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策略
2020-12-17郭振英
郭振英
摘 要: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最看重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使用知识进行质疑,激励学生由最初的“不敢问”到“勇于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质疑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敢于并且善于对复杂的问题提出质疑,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参与程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质疑;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提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发展情况,重点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抓紧学习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存在诸多误区
1.主体的失落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会表现得更为活跃,但可惜的是,学生只会说,不会倾听,而且教师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智慧,这就导致学生自主质疑变得较为肤浅。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产生怀疑的想法,只是由于教师的要求,从而导致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出现缺失问题,浪费了学生的灵性以及潜能,至于动态生成的精彩更无从谈起。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却没有对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虽然部分学生喜欢思考,勇于质疑,但是课堂并没有为他们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而且没有将文本与学生进行有机结合,因此,学生便无法展示智慧的光芒。
3.不能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
我们教师通常只理解了部分评价的目的,在评价时只关注到对结果的评价,而对于过程的评价则选择了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善于动脑积极创新的学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表扬与激励,他们积极质疑与思考的精神没有得到真正的赞美,缺乏教师的引导,因此质疑就没有动力坚持。
4.思维迷茫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为认知的初级阶段,但是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即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考也往往只体现在问题的表面,而且不会提出问题。即使小学生提出问题,大部分问题也都是对表面疑问进行提问,问题无法深入文章的中心与文字的本质。上述原因也是造成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原因之一。
5.动机不强
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及主体参与后,便可以进行提问,但是这种提问必须以学生喜爱该学科为基础,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教学较为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于学习逐渐丧失了兴趣,在课上也无法充分活跃思维,这样便会对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有效质疑举措
1.为学生质疑营造良好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是主人的角色,教师必须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都可以学习、都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是配角,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者,保证教师为学生服务。这便是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教师要保证通过自己的指导,帮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提问,并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或者师生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保持亲切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意见表示尊重,通过积极的引导与鼓励,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提问,帮助学生养成爱质疑、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小小的船》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板书的课题思考问题。学生就会考虑:船究竟有多小?船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称它为小小的船?它的材质是什么?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表扬,称他们问题提得非常棒,而且非常爱动脑筋。接下来便和同学们说,如果要弄清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一同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很快一些学生便在课文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最后,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提问,有时间与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将自己的疑问记在练习本上,上课时进行提问;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学生在下课时间也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这就保证学生具有提问的机会,增加提问的兴趣。经过时间的积累,学生便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2.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学会质疑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初始阶段,教师需要认真设计提问,激发学生讨论思考的兴趣,使其产生一种爱提问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讲述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向学生讲述整个思维过程,为学生做出参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通常将其称为疑问,在感知过程中疑问便是一种阻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提问。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课文过程中,通常会以课题为中心提出问题;然而高年级学生则会寻找文章中的重点对其进行提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方式,还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提问能力。例如,小学生年龄较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提问时无法针对重点进行提问。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方法,如如何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如何针对难点进行提问等。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好示范工作,坚持进行练习,最终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教导学生如何紧抓题眼进行提问,简单来说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进行提问。例如在《中秋节的晚上》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看着题目可以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是晚上的事情。但写的是哪一晚的事?有的學生说是中秋节那晚。这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思考:中秋节的夜晚与平时的夜晚有什么区别?大家在中秋节的夜晚会干什么呢?这才是文章的中心。又比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老师设置问题:大家看到文章的题目会想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回答:我们通过题目可以知道是一个介绍伟大友谊的事。老师便会问到:大家知道课文中所讲的是哪些人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友谊?此时学生所提的问题便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分试验田》一课,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课文中只用了一分田进行实验呢?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便会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其次,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提问,有利于增加教学深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例如在《田忌赛马》一课中,大部分教师在讲课时只对赛马的两种结果进行了讲述。但是一些学生便提出了一个具有价值的问题,赛马可能会有第3种结局,如果齐威王在进行第2场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了孙膑的策略,就可以及时调整战术,利用下等马去应战田忌的上等马,这样最终的胜者就变成了齐威王。
4.呈现动态的结构让课堂的质疑具有价值
不同的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由于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生活经验,教师的质疑容易改变学生的思维,导致在课堂中出现假性质疑,最终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学生只有在配合别人的行动并对其进行质疑时,才可以体现思维的创造性。由此可见,课堂一定要保持一种动态结构,教师的作用重点表现在引导方面,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亲自实践。有一位教师在讲述《蜜蜂》一课的最后阶段,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带走20只蜜蜂只回来17只,另外的3只在哪里?法布尔竟然没有提到它们,我觉得它们可能已经迷路了,因此我认为法布尔所做的实验可能是错误的。这时老师有些茫然,这种情况该怎么引导学生?一种是直接引导,时间短;另一种则是要求学生进行互相讨论,通过讨论分析这个问题。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这位教师选择了第二种,事实表明,学生具有充足的活力,学生在接到问题的一瞬间便迸发了智慧的火花,这便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动态美。如果随意解决了孩子的问题,那么就无法产生如此精彩的过程。只有重视细节,才可以保证教学中充满智慧,挥洒人性的光辉,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质,发现学生的童心并且不断开拓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发现与质疑,建立了相应的文本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这便是相应的动态课程资源,因此,老师必须耐心引导学生。
无论是强迫学生改变自己的思想或让学生尊重自己的想法都不可行,教师要保证以尊重教材并且保证学生个性为基础,在教材之上进行质疑,适当超越教材,以此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因此,教师在进行引导时需要深入文本内容,对于文本的本质進行深入思考与挖掘,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进行师生间的讨论与质疑,使学生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一名教师在《鸟的天堂》第3节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名学生的提问:小鸟一般都是早晨飞出去,傍晚飞回来,但是作者第2次经过时间为早晨,为什么会遇到群鸟纷飞的情况?这个问题提出后,班级里瞬间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展开讨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利用了学生的提问,为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帮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动态课程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并沟通感情的过程,学生完成了自我提升。所以静态文本通过质疑变得更加有效,内容也逐渐延伸,表现出更多的活力。
总的来说,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内容科学地提出质疑方面,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质疑平台,营造质疑氛围,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对学生质疑能力方面的练习,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质疑中的想法上。在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时,对文章作者的情感波动以及写作能力进行分析,在课堂上勇于提问、积极发言,都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而且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质疑的五大方法[J].学周刊,2017(23):44-45.
[2]尹守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86.
[3]陈桂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J].教师,2015(12):37.
[4]杨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1(S1):8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