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会说

2020-12-17梁梅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小学数学课堂

梁梅霞

摘 要:对于教师来说,其语言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会说,也就是说科学、灵活以及具有艺术性地进行语言运用,顺利地传递数学知识。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接受数学知识,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及节奏,并就相关的数学问题形成师生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身特点及其需要,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而教师顺利教学,必然需要借助语言将各种思想表露出来,有所想法的时候也会通过语言来表达,可见语言就是思维的一个外殼。在这里我们着重就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会说,也就是说科学、灵活以及具有艺术性的进行语言运用,顺利地传递数学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其语言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身特点及其需要,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真正地促使学生获得技能以及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发展。

一、数学语言运用中要具有学科特点

数学是学好数理化的一个基础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能奠定基础。数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其科学性很强,需要教师具有严密且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运用不仅要求正确,同时还要经得起逻辑的推敲,符合科学定论。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的语言体现科学性,才能正确地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性。在一些数学教学中,我们会听到有教师这样叙述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那就是“颠倒相乘”,这一说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而课本中的描述是极富科学性的:“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这是科学表述正确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当然也有些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不科学,同时严谨度不够。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是某位教师对三角形下的定义,这是不科学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于其不科学、不严谨的语言表述,自然会看到这句话中存在问题,如果单单是由三条边组成,也有可能这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条不相交的直线。这样的表达容易误导学生,偏离正确的理解轨道。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以情唤情

对于教师来说,其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效果绝大多数是借助语言的合理运用来促成的。那么这样的语言,首先必须富含情感,让学生一听既能够体会到教师富有生气的语言,又能感受蕴含其中的真挚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能够让学生的听觉感官体验到美妙,内心唤起同样的情感。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语言的运用就需要生动、优美,数学教学虽然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数学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当教师能够将其富有感染力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情唤情,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被吸引以及心灵触及之下,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参与操作,投入思考以及探究问题之中。比如说在导入环节,语言就要做到既有趣味也有新意,既有内涵也有情感,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下子被吸引。在教学10的加减法的时候,有教师就是这样利用富含充沛情感的语言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玩游戏。在今天这堂课上,咱们就在游戏中学数学,咱们一起长知识好不好呢?”教师笑容满面、热情欢快的语气,让小学生立刻有了兴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拍拍手,玩一玩10的组成。老师要拍的是9,我会按照节奏拍手9次,你们节奏拍1次,并说出:9和1合成10。看谁拍得对,看谁说得准。”小学生一听这样的游戏非常有趣,其参与游戏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童言童语也充满了俏皮以及热烈的情感,学生一下子充满了表现欲望。而这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发挥出其应有功效。

三、数学语言运用要体现启发性

对于教师的教学,其目的就是能够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怎样去学习以及如何去思考、分析、探究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这就需要借助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通过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步步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法则以及原理形成过程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语言要含蓄,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的问要做到精问、精准、精讲,而不是一连串的问题不停,要让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受到启发。当然,教师通过语言的运用对学生进行启发的时候,必然要提前做好对学生思维的启发,采用何种启发方式以及启发的具体内容,由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他的认知水平来决定。教师一边需要用语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一边还需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能够逐渐地走向正确的思路,学会对新旧知识点进行链接,迁移应用。当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还会进行讨论交流以及发表个人见解,不仅教学氛围被激活了,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体现其发散性以及灵活性。

当然,在数学课堂上,就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及时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闪光点,给予表扬以及鼓励的语言,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身心愉悦,获得共同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玉洁.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研究[J].教书育人,2020(1).

[2]龚红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20(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