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先队培养队员文明素养的方法研究

2020-12-17李丽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少先队

李丽勤

摘 要 文明素养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之一,少先队在培养少先队员文明素养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本文从体验式培养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的概念与特征作为切入点,结合在实际教学之中所遇到的德育教学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培养少先队员文明素养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更大的发挥少先队的德育属性,培养出更加具有文明素养的祖国花朵。

关键词 少先队 文明素养 小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培养少先队员的文明素养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使命,是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表征。而少先队员文明素养的培养方式较为多元化,根据全体少先队辅导员多年以来的研究和演进,逐步形成了以“体验为主,活动展现”为核心的文明素养培养方法。

1体验式培养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的概念与特征

1.1体验式培养

少先队员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依赖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时,教师与辅导员会依照少年儿童独有的身心状况与思考模式,配合科学的教学培养方法,对少先队员的言行举止进行培养和纠正。在这种工作状况下,德育教学与文明素养的培养与研究大多数依赖于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之中的实践体验,体验式培养就是通过在实践教学之中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改变当前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跃进式的德育效果。在体验式培养之中,少先队辅导员与教师们主动地展开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套健全的行为逻辑。

1.2主题活动培养

主题活动是少先队进行实践培养的重要组成方式,主题活动可以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从理论上,要精深细化对于少先队员德育、美育、智育等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体系,让健全的理论结构指导主题活动的建设与培养。从实践中,通过完善的培养教学,结合少先队员在主题活动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少先队员通过主题活动增强自身的文明素质,完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主题活动是一种主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从而辨证的完善自身的一种重要培养方式。

2少先队德育教育实行中的现状与特点

2.1关心少先队员的个人需求

在教学实践之中,有经验的教师与辅导员都会发现,少先队德育教育培养中,少先队员的集体需求与整个少先队的个人需求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当开展集体活动、集体培养的时间越长,其德育收效增长越少。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面对着现在过于火热的竞争环境,德育教育和集体培养却明显的有些难以跟上时代进展的步伐。少先队主题活动大多具有着鲜明的普适性,有着超脱时代的优秀核心,但是却在表达方式上难以高效。辅导员等教育者应当深入到少先队员的日常生活之中去,将长时间、综合化的集体活动改造成为短时间、碎片化的集体活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通过对少先队员个人需求的探寻,设计出带有强烈针对性的活动方式,从而逐步完善成为能够兼顾沟通交流、习惯培养于一身的感知性主题活动,而并非盲目照搬优秀的活动形式。

2.2活动强调过程与成效

少先队的主题活动是一种以集体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的综合性德育基础课程,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并有教师与辅导员从中设计组织。当前形势下,少先队主题活动不可避免的向着课堂教学进行转移,由于未成年人进行集体活动需要教师与辅导员时刻保护与引导,所以积极地引导少先队员参与到活动之中,保障丰富多彩,思想健全的活动能够达成相应的文明素质培养效果,从而重点地展现出少先队多元化主题活动之中的德育属性。

3培养少先队员文明素养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3.1少先队辅导员需要针对性教学培养

少先队员由于心智尚未健全成熟,在成长过程之中需要接收教师与少先队辅导员的科学教育。少先队辅导员需要带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需要拥有完整掌握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能力,还需要能够明确的将不同阶段的主题活动尽量与课堂教学活动相互契合,与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一起完善出较为丰富的主题活动。同时需要能够掌握少先队员的家庭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学习的环境,真正的让少先队员成为整个校园的小主人翁。在實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例如在进行到四则运算的数学教学时,少先队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模拟集市”等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们熟悉市场规则,完善价值观与金钱观,在让学生们复习四则运算的同时,能够同时完善低年级学生的价值体系并映射到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思想需要系统化的接受教学,与少年儿童长期接触需要超乎寻常的包容与耐心,对于少先队员的活动总结与分析也需要专业性的指导。从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更多的辅导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化提升,从职业培养之中打破一贯以来的思维定式,科学的使用合理手段让文明素质的培养有所成效。在处理少先队员的问题时,要更多的成为一名积极的良师益友,与少先队员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3.2促使少先队员积极参与主题活动

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颖的教学理念,让少先队员从一个相对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一个相对主动的探索者。举例来说,同样是一个学雷锋的活动,传统的活动方式大多是教师或辅导员将雷锋同志的事迹与精神进行讲解,与寻常上课并无区别;但是以体验式的教学来讲,现在大多采用“雷锋事迹演讲会”“雷锋事迹手抄报评比”的模式,让学生分成一个个的演讲小组,让学生自我搜集关于雷锋同志的事迹,将其总结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演讲或者手抄报,并且进行集中演讲或集中评比。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主动的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之中,通过自主的资料搜集,加深体验进而完成自主学习的培养过程。同样的,在主题活动的设计阶段也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进行活动方案设计,让主题活动更多的融入学生个人的思考和创作。让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活动从而逐步的认识到自身的思考与学习有哪些问题与不足,并将自身的文明素质引导向正确的道路之中去。除此之外,辅导员也需要在活动之中引导少先队员正确的认识社会,直视社会之中的各种不良现象,让少先队员能够将自身优秀的品质带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并丰富在实际生活学习之中的情感体验。

3.3营造文明素质重点培养的教学环境

学校是全体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最一线场所,当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德育教学氛围能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自主学习的气氛时,学校就会成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最好帮手,充分的发挥出少先队的组织优势。而在实际教学之中,学校的环境与少先队的主题活动和学校总体的德育教学计划带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协作能够强化学校德育教学的总体水平。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之中,首先需要正确的认识主题活动与德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进行“学雷锋月”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之中,德育是整个主题活动体系的最终目标,即让学生们养成一个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而主题活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则是要让学生们以一种相对平滑的接收曲线,逐步的接受德育教育。将形式与内涵进行充分的结合,还需要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的意识到文明素质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的内涵精深、形式丰富,从而更好的发挥少先队的組织特性,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发挥主题活动之中本能蕴含的优势,让活动弥补课堂教学本质上的不足,让少先队员能够更为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之中,进一步的完善其内部优势,弥平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存在的教学缺失。通过在活动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从而让少先队员们成为优秀的学生,进一步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

3.4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永远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有着永恒的影响,所以在文明素质的培养之中,家庭教育的功效与作用需要更为稳定且充分的发挥。少先队的辅导员能够主动的与部分家长进行沟通会谈,进而促使其接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主题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环境之中逐步培养其实践能力,转变其创新精神,从家庭的角度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4结语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学校、社会、家庭缺一不可。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文化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让以文明素质为首的德育教育被挤压了教学活动的空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有所缺失。少先队能够在小学生德育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在文明素养的培育方面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梅丽艳.小学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05.

[2] 李跃.小学少先队活动课学习活动设计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05-106.

[3] 汪华.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德育价值探讨[A].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363-365.

[4] 陈卫刚,任进.农村学校少先队员德育工作的创新阐释——以孝德教育为例[J].华夏教师,2019(29):87-88.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少先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时“课”准备: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的创意与组织
让光荣感与少先队同行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小学德育教育中关注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意义论述
浅谈如何对新时期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