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需要怎样的培训?
——基于教育部田家炳基金“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 的调研

2020-12-18□杨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计划

□杨 程

乡村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西部乡村教育更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点。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硬件设施设备上,更突出地体现在校长办学理念、教师队伍素质、生源质量等软件上。为切实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推动西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受 “教育部田家炳基金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以下简称 “培训计划”)管理委员会委托,自2014年开始举办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至2020 年,项目已经运行了六年,培训计划的实施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 培训计划还存在哪些问题? 怎样更好地培训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回访、研讨会、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参加过培训的校长中进行调研,其中深入访谈近百人,发放调查评估问卷近3000 份。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领导中心,校长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计划以提升西部乡村地区学校(含村小、教学点)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能力,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一)培训计划总体满意度高,达到了预期培训目标

根据2014 年至2019 年的培训工作评估报告分析,西部中小学校长对研修计划总体满意度高。以2019 年举办的五期培训班评估结果为例,对培训计划总体满意率均达到了100%。一些校长在评估问卷中给出了较好的反馈,有的校长提到“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我们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通过各学校的交流发言,又让我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我明显地感受到各位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及对今后管理学校的信心和决心。”

(二)提高了校长的政治素养,能够更好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方向性。有学者研究指出,建议将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和理解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干部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中,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必修模块予以重视。[1]因此,在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在设计上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及时为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解读党的教育方针,不仅使学员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而且更好地把握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宏观图景,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有位宁夏的校长在访谈时谈到,“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后,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迎刃而解。同时,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也看出我们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

(三)提升了校长的治理水平,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明确了要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总体方向和任务重点,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通过参加培训学习,西部乡村校长对 “校长”这一名词有了新的认识,使参训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领导艺术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使参训校长进一步懂得如何去做一名好校长,懂得如何实现校长的价值,懂得如何去经营好一所学校。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有95%的西部乡村校长认为参加培训对所在学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困惑深有启发,91%的西部乡村校长认为自己的治理学校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可以说,通过培训计划帮助校长找到了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为今后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四)增强了校长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了办学质量

在培训期间,每期西部乡村校长都要听取十多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特别是围绕乡村教育的理想信念、乡村教育的办学尊严、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校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学习《唤醒农村学校教育,重塑农村教育尊严》《思维方式变革与学校管理改进》《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名校长的专题报告,使西部乡村校长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校长们纷纷表示,返回工作岗位后,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政策,立足实际,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探寻适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培训计划实施的经验和不足

(一)紧随时代趋势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时效性

培训计划历时六年,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培训计划的方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项目设计及时调整,紧紧围绕时代性、尊重教育规律、增加劳动教育方面的培训内容等方面予以完善,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例如,教学计划及时调整并增设了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主题教学,内容包括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五育” 并举等。一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校长谈到,“通过这次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内容,我真正地认识到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各部门协同合作,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从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看,项目实施分筹备、启动、实施、评估四个阶段。2014 年10月,在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的组织下,成立了 “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项目管理委员会” 作为项目的领导机构,制定了项目总体规划并明确了培训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一整套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针对项目评估,每一期培训后都设计了严密的评估问卷和访谈提纲,每一位校长的反馈作为日后完善培训计划的具体建议,深入的访谈为培训计划的修订提供了更为宝贵的意见。

(三)精细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培训的针对性

西部中小学校长大多来自艰苦的贫困地区,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来参加学习的校长是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参加国家级的高水平培训,为期12 天的培训,对于这些校长而言是一次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点燃激情的学习之旅。因此,培训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的这些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六年来,举办的每一期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都紧紧围绕西部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教育政策和教育热点,围绕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薄弱校兴校策略与发展路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校园安全教育等主题制订教学计划并安排课程,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

(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内容的丰富性

培训计划紧密结合西部地区乡村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实际,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激发校长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经过六年的探索,目前形成了 “四个结合” 的培训方式。一是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既组织集中形式的学习活动,又要求校长利用好时间进行自学。例如,引导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自行阅读田家炳老先生《我的幸福人生》一书,书中蕴含着田家炳老先生为人处世的哲学,使很多校长受益匪浅,提升了校长办学的责任感。二是专题报告与校长研讨相结合。既安排校长聆听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又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分班组织讨论,相互启发,发挥同辈学习的作用。三是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除此之外,每期培训都会组织校长深入3—4 所学校进行现场考察,实地参观名校,学习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四是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大班教学是比较传统的授课形式,此外每期都开展 “平行选修” 的小班教学课,校长们在同一时间段可根据个人关注点或者兴趣选择课程,小班课不仅拉近了校长与专家学者的距离,增强了互动性,而且切实做到了实时答疑解惑,解决了实际问题。

培训计划在取得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对办学治校实践操作层面的诉求远高于教育理论学习,在有的培训班次中,理论讲座偏多,实践操作偏少,有校长谈到,“部分课程理论性太强,应再多一些实践的传授,多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二是现场教学中,城市的优质校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资源充足、师资力量强大,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城乡的巨大差异,让很多西部校长感觉差距较大,办学信心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在现场教学环节中可以增加对优质乡村学校的参观,增强西部乡村校长的办学信心,使考察实现针对性和引领性的平衡。三是针对中西部乡村中小学参训校长的回访调研不足。参训校长返回岗位后,是否很好地将参训收获转化为实践操作,在管理学校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提供支持,都可在回访调研中予以关注。可见,培训计划在进一步跟踪调研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提升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建议

六年来,培训计划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各方的广泛认可,切实推动了西部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西部乡村校长办学治理能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通过总结前期积累的培训经验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好培训需求研究,针对西部中小学校长特点做好顶层设计

培训需求研究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就像研究人才培养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扎实的培训需求调研,是培训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做好顶层设计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2022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突出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因此,针对之前培训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西部乡村校长培训需求的调研,特别是要结合西部教育特点,充分了解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西部中小学校长的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从而更好地突出培训形式的适切性,保障培训实施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有学者研究指出,值得关注的还有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个人学习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干部个人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干部个人所习惯、适合或期待的学习方式。[2]基于此,我们还要关注西部中小学校长的个人需求的满足,只有让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切实提升校长治校能力,更好地应对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把好学员入口关,创新参训校长遴选标准

六年来总结的经验表明,培训工作要做到 “有创新、有突破”,这样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在培训对象的遴选上要切实把好入口关,选择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的学员参加培训。一是探索校长分类培训模式,即后备校长培训班、新任校长培训班、进修校长培训班,分层分类展开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二是探索校长与中层干部共同培训,即一个校长与一名中层干部共同参加培训,这样更容易统一校长与中层干部的思想,及时将培训收获运用到学校改革中。

(三)引入“影子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参与性

“影子培训” 是指按照既定的研修目标和研修方案,参训校长与基地校长形成 “如影随形” 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基地校长的日常领导与管理行为以及学校的主要工作,以深刻感受与领悟基地校长及基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的培训模式。[3]“影子培训”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校长培训中 “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 的局面,开创了一种新的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的体验式培训方式。在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引入 “影子培训” 这种模式,可以避免西部乡村校长陷入只学到了理论而难以操作的尴尬境地,帮助西部乡村校长通过有效的观察、研究、讨论、实践达到培训的目的,从而做到找出差异、促进行动,培训后切实提升西部乡村校长办学管理水平,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四)加强培训后沟通联系,探索服务参训校长的长效机制

通过培训计划,为参训校长之间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平台不仅要在培训期间发挥作用,更要在培训后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信息平台、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的力量,及时跟踪,推动校长之间深度交流,督促参训校长学以致用。同时,探索建立对参训校长的回访机制,建议培训后三个月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赴部分地区进行回访。加强对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后的沟通联系,通过实地考察培训后改革的效果,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为参训校长服务的长效机制,为西部乡村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计划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