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塘坝5座,总库塘容量328.98万m3,其中:石灰关河水库容量150.67万m3,水关水库容量65.11万m3,黑达坂水库容量46.8万m3,古城水库容量45万m3,小泉塘坝容量1.6万m3,和平塘坝容量6万m3,光明塘坝容量3.3万m3,塔沟塘坝容量8万m3,东大塘坝容量2.5万m3。人饮水厂3座,分别是水关水厂、红沙河水厂、石灰关水厂,年供水约3.12万m3。灌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紫花草、马铃薯、啤酒大麦、胡麻、油菜等经济作物。
灌区计费面积1 481.20 hm2,共计计收水费253.93万元,平均1 714.35元/hm2,包括基本水费30元/hm2、定额水费1 455元/hm2、水资源费47.85元/hm2、末级渠系水费181.5元/hm2。其中石灰关河系7个村计收109.28万元,水关河系6个村征收93.85万元,红沙河村计收50.80万元。
灌区现有干渠7条,长32.416 km,各类建筑物162座,管理区占地19.63 hm2,保护区占地29.66 hm2。支渠25条,长44.26km,各类建筑物222座,管理区和保护区占地均为16.87hm2。斗渠147条,长160.94km,其中高标准斗渠41.94 km,干砌渠119 km。
2 新农村建设中红崖子灌区水利灌溉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红崖子灌区工程老化失修问题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红崖子灌区虽然打造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工程骨干体系,但是运作多年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该灌区水利设施大多建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设计标准低,加之老化失修,运行频繁,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已严重老化,干、支、斗、农渠底冲刷淘蚀严重,渠坡部分倒翻,砌石勾缝脱落,渠道渗漏损失大。同时,渠系分水闸启闭设备老化,止水橡皮老化,导致工程效益大幅缩减,渠系水利用率不断降低。管理单位每年都要对各河系干支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破损维修,以便维持正常的灌溉,保证农田适时灌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 水资源浪费严重
红崖子灌区水利灌溉区域一般是通过干渠、支渠、斗渠等进入田间的形式来进行灌溉,但支渠、斗渠基本上都采取干砌石模式,施工后容易出现坍塌、渗漏等问题。此外,灌溉农田水利价格设置较低,水费收缴按亩征收,灌溉用水多与少一个样,群众节约用水意识薄弱。加之整个工程体系管理不到位、人员管理意识不强,最终在无形中加大了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概率[1]。
2.3 灌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对水质、水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水利政策并没有给予水利部门自主经营权,也没有根据水资源利用实际情况来优化现有的经营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建设费用主要是财政补贴、水费收入,资金缺乏而无法满足当地灌溉用水需求。
2.4 管理资源严重缺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的社会性工程,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当前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资源的缺乏常常使整个水利工程陷入一种“半瘫痪”的发展状态。水利工程建设一般会涵盖较多类型的资金费用,如供水耗费。供水耗费需要同时满足农业供水和生活用水的多方需求,但社会公益耗费往往难以得到补偿。在这种收支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灌溉工程只能依靠财政补贴,无法确保水利灌溉工程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2]。
3 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节水改造,提升灌溉利用率
第一,在灌溉区域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从提升渠系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入手,在支渠以上进行全断面的混凝土现浇和复合土工膜防渗漏处理,并根据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U”型砖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第二,拓展投资渠道,打造多层次、多渠道的水资源灌溉投入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打造多形式、多层次的投资管理体系,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来进行水利工程资金分配。第三,进行渠道防渗漏改造和渠系建筑物的配套管理,打造一个节水系数和性能较高的渠系,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3]。
3.2 强化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管理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不再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第一,做好整个工程的养护管理,提高工程完好率,并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工程管理办法和维修计划。第二,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渠道除草、维修、养护等工作。第三,成立专门的养护维修队伍从事水利工程维修管理,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强化用水管理[4]。
3.3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为了确保各个水利灌溉环节健康、有序、稳定进行,需要相关人员通过价格竞争来促使经营者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水利工程发展建设提供完备的设施设备,进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此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还要通过市场来调节价格,有效补偿经营者的损耗。
3.4 确保资金来源,为水利灌溉管理提供支持
对农田水利灌溉项目的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这项工程需要使用较多的资金,因而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5]。为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得到经营者的投入,而且要得到政府、银行等多方的投入支持,并在水资源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一种公开、透明、严谨的资金消耗计划,达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给予更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