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活”而精彩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2020-12-18文薛燕
文 薛 燕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幼儿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而是重在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探究科学真理的欲望,鼓励幼儿主动求知,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通过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促使幼儿在生活中积累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将科学教育生活化,让生活成为科学教育的途径呢?
一、环境先行
(一)创设以幼儿为本的物质环境
充分尊重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携手幼儿共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幼儿将生活现象“请到”科学教育中。例如,每个幼儿都难以抗拒玩具的吸引力,教师可让幼儿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然后将幼儿的玩具汇集到一起。我们会发现,这些各式各样的玩具,都可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优秀资源。我们既可以利用它们丰富幼儿的科学教育环境,也可以引导幼儿对玩具进行分类。玩具在给幼儿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他们经常会提出很多出其不意的问题,如“为什么跳跳球可以跳那么高?”“为什么有的玩具可以发声而有的不可以?”“为什么不倒翁推不倒?”顺着幼儿的思路,我们可以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通过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有效培养幼儿细致观察、深入探究科学现象的意识与能力。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与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心理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往往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个幼儿提出的问题,切勿因为他们问题过多而失去耐心。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探索、成长历程中的默契伙伴,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共处,鼓励、启发他们大胆猜测、充分联想,以激活他们的科学探究动力。
二、内容保障
(一)关注幼儿身边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以中班科学探究活动“空气在哪里”为例,本活动以空气为载体,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我们带领幼儿去操场上玩塑料袋,幼儿发现拉着袋子跑起来时,塑料袋就会变得鼓鼓的。“是什么东西跑到塑料袋里了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当教师告诉幼儿这是空气后,幼儿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又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体验到空气原来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于我们周围。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 不仅能够迅速燃起他们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进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究科学。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例如,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幼儿们午睡脱衣服时时常会有“噼啪”的声音,甚至头发也会竖起来。幼儿们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并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探究了静电的奥秘。因此,我们应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
三、情境催化
贴近幼儿真实情感的“生活情境”更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中班开展的科学活动“蒜和葱”中,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葱和蒜的不同。教师提着菜篮子进班,表现出很着急的样子,告诉幼儿今天食堂叔叔很忙,请大家帮忙分菜。幼儿们很热心,赶紧行动起来。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的方式了解两种蔬菜的特征,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幼儿为能够帮助食堂叔叔感到很自豪。又如,在小班“拔萝卜”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们扮演兔宝宝,一起去种植地里拔萝卜……小班幼儿更喜欢在这样富有趣味性的角色游戏中探索和学习。
四、材料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可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或废旧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相应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此外,利用生活化材料,还可以让幼儿切实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让幼儿感受创造的价值,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学习、探究与创造。
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都可以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学习“沉与浮”时,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如雪花片、硬币、橡皮泥、泡沫板、钥匙、玻璃球、海绵等,这些材料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都很兴奋,他们没想到平时随处可见的物品还可以这样玩。又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空隙”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常见的各种坚果,如核桃、瓜子、花生、芝麻等,让幼儿亲自操作并发现物体间存在的空隙,探索填充空隙的方法并学习在生活中合理利用空间。在提供生活化的材料时,教师要确保材料数量充足,材料具有层次性并可供自由选择。其次,多样的探究工具,也可以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能为幼儿探究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温度计、尺子、天平、剪刀、放大镜、漏斗、筛子等各种工具,支持幼儿多方法、多途径地进行探究。
五、策略助推
(一)活动角色
首先,应改变“教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一日生活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创设适宜的环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在幼儿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帮助,在幼儿成功时给予微笑和肯定,让幼儿感到学科学、探索科学是一件愉快的事。例如,在秋天的自然角里,南瓜引起了幼儿们的关注,“谁的南瓜‘肚子’大”是他们讨论的焦点,他们让我当裁判,我认为不如顺势来一场“南瓜大比拼”。在比拼前,我们进行集体讨论,商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南瓜“肚子”的大小,有的幼儿说:“我一看就知道了。”有的幼儿反驳说:“眼睛看的不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一些工具去测量南瓜大小。最后,我们决定采用麻绳、尺子、回形针这三种工具测量南瓜大小。于是,关于“测量南瓜‘肚子’大小”的科学验证活动在幼儿的谈论中自然生成,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介入、给予评价、适当点拨、及时肯定,让幼儿的探索欲得到进一步激发,有效地将已知经验充分地运用到科学探索中。
(二)活动形式
在活动中,我们应注重活动形式性的多样性,将科学活动巧妙地贯穿、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科学活动可以是有计划的预设活动、随机生成的教育活动、偶发事件的组织处理;也可以是集体、小组、个别与其他领域相融合的活动等。
(三)活动资源
生活化的科学活动,不应局限在我们的教材和教室中,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亲身探究自然奥秘的机会,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拓宽幼儿的视野。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认识野菜”中,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田野边挖野菜,让幼儿学会识别野菜,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以及野菜的不同种类、外形特征等知识,再将幼儿采来的野菜洗干净,举行一个野菜品尝会。这种延伸至大自然的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了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还让幼儿在接触自然中感受到了亲近自然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活动融合
幼儿的第一课堂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因此,科学活动也应融入家庭生活。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家长“走进来”的方式,让家长将自己生活中的“科学小百科”与幼儿分享,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家园互动等方式,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认知。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我们应关注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和幼儿一起在生活中发现、探索、运用,让科学活动因“生活”而有趣,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