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17令晓彬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

令晓彬

摘 要:重视信息化教育、关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是教育领域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广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量;要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通过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高效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中小学;应用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由我国教育部发布,这一举措旨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重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关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是教育领域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对基础条件薄弱、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更要加大关注力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把“校校通”“班班通”科学地利用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只有学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认真钻研,细致备课,反复磨课,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弥补教育思想和方法上的不足。

一、應用现状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是教育部于2013年9月份印发的,其中明确要求对所有的教学点实现数字资源的全面覆盖,尤其要对农村的中小学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强建设和投入,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物尽其用,同时还要建立公共服务机构,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配,对教师也需加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但即便如此,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校的现代教育设备落后、现代教学资源不足,不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广大教师还不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有的老师虽运用了现代教育手段,但与课程融合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等,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思变

一个事物、一个思想存在历史的长短影响着它的改变。教育这一行业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延续下来的,很多教育思想更是影响至深。大部分老师虽然接受了专业知识培训,学习了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而没有改变,并且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同时,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成绩高度重视,评优选先,绩效考核均以学生成绩为依据,致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等新事物不能静心深入学习,不能对教育方式进行突破,也不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上,还只是停留在幻灯的放映和现成课件的运用上,学校仅有的白板等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被动的机械使用阶段。

(二)知识更新慢、储备量不足

近年来,我校乃至我县学生人数急剧减少。由于受部门编制的影响,每年只能补充少量的大学毕业生到教育岗位,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是较为薄弱。教师虽然紧跟时代步伐,在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中积极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但还是由于对信息技术等新知识接受比较慢,对现代教育手段不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了。

二、应对措施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与互联网、信息化密不可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便利化、高效化,将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工变得“津津有味”,通过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手段的最优化。以下从三方面探究如何解决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难题。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先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分批次去教学先进学校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名师来学校开展信息技术知识讲座,使教师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而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二)与学科内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校通”“班班通”等设备,结合网络资源备课、磨课,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图文并茂、直观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能够更加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拓宽知识面。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后,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将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起来,开创一种适合本校、本班、本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受条件限制,没有投影,也没有多媒体,更没有现代化的课件资料等资源,唯一可用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课本和黑板,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学手段多元化和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通过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将书本变为有声、有形、有色的“知识玩具”,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到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主动探究新知,合作发现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结语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创新思想和勇气,转变观念,积极运用现代教育资源,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努力改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的落后面貌,实现城乡教育全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广学.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5(7).

[2]张亚雄.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教育革新,2011(5):77-78.

[3]刘利春.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19(2):55.

[4]朱珊珊.浅析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基于基础教育新课改[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1).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DX[2019]GHB179。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