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时期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策略

2020-12-18谢双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灌溉水科学合理农田水利

谢双兰

(民勤县水务局,甘肃 民勤 733399)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水资源匮乏逐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极端气候出现时,部分地区由于农业水利覆盖范围不足,时常会有农田干旱造成减产和绝产等问题的出现。因此,提高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加我国农业的产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时期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污染,可利用水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在确保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量过大,由于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水平有限,主要的农业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和井灌。通常南方使用的漫灌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北方一般以井灌为主,消耗了大量地下水资源,由于大量地下水资源减少,自然环境变化使区域经济、环境发展受到阻碍。使用新的灌溉模式的农业灌溉地区,当地抵抗灾害的能力较高,在灾害年份,其农业生产量也不会很低,而且还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开发新的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方式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2 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不合理

受到传统农田管理工作的影响,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灌溉管理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且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标准较低,在灌溉管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利用水资源。在工程建设中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先进技术得不到有效使用。由此形成了大水漫灌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使农田水利灌溉中的投入与产出达不到平衡,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农田灌溉工作中,缺乏可落实、可操作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在一些工作中出现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农作物和粮食主要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因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监督和管理、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节水意识和技术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

2.3 资金不足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各地区用于建设农田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但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对一些农村地区来说,缺少资金投入,不能及时有效地普及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不能及时更新节水设施设备,只能实行大水漫灌的方式,因此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得不到创新,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得不到保障。

3 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的策略

3.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

农田水利的建设影响着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必须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的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目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有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排灌能力。灌溉区的相关部门要积极改善传统的水利体制,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粗放型模式变为现代化的优质、高效和高产的集约型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值。除此之外,在抗涝工程建设中,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提高农田水利的抗涝能力。

3.2 减少水的损耗,保障输水渠道畅通

要想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需要减少水从源头输送到农田过程中的损耗。在输送距离较长的水利工程设施中,这种损耗量很大,因此输水渠道的防渗防漏工作非常重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利用管道输水,可有效减少水资源输送途中的损耗。在农田中选择适宜的地点建设水利设备,确保水利工程的覆盖率达到最高。灌溉人员在实际的灌溉工作中,要注意输水渠道渗漏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3 在田间灌溉中提高利用率

在田间灌溉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科学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并采用合理的灌溉手段提升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才能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在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建设,也能够达到提升灌溉水利用率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灌溉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分配灌溉的水资源,使其利用效果达到最优。在进行实地灌溉工作时,通常采用滴灌、喷灌和微灌的方式进行,这些灌溉方式能有效确保均匀灌溉,提高灌溉质量。同时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3.4 强化对水灌溉的管理

水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和灌溉水的利用率是否提高,关系到灌溉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灌溉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分配灌区水资源时,需用科学的方案来进行调度,达到高产量、低损耗的效果。管理灌溉区的人员要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做好节水工作的推广,提升民众节水意识,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除此之外,灌区管理人员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来监测土壤含水量,确保科学合理地灌溉。

3.5 减少无效蒸发

在灌溉农田过程中,减少灌溉水无效的蒸发,可以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具体措施是减少土壤的蒸发,可以通过秸秆覆盖或者地膜覆盖等方法。使用秸秆覆盖,能有效保持水土,并且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用地膜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特性,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促进农作物种子的萌发,缩短作物的成熟时间。实验证明,用不同性质的土壤覆盖,可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用秸秆覆盖,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所含水分的蒸发。

3.6 灵活应用多种节水技术

现阶段,在农田节水灌溉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渠道防渗和喷灌技术,并且在节水灌溉中已初见成效。但是在用渠道输送水资源的过程中,对水的消耗较大,所以,利用渠道防渗技术可有效减少渠道输送水中对水资源的损耗。实践证明,使用防渗材料可有效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率,能科学节约水资源,将渠道输送水的能力达到最优。喷灌技术是利用动力设备,实现水资源的均匀喷洒灌溉。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将会出现更多节水灌溉方面的先进技术,因此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灌溉技术,从而实现农田灌溉效果最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水资源缺乏逐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农田灌溉区的水利设备,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中,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加强灌溉蓄水工程和排涝工程的建设,有效减少洪涝灾害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值。除此之外,对于出现的新农业灌溉技术,要科学合理地将其应用到农业灌溉中,在提升灌溉水利用率的同时,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灌溉的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水科学合理农田水利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浅谈新时期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策略
灌溉水与空气环境健康评价
连云港东辛农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