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校本课程实施方式的有效探索

2020-12-17韩金良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内涵

韩金良

摘 要:一个学校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育人风格、育人体系以及育人的成果,包含有学校独特的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因此,结合校情通过科学定位来打造和美特色文化,需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现结合我校课程研究,对课程实施方式再做一阐述和探索。

关键词:和美文化;内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学校文化被称作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通过展示学校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学校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不仅蕴含和彰显着学校的育人宗旨,还有学校的发展理念以及方向。一个学校的学校文化就是这个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品牌。学校文化不断地加大建设,就在于要具有高瞻远瞩的规划。通过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师生去努力奋斗、实践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校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风,从而再形成具有正能量的学风。因此,结合校情通过科学定位,进行基于“和美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当前的一大命题。

一、抓实课堂教学,筑牢和美主阵地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融入校本课程,让课堂教学更为多元和丰富,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就比如,在音乐、体育、写字、科学、班会课堂中渗透《我是和美小歌手》《和美足球小少年》《书法》《十养成》等校本课程内容,其中落实足球进课堂,每周至少安排一个课时进行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从而与學生一起挖掘教育过程中美的因素。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各个环节与教学内容等,形成一个具有美感的系统教学,从而使得每一课程都具有其独特的美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受到感染,情随所动、心随所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去感受美、理解美,同时也能够在探究之中深入地发现美、鉴赏美。如,科学课堂运用有趣图片、多媒体资料、科学小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发现科学美。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表现美、创造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美的展现,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也是以美育人怡情的过程。随着教师的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则会进入到深度愉悦以及心灵丰富、精神丰盈的境界,产生悦神乐志之感觉,精神不断得到美的洗涤,情操不断得到升华,学生则从课程中主动去挖掘感受以及创造美,从而使得师生之间能够构建和谐美好的关系,而教与学也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二、丰富课前课间文化,彰显和美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彰显出和美特色,从而能够传承美、弘扬美。基于基础课程,不断拓展课型作为补充,整合资源,渗透和美文化。如不断丰富课前、大课间、晨午读等时段,依托《我是“和美小歌手”》校本课程,开展每周一歌、课前3分钟班班有歌声活动,利用大课间进行足球基本技能技巧训练,提高足球活动普及率;利用周一、周二午间自习10分钟实施经典诵读;利用午自习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普及书法教学。通过引领学生追求美,让传统文化能够融入校园并深入人心。学生从参与大课间、课前活动中获得德育、体育、传统文化、艺术等的外延渗透教育,让自己的闲余时间更为充盈,在不断悦情悦性、熏陶感染中,不断挖掘学生兴趣的潜能,用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以新时代青少年的崭新姿态迎接朝阳。

三、开好第二课堂,打造和美特色品牌

形成特色的和美文化校园,必然要发掘学校独特的特色,并形成品牌。因此在坚守住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校本开发还需要就一些实践活动进行规划与实施。通过利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素质不断提升。如,利用二课(社区、少年宫活动)统筹安排校本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周一至周五上午7:30—8:00时间段、二课(社区、少年宫活动),抓好“和美之声”童声合唱团日常训练;二课(社区、少年宫活动),抓好校足球队和后备队的日常训练,校内教练负责日常训练,专业球员担任校队指导进行赛前训练;寒暑假开展足球夏令营活动,通过集中封闭式训练,提升足球运动的兴趣,提高足球运动技术;二课(社区、少年宫活动)以校本教材《经典伴我成长》为内容开展诵读;二课(社区、少年宫活动),以书法校本课程和《书法练习指导》为内容,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爱好,提高书写技能,提升书法鉴赏水平。学生参与特色活动,其兴趣特长被不断挖掘和发挥,和美文化特色更为鲜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师生的健康身心和修养情操,提高他们审美的意识、能力、情趣。

此外,合理利用节日课程,渗透和美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以校园艺术节、校园歌曲争霸赛、班级足球联赛等节日课程为载体和契机,全面实践和展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发挥和美特色辐射作用,将各种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素养。就比如说科技月活动,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从而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学习内容,爱上科学,领略科学之美,逐渐形成具有学校和美特色的系列科技教育活动,最终形成科技教育校本教材。

总之,基于“和美文化”的内涵,构建适宜学校学生需求,体现教师特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为了使得学生走向“合格+特长”;教师走向“专业化+研究型”;学校走向“特色+品牌”,努力提升师生的修养情操与审美境界,真正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益心、以美健体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文霞,“养正”文化内涵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探析[J].亚太教育,2016(4).

[2]宋璞玉,“和美”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