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策略
2020-12-18李泽鹏
李泽鹏
(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1 完善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对于农业统计来讲,数据的准确、实时性是体现农业统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完善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统计的正规性与详细程度,从而建立起全面的数据台账。与此同时,对数据统计过程及结果的核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统计工作者对数据统计的严谨意识,还能够及时发现农业数据统计过程中的一些统计错误及待完善之处,进一步提升农业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与实时性。
1.2 进一步促进对农业情况的了解及掌握
农业统计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优化,能够促进农业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通过对农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有效管理及不断完善,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数据统计内容的多元化程度。与此同时,农业统计数据的公开发展,能够使得农业工作者们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农业数据及农业发展情况,为其提供真实的农业数据,有助于农业工作者们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测。
1.3 有助于协调数据统计与农口数据间的关系
在农业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由于从事农业的工作者是直接参与农业种植与管理的人员,能掌握最实时最准确的数据,因此,农业工作者们还需要配合国家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工作。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专业农业数据统计者在从事农业工作者中的数量及人员配备的专业性,人员的专业化配备能够促进农业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实时性。
2 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应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但是对于目前农业统计工作来讲,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发展。
2.1 统计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代农业发展需要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我国在农业统计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上整体呈现出内容较为单一的特点,此时的农业统计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因此在数据内容的统计上多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在农业统计工作的运行机制上,主要采取“条块组合”的形式,即:数据统计在业务上由统一的领导垂直管理,在从政方面由各个地方政府分管负责,统计的内容大多属于农业经济领域相关的数据。这一时期的数据统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地方政府对农业数据的需求,且相关数据保密性十分强,导致外界人群对于农业相关数据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及政府的职能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各界人士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此时的农业统计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各地方政府服务,服务的重点开始逐渐由政府转向公众,并且根据公众对农业数据的需求,农业数据统计的内容也逐渐在向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对农业数据的需求程度也逐步提高,虽然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在此段时间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但是在总体格局上并没有产生质的改变,当前农业统计的内容及信息统计的实时性依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2.2 当代社会发展给农业统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我国的农业统计工作自建国以来就有专门从事农业数据统计的专业化人员,但是纵观近些年来的发展,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完善与优化程度有限。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一直以来都较为复杂,随着改革开放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如今农业农村的相关信息及内容更为复杂,且数据量较为庞大多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统计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加之农业青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业新农村信息,而如今的层层上报、汇总的农业统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统计的实时性,为此,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势必要进行质的变化与完善。
2.3 农业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及质量性有待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公众,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决策的准确性,降低市场风险,都对农业数据统计的实时性以及真实性提出更高要求,这给我国农业统计部门工作者们带来了较高的挑战。就我国当前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而言,所统计的农业数据易受到政府干预,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数据统计部门在职能及工作内容上存在着交叉与重复,以上两种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统计信息的有效性与质量性,无法满足政府与社会公众的需求。
3 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策略概述
3.1 促进农业统计内容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相关统计部门要想满足社会公众对农业数据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就要大力倡导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工作主旨,不断探求社会公众对农业数据的需求,并在数据统计内容上不断补充与完善,保证各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对农业数据的需求。为此,农业统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征求农业数据统计内容的意见,精准了解社会公众对数据内容的具体需求,从而针对这些需求来不断补充农业统计的内容,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统计效率,保证所统计的农业数据均是社会所需求的,还能够进一步保证社会公众实时了解到相关的农业情况及数据,促进农业决策的准确性,降低农业发展决策的市场风险,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建立健全农业统计体系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依法治统”和“依法兴统”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管理与规定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法律,该法已经经过两次的完善与修改,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尚待完善之处。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对统计系统与统计部门之间的职责规定,在一程度上导致了部门职能与统计职能之间的交叉与错位,为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完善方面,应该将系统与部门之间职责分明化、工作内容协调化。
3.3 促进农业统计信息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统计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农业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是今后农业统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所谓的信息化管理就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和电子化设备来实现相关农业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避免人为统计失误所带来的数据失真情况。这就需要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农业统计制度,配备各个地区的现代信息化设备,推动农业信息化统计模式的普及。还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农业数据信息库,将近些年来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库的形式来统一存档,以起到进一步方便公众对农业数据查询的作用。
3.4 扩大农业统计服务范围
当代农业统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服务政府,更多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参考的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农业统计相关部门在农业统计服务的范围上应该进一步扩大,由以服务政府为中心转移至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以服务农业从事工作者为中心扩大到以服务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心,从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人士的需求来统计具有不同倾向性的农业数据,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