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
——“阳光”文化建设回眸
2020-12-18赵丽萍
文 赵丽萍
我园地处张家港市东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幼儿园。“农垦文化”孕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随着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我园的园所文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立足传承,面向发展,确立了建设“阳光”文化的目标。“阳光”蕴含着明亮、温暖、公平、正义、健康、活泼、勇敢、睿智等精神要义。将“阳光”文化融入办园愿景“锻造明亮亮的教师,培育活泼泼的儿童”,让每一位教师摒弃急功近利,谨记“着眼幼儿的明天”的办园宗旨,戴上望远镜,以阳光般的温暖,保护童真、童趣、童心;手持放大镜,以阳光般的穿透力,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确立了“细致、踏实、和谐、创新”的园风。农村幼儿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空间,我们确立了“勇敢、独立、睿智”的育人目标,期望从我园走出去的每一位幼儿都具有这样的阳光品质。
一、站位童年,打造“童乐”特质的阳光环境文化
园所环境对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蓬勃向上的园所环境,必然对师幼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童乐”为关键词,以幼儿的眼光和审美,精雕“硬”环境,细琢“软”环境。
(一)精雕“硬”环境
近两年,园所投入100 余万元专项资金,添置了先进的硬件设施。绿油油的草地上摆放了各式大型玩具,蹦蹦床、荷叶跳、荡桥、野战坡……这里是幼儿自由撒欢的天堂,幼儿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展走、跑、跳、钻爬、平衡等运动技能。小画笔涂鸦区、小脚丫沙水区、小农庄饲养区、三人行树屋、星光舞台、风速度轮滑场、时光隧道……这里是幼儿尽情体验的文化场,幼儿在和同伴的亲密合作中,发展感统能力、提高审美力、感悟科学,我们在室内廊道中设置了小黑板长廊、绘本书屋、围棋长廊、积木创意区等区域。丰富的环境为幼儿自由表达和自主创造提供了温馨的环境。园内种植了石榴、无花果、枇杷、柿树、橘树、桃树等果树,栽上了樱花、迎春、连翘、蜡梅、桂花、紫藤、凌霄等花木,还投放了滴灌花墙和轮胎花盆。园所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绿,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阳光洗衣房、太阳能温水工程、新风系统等设施的投入,为师幼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二)细琢“软”环境
俯瞰幼儿园,整体建筑酷似五谷丰登的“丰”字,不同年级各占一幢二层小楼。我们发动教师和幼儿为小楼命名,太阳楼、月亮楼、星星楼、彩虹楼等名字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寓意“七彩阳光”的园徽,由字母“CYS”变形而来,仿佛一轮霞光,给人以朝气、蓬勃的力量。走进大厅,“空中动物园”营造了生动、活泼、灵动的环境。幼儿园围墙上布置的文化宣传栏以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等为主题,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楼梯上匹配了相应的数字,让幼儿在上下楼梯的同时学习数字。根据幼儿的喜好,室内装修选择了色调明快、清新淡雅的材料,防止幼儿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也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我们还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美术作品呈现在展示墙上,展现师幼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童乐世界。我园的绘本馆常年向家长开放,助力亲子阅读。我园的“悦读·阅美”志愿者活动项目具有良好的影响力,也推动了园所的文化建设。
二、立足游戏,建构“童趣”特质的阳光课程文化
我园的《阳光乡野》课程,寓意课程应像阳光一样具有温暖、普惠、自然、活力、朝气的特质,我们以“童趣”为引领,以“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归宿,让幼儿“在阳光下生活,在乡野中体验,在自信中成长”。
(一)以园本课程为主线
渗透式领域课程是经过专家反复斟酌而编制的。在课程实践时,我们应摒弃本本主义和拿来主义,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环境材料等方面开展课程审议。大到整个课程计划,小到单个活动都需要进行适宜性改造。
(二)以班本课程为抓手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课程生态场,各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将活动室、走廊空间设置为“六区”活动场,即建构区、科学区、艺术区、语言区、家庭区、自然角,并为相应的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除了幼儿园集中采购和家长资源共享,园部每学期都会给班级提供一部分自由经费,以丰富游戏材料。户外游戏设置了“八区”游戏场,即攀爬区、力量区、骑行区、平衡区、娱乐区、表演区、沙水区、饲养区,配备了充足的皮球、足球、梯子、轮胎、垫子等体育器械,实现了“两增两减”,即自由选择的机会大幅度增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大幅度增加,人员密度大幅度减小,高控行为大幅度减少。
(三)以特色课程为补充
我园的四节活动课程包括“春意盎然”阅读节、“缤纷夏日”艺术节、“秋叶纷飞”体育节、“冬日暖阳”科技节,已经连续开展六年,活动方案在每一年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从关注形式到关注内容,从关注活动结果到关注幼儿发展,将目光转向幼儿的成长与收获。幼儿园还开设了轮滑、舞蹈、拉丁、绘画、围棋等社团活动,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三、发扬民主,孕育“同心”特质的阳光制度文化
建立与健全幼儿园规章制度,是促进园所发展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良性竞争的需要,更是挖掘教师潜能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需要。
(一)强调制度建设的“法制性”
我园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起草修订了园所章程,将办园目标、办学理念、办学行为规范等内容写入章程,制定了《常阴沙幼儿园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及配套规章制度,对规范教职工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园所还成立了园务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公布办学情况,商讨有关事项。按照岗位设置规范,明晰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范围,让每一位教职工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优化管理运行机制。每周班子例会,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加强教师间工作知晓度和配合度。针对园内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集体讨论,并做好会议记录。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员工,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二)关注制度建设的“人文性”
人是创造一切的主体,对人的“管理”不等同于单纯的“管束”和“制约”。制定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制度,以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实现制度管理的人文化。调整教职工月考核制度,以加分作为主要的考评方式,淡化惩罚,注重激励。实行多劳多得,多能多得的原则。制定评优评先制度,既考虑日常工作成效,又考虑平常表现及健康状况等,实行教师评、家长评、行政评等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并融入人性化管理,减轻教师被约束、被控制的负担。同时,利用教代会提案的渠道,多聆听和采纳教职工合理化的建议,让制度来源于群众、扎根于群众。
四、依托活动,树立“同美”特质的阳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园所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包括园风、班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意识形态。引导并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推开窗户,遇见阳光精神文化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园以开放的姿态,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赴安吉、无锡、苏州等地的多所优质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看到姐妹园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状态,各岗位人员都感触颇深;我园还邀请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来园进行游戏及课程培训、微课培训,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一位教职员工;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我们还邀请心理健康、摄影、家庭教育等专家来园开展讲座,为教职工送来精神食粮。
(二)齐心投入,共建阳光精神文化
园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建、岗位练兵、志愿者送爱心等活动,如“333”红色引领工程、师德宣誓活动、感动常幼最美教师推荐、“喜马拉雅”读书活动、“七彩阳光”志愿活动等。其中,“悦读·阅美”项目获评园区优秀项目并受到表彰。
在阳光文化的感召下,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我园近两年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省优质园复评,创建了张家港市融合教育资源室、江苏省二星档案室,获评张家港市巾帼文明岗、张家港市文明园所、普通话规范园所、市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获得教玩具制作比赛市一等奖、经典诵读比赛市二等奖、工间操获市“工会杯”纪念奖;新增3 名备案制教师、3 名市级骨干教师;园所承担联盟活动2 次,优秀教师开设市级公开课5 次,教师们的专业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园教职员工将继续丰富园所“阳光”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再添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