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我们的脱贫承诺
2020-12-18张均斌
一、外力·艾山
我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外力·艾山时,他喝茶时的神态:轻轻吹开杯子里的茶叶,微抿一口,咂了两下嘴,眉头就渐渐舒展开了。
每次端起茶杯,这个年轻人不经意间总会流露出类似的神态,他在下意识地和过去的味道作对比。5个月前,新疆喀什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通水,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47.5万群众,才彻底告别喝涝坝水、苦咸水的历史。在我国有自来水近140年之后,这里终于从水管流出了甘甜的安全水。
外力·艾山这代人是幸运的。如果有人想看看这些年我们的脱贫努力,我会建议他去新疆走走,国家和个人命运同频共振的音符在那里演奏得最为强烈。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因此我有机会能前往浙江、广东、河北、新疆等多地采访相关报道。这些年,为了脱贫攻坚,全国各地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显而易见。
今年,近14亿人将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
在多地采访中,新疆让我印象最深刻。此前,我从没去过新疆,印象还停留在书本上介绍的香甜瓜果、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同胞上。在境外媒体的报道中,新疆又常和“封闭落后”“人权”“信仰”等字眼联系在一块,各种污名化的报道也不鲜见。
对于这样的地方,报道一定要先打破固有的印象和偏见,保持超常的好奇心是必要的,好奇心能驱使我们更努力观察那些细微的不同之处,然后再多多体会,采访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二、主题采访活动
我到达新疆喀什地区是在9月17日的下午6点半左右,天还大亮,由于所处经度的差异,新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这次我来新疆是参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当地宣传部门早早摸排了一遍情况,将相关新闻线索汇编成册提供给我们。
类似的主题采访我参加过多次,由于点位多、行程紧,这类采访往往很难深入,因此前期的准备功课很重要。拿到线索后我赶紧细细翻看了一遍,寻找更有价值的特色信息。
扶贫信息大体有三类: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两不愁三保障”相关内容,前两者较常见,此前我也多有报道,所以我对其兴致不高;“两不愁三保障”相关线索倒是各有各的特色,因为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各地脱贫的手段也多种多样。
注意到伽师的改水工程是因为这个线索符合我的几个预期,比如地域特色,“不到西北,不知水贵”,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县城;还有稀缺性,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仅剩新疆伽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共约2.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未能达标,其中伽师县有1.53万人,占六成多;再加上几次改水的复杂性、故事的冲突性等。因此,采访前我就确定了方向,之后就是大量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到一个地方采访,我习惯先打开地图,熟悉地理方位,地图往往会提供很多重要信息。比如伽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它曾经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引来的是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两地相距近2000公里……这些信息有助于记者对全貌有个基本判断,在采写上也更容易把握全局。
后来,我在《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引水》写道:“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跨越了3个县,行程近2000公里,终于流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一座叫伽师的县城。”“‘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历经千年兴衰,却始终无法解决当地人的饮水难问题”等,这些段落的形成其实都来自于地图信息。
三、七分采三分写
关于采访与写稿的关系,业界早就做过总结,叫“七分采三分写”,强调一篇新闻报道的完成,采访获取新闻素材的环节更为重要。
在伽师改水的采访中,外力·艾山无疑是好的采访对象,但找到他却并不容易。村里许多上了年纪的维吾尔族人普通话并不好,我也不会维语,这样双方交流就有障碍,即使有翻译,但采访中故事的细节、丰满度仍会大打折扣。
我一直认为采访是门“笨功夫”,想找到几次改水的亲历者并且语言无障碍、表达力强只能靠脚力,多跑几户人家,多聊几句总会有收获。
发现外力·艾山时,他正在家中院子喝茶。当时恰巧我路过他家门前,看到他喝茶流露出的满足神态,就好奇地和他聊了几句,没想到就有意外之喜。
外力·艾山是喝着涝坝水长大的,涝坝水苦,即使就着茶叶喝也常常难以下咽,所以他对水的味道特别敏感。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通水后,水管中的自来水甘甜许多,因此,每次喝茶他的心情都会愉悦不少。
和涝坝相处的那段日子深深烙印在他的成长轨迹中,所以回忆起来毫不费力。形容涝坝水时,他会用手对着鼻子扇风:“远远就能闻到腥臭味”,而用水桶往下一舀,水面上都是游动的虫。涝坝里有枯枝败叶、动物粪便,甚至还有动物尸体,这些杂物得不到及时清理便会污染水源,长期饮用这种水,患肠胃病、肝病、低钾病、氟骨病的几率非常高。
而肚子痛是日常,有一年没怎么下雨,缺水厉害,涝坝水更是污染严重,那一年,外力·艾山的肚子疼了近半年。说着话的同时,他还会心有余悸地摸摸肚子。今昔对比,他对改水的感触也就更深了。
1994年,新疆大规模农牧区改水工程拉开序幕,伽师县打井找水拓宽了水源,逐步解决居民到几公里外提水、供水不稳定等问题。2005年,伽师乡镇基本通了自来水。但是伽师的饮用水安全仍未能达标。
伽师一带地震多发,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硫酸盐、氟化物等指标超标。水质极不稳定,费尽心力改了水,一遇地震就又变成了苦咸水。
“幸于脱贫攻坚。”采访中,当地水利局的干部告诉我,如果没有脱贫攻坚,伽师的改水步伐很可能就此止步,毕竟改水投入巨大。但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次大改水才得以启动。当地人很感念这一切,村里一位手鼓艺人还自己作词编了一首曲子来赞美大改水工程。
扫码阅读《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引水》
张均斌中国青年报记者
四、天赐昌盛
采访结束后,我一直在问自己“我想说什么?”这是英国作家、记者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说的写作者应该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脑海中闪过很多想表达的内容,最后还是定格在“伽师”这一名字上。
新疆的地名多数是从维语翻译过来的,此前,我特意留意过“伽师”的寓意,“天赐昌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实现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而在新疆,我真切感受到的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一个大国的脱贫承诺。就像外力·艾山所说,这样的幸运会延续到后面的每一代人身上。
就在10月19日,新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一则公示,内容是伽师、莎车等10个贫困县经过多方评估,结果显示它们已经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和条件,拟摘帽。公示发布后,当地一位干部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功成”。
我们有幸见证这一切。这些年,中国列车在沿着既定的轨道呼啸前行,时代的车厢里,我们坐在不同的座位,却怀着共同的期待、做着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