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
2020-12-18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吕 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创造多元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把学生当成主体,把让他们获得知识与能力作为目标。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主线,不断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而设计问题能够体现一个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素养能力,设计问题的质量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设计问题当作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计问题导学之建立生活情境
当理论的知识有载体时才是活的,把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设计问题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拓展数学的知识面,应用数学由现象到本质激发想象力,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生活故事和带有游戏色彩的情境引入问题,一步一步诱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适时深入挖掘题目,提高知识的深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熟练运用。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的课堂导学环节中,情景引入:在生产建设中,许多与最优化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通常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来解决,例如包装罐设计问题:“白猫”洗衣粉桶的形状是圆柱,若体积一定且底面与侧面厚度一样,问高与底面半径是什么关系时最省料?此外,还有花坛绿地设计、车票船票设计、经营成本设计等问题,均值不等式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别的数学章节的学习都能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也能从数学的学习中体验乐趣,通过创立生活情境来引导问题,使数学变得更加亲切,加深学生掌握程度。
二、设计问题导学之精准定位目标
拥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才不会迷路,教学也是如此,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老师提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知识指向,学生知道该怎么思考以及正确解答问题,还有更重要的课前导学环节,明确的导学问题尤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预习的盲目性,没有针对性,找不到重点。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符合学生层次的有效问题,精准定位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出有价值的导学问题。
例如在“数列”教学中,教学目标是知道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分类,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会用列表法和图像法表示数列;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概念,会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前几项,也能根据简单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是数列的概念及数列与集合的区别、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些目标明确了,学生就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有的放矢,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能更好地互动,学生反馈也能游刃有余,也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加深知识记忆。
三、设计问题导学之层次差异目标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老师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对于学习状况稍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提高题,增加难度,但对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必会削弱他学习的积极性,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惨状。所以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兼顾个体学生差异,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向更难的知识跨越,合理的安排既不显得无用,又能拔高,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获得数学学习的能力。阶梯化的设计练习,学生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结束“数列”一章之后,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所对应的通项公式,还有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等知识点分别出对应的题目,再出几道综合题,让同学见识一下高考题的出题难度,把每个问题具体化,可以让学生们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老师再根据同学的做题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改进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成功。
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计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设计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作用,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快速找到学习的重点,并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撇弃陈旧的观念,向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