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20-12-17宋明军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

宋明军

摘 要:作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写作情况一直问题重重,情况不容乐观。对此,尝试从“语用”理念下探讨小学习作教学策略,借以突破习作教学这个语文教学中的难题。

关键词:“语用”理念;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用”即指语言文字运用,而“语用”理念则是指把语言文字当做语文课程的立足点,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将其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语言文字不光是我们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还是我们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习作目标,帮助他们在写作教学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当前我们大家值得思考的首要问题。对此,对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在“语用”理念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拓展他们的写作视野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生活引路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因此,语文课堂应当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将习作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锻炼写作,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效果。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非智力因素对他们所学习的材料非常重要。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挖掘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习作资料,在此基础上培育他们的习作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生写作“民间故事”这类作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笔者先是引导班级学生阅读《牛郎织女》这篇文章,鼓励他们在阅读时,了解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领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思考与《牛郎织女》相似的民间故事,并且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进行分门别类,并学习作者讲述民间故事时的叙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还促使他们直接获得了写作文的经验,从而为其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二、阅读引路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多样的,教师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可以使他们领悟文字的非凡魅力,为他们后续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步树立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观。形象地说,阅读和写作就如同我们的双腿,只有先学会走路,才能保证身体的平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超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文本中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表达主人公的所想所感,将“宋人”对意外收获的心存侥幸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当然,教师在这个环节,应将“语用”理念贯穿到整个写作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可以从词语、标点的运用,到文章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又可以将读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相得益彰。

三、随笔引路

“语用”的基本目标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高级形式便涵盖写作,但对小学生而言,在写作中如何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等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这个环节,如果还是为学生布置一些硬性的任务,那么,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势必会下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就可以借助随笔自主性和自由性较强的特点,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体现出来。当然,在该环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写作时要写得“真”,抒发情感也要“真”,杜绝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情感抒发留一块“自由地”,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教师在该环节,还应引导学生,随笔绝对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优势,自觉主动地进行随笔式练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随笔中始终保持对作文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四、遵循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性的,科学地遵循这个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文字能力训练,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习作教学。

在第一学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字词的积累,积累要注意趣味性,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和积累词语,在语文课堂上了解学习和运用标点符号。写话训练也以兴趣为主,鼓励孩子敢于说话,并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写话。

到了第二学段,在能够把简单的话说清楚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就要着力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积累未曾谋面的句式,学习多样化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尝试模仿。

而第三学段的作文,则要求内容具体,分段表述,感情真实,尤其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会积累习作素材。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堂,重点就是学习如何具体叙述,如何抒发真情实感,如何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用”理念下开展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将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对作文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中。当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唯有如此才能在作文教学时,教授学生更为专业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写作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何捷.语用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新定位[J].语文建设,2019(14):21-26.

[2]郑凤姐.“语用”为小学语文课堂的“聚光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48.

[3]吴燕梅.“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3):29-30.

編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