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及关键风险致因与防控策略

2020-12-17张传昌杨献南杨铁黎郑一婷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张传昌 杨献南 杨铁黎 郑一婷

摘    要:主要運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列表排序法及灰色系统差异信息法构建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中筛选出了17个重要指标和2个关键风险指标。研究发现,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是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中面临的关键风险。对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的致因进行分析认为,导致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主体之间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晰;观众数量有所下降,有待加强广告宣传,提高观众和企业的认可度;排球俱乐部多数广告平台的受众覆盖面小,制约了其商业化运营;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排球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营。导致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基数减少,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面临无材可选;部分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全面,岗位培训次数较少;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不足,“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度大;体教融合不充分也制约了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策略,以期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防控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中国排球协会;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职业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运营风险

中图分类号:G 80-05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list sorting method and gray system difference information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operatio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 Volleyball Super League, and selects 17 important indexes and 2 key risk index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isk of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volleyball clubs and the risk of high-level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are the key risks faced by the current operation of China Volleyball Super Leag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risks in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volleyball clubs and the risks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and holds that the main causes include: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subjects of volleyball clubs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the number of audiences has declined, and the recognition of audiences and enterprise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audience coverage of most advertising platforms of volleyball clubs is small, which restricts their commercial operation; the lack of sport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alents restricts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volleyball clubs.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risk of training high level reserve talents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include: the base number of high level reserve tal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volleyball is decreasing, the high level reserve talent of Chinese Volleyball Super League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no talents to choose;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training high level reserve talent coach of the basic skills are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and job training times are comparatively few; the funds for training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of competitive volleyball are insufficient,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base of volleyball to attract social capital investment; the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restricts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young reserve tal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volleyball.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high-level reserve talents training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in order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operation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na Volleyball Super League.

Keywords:chinese volleyball association; china volleyball super league;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training of high level reserve talents; volleyball club; commercial operation; operational risk

“中國排球超级联赛”是我国水平最高的排球职业赛事,“女排精神”更是被中国人视为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风险评估及防控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中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是指联赛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联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及运营主体对联赛外部环境的认知程度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有学者对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理论[1-3]。还有相关研究则是以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4-10],包括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预警模型、奥运会的运营风险、主办奥运会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单项体育赛事的风险进行了研究[11-13],例如,马拉松赛事等。外国学者较侧重体育赛事的赞助风险[14]、营销风险[15]及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16-17]的研究。综上所述,少有学者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风险进行研究。

为加快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于2018年底印发并实施,其中提出:积极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冰球、围棋等职业联赛[18]。而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全国体育竞赛活动停止,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足球超级联赛及刚开赛的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等一系列职业体育赛事均被迫中断。本研究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而中断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为切入点,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对其运营风险进行研究,构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期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1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的分类从21世纪初就已有学者展开了研究,但到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多数学者是根据自身研究需要进行分类,例如,有学者以体育赛事中风险发生的阶段为标准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分类[19-21],有学者是按体育赛事组成要素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分类[22-23],还有学者是按照风险属性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分类[24-25]。总之,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会形成不同的体育赛事风险分类标准,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分类的标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体系[9]。本研究认为,对于某一运动项目职业联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既要包括对相关人员、资金和设施方面的风险评估,又要包括对职业联赛运营外部环境和运动项目特征方面的风险评估。因此,本研究在分析相关学者关于体育赛事风险分类的研究及职业体育联赛风险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了本文构建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体系的各级指标,形成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1.1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筛选方法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因素的筛选采用了德尔菲法,专家调查问卷是根据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的特征,以历届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和其他国家排球赛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为基础,参考已有的关于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管理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编制而成。1)访谈对象。本研究共选取专家13人,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相关省市体育局负责人、中国排球协会相关负责人、体育产业和排球方面的专家。2)为检测问卷效度,在专家访谈阶段,首先通过与专家的深入交流,使专家了解本研究的目的。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笔者还对专家调查问卷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变异系数和专家协调系数及?字2检验进行了分析。①积极系数。以专家调查问卷的回收数量与发放数量的比值作为专家调查问卷的积极系数,专家调查问卷回收率越高则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度越高,2次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6%和90.9%。②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由熟悉本研究的程度和判断依据组成,经问卷调查发现,所选专家的权威程度符合研究需要。③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衡量文献资料中各观测变量变异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C),计算结果发现,2轮数据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25,可以认为本研究所得数据符合指标筛选的统计学标准。④2轮的协调系数及?字2检验,P值均小于0.05,专家意见较为协调一致。总之,通过对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中各专家提出的建议,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体系。

1.2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本研究中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共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的筛选与修改、指标再修改与确定,以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1.3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分析

本研究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取在职业体育联赛运营风险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体育赛事运营人员和该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共10人对本研究构建的指标进行权重打分。主要包括4个步骤: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构建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由专家对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本研究选用了1~9比例标度对各个风险指标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通过计算得出各级指标对应的权重,一级指标表示为A,二级指标表示为B,三级指标表示为C,见表1。

2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本研究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的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帕累托分析,从45个三级指标中选取了17个指标作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量表的指标。在保证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的有效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对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坐标图法、压力测试法、模糊评价法及列表排序法进行反复比较后,本研究采用了列表排序法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风险进行评估。由专家采用5级评分方式(见表2)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后果严重性(S)和风险可控性(Ck)进行逐项打分,通过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的大小,然后将以上3个变量的分值相乘,得出不同风险的风险量,根据风险量的大小进行排序,风险量越大说明风险越大。风险量(R)的计算公式如下。

R =P·S·Ck                      (1)

访谈的30位专家分别对排球项目管理、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排球俱乐部管理及职业体育联赛运营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中风险评估指标的可靠性,将专家评价得分的平均数换算成百分制并进行排序,排在前几位的运营风险分别是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本文中的“排球俱乐部”均指中国排球协会的会员排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联赛竞争失衡风险、中国排球协会决策风险、运营商运营风险、省市体育局管理风险、赞助资金减少风险、排球俱乐部运转机制风险、赞助商数量减少风险、赛事IP销售风险、球迷数量减少风险、联赛体制束缚加剧风险、赞助商赞助资金风险、门票销售风险、相关法律与法规滞后风险、媒体宣传风险和隔网对抗风险,得分分别为87.00、82.67、69.13、67.93、67.13、66.60、66.13、65.80、64.47、61.93、61.27、48.00、46.33、44.87、42.93、41.73和40.47。

对构建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各指标的风险量变化的斜率进行了分析,斜率相近的序列点可视为同一类的区段组序列[26]。经灰色系统差异信息法处理后得到图3,由图3曲线的斜率变化可见,风险量排序前2位的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的差异信息增量维度斜率明显较高,差异信息增量数值高于之后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竞争失衡风险、中国排球协会决策风险等15项指标,由此可见,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是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面临的关键风险,其余风险为非关键风险,本文暂不讨论。

3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关键风险致因分析

3.1  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致因

3.1.1  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主体之间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晰

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主体包括中国排球协会、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各省市体育局、排球俱乐部及运营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各运营主体间权责划分需进一步明晰,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中国排球协会与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之间的权责需进一步明晰。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的负责人主要是由中国排球协会的负责人担任,中国排球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重大事务的管理上,主要由中国排球协会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双方在权责方面有待进一步明晰。另一方面,排球俱乐部与各省市体育局的权责也有待进一步明晰。目前,中国排球协会的各排球俱乐部的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编制归属于各省市体育局,各省市体育局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排球协会的排球俱乐部的运营具有决策权。根据笔者访谈得知,以当前我国女排超级联赛排名较前的A俱乐部为例,X省体育局在A俱乐部中所占股权为50%、冠名赞助商在A俱乐部中占股权为40%、Y市体育局在A俱乐部中占股权为10%,X省体育局和Y市体育局共在A俱乐部中占股权60%。

3.1.2  观众数量有所下降,观众和企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在“三大球”体育赛事中,无论从球迷数量来说,还是从门票销售数量而言,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都稍逊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首先,对中国排球协会公布的近10届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场均观众数量[27]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现场观看联赛的观众数量有所下降,收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转播的觀众数量也有所减少。其次,通过查阅中国排球协会网站[28]获知,在2017—2018赛季,男排俱乐部冠名赞助商数量相较上个赛季有所下降,参赛的冠名俱乐部不足8成。女排俱乐部冠名赞助商在2017—2018赛季的赞助虽然较为稳定,但在2018—2019赛季,冠名赞助商数量明显下降,降至上个赛季赞助商总数的约79%。最后,从“三大球”职业联赛在CCTV5频道的广告刊例价格来看,以比赛期间5 s的广告价格为例,“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为16万元/次,“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为13万元/次,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价格仅为6万元/次[29]。从排球俱乐部冠名赞助和CCTV5频道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比赛期间5 s广告的价格这2个体现企业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认可程度的指标来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应进一步加大吸引企业赞助的力度,提高观众和企业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认可度。

3.1.3  排球俱乐部多数广告平台的受众覆盖面小,制约了其商业化运营

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方式是通过排球俱乐部形成的广告平台资源创造经济效益,排球俱乐部具有一定覆盖面的优质广告平台资源是开展商业化运营的前提。从2018—2019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赞助招商权分配情况来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占有中国排球协会的大部分广告赞助资源。排球俱乐部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在广告源方面的悬殊较大,一方面,从招商权来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赞助招商权共23项,其中: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有16项,占赞助招商权总数的69.6%;排球俱乐部仅有7项赞助招商权,分别是球队冠名权、比赛服装平面广告招商权(限制使用)、比赛用车车身等自主产品外包装平面广告招商权、赛场LED平面广告招商权(限制使用)、地面平面广告招商权(限制使用)、门票背面平面广告招商权及比赛场馆外巨幅平面广告招商权。另一方面,从商业化运营资源来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最具商业化运营条件的资源大部分产权归于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例如:比赛服装平面广告、饮用水外包装平面广告和LED平面广告等;而排球俱乐部具有的商业化运营条件的广告资源首先是球队冠名权,其次是赛场LED平面广告招商权和地面平面广告招商权。而其他4项招商权市值较小,包括比赛服装平面广告、比赛用车车身等自主产品外包装平面广告、门票背面平面广告及比赛场馆外巨幅平面广告。通过对个别排球俱乐部负责人的访谈可知,目前,排球俱乐部所具有的能够吸引广告赞助的招商权仅有“球队冠名”这一项,排球俱乐部多数广告平台的受众覆盖面小,从而制约了排球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营。

3.1.4  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排球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营

通过对2018—2019赛季中国男排俱乐部商业化运营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参加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的各个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工作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1~2人居多,且均为兼职,有管理学学历背景的商业化运营工作人员不足3成。通过访谈发现,目前,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赞助招商程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在笔者访谈中,某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负责人提到,目前其所在排球俱乐部还没有商业推广的范本。由此可知,目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营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匮乏是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参加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小型的系统工程,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排球俱乐部自身的资源优势,还要熟知市场营销、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当前,我国竞技排球方面的服务人才主要依靠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院或者专业性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来培养,而这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对职业体育联赛的运营较为生疏,从而使得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会员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不能充分满足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要求。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重要因素。

3.2  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致因

3.2.1  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基数减少,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面临无材可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竞技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的选材基数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竞技体校发展呈萎缩态势,竞技体校招生难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瓶颈。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一直由竞技体校采取“三集中”模式培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竞技体育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要求。笔者对“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主教练访谈时发现,接近48%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年后备人才培养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无材可选,仅有的一部分优秀的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却从事了其他体育项目的训练。笔者认为以上有3个原因:1)对于符合竞技排球选材条件的青少年,其家长多数不主张其通过参加竞技排球训练进入职业排球队,从而使得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基数不足。2)在当前全运会、省运会的举办机制背景下,许多省市将有限的经费和人才投入到了传统优势项目,这也使全国各地参加竞技排球训练的青年人数有所下降。3)排球运动职业化、市场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一些优秀的职业排球运动员转向了从事其他体育项目,从而导致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高水平青年后备人才出现了无材可选的局面。

3.2.2  部分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全面,岗位培训次数较少

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多方面保障的过程。笔者通过调查得知,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才率“一般”或“较低”,这一比例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总体成才率偏低的状况[30]。笔者认为,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成才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教练员:1)部分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全面。职业排球队的教练员是排球运动训练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一名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优秀教练员不仅要掌握排球运动技术和最新的执教理念,还要有较丰富的职业排球队管理经验。目前,我国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大部分运动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教练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全面,例如,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曾对参加全国男排高水平后备人才集训的全体教练员进行基本技能测评,测评内容包括4项:单手敲网前球、双手抛调整球、打两侧防守球和发定点球,技能测评结果显示,参评的教练员4项测评总分(百分制)最高分为72.5分、最低分为30分[31],由此可见,一部分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的基本技能还有待提高。2)培养競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岗位培训较少。岗位培训是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更新知识与学习新技能的重要途径,笔者经调查得知,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或各种其他培训的次数较少。

3.2.3  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不足,“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度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逐渐多元,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将不再只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资金投入上,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和企业赞助仍然较少。除了每年各省市体育局的专项拨款和各省市教育局针对“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定额拨款外,国家体育总局还会按照“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等级分别向各“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发放2~4万元不等的资金资助,该资金仅用于“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由于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周期长、资金投入回报率低,因此,吸引社会资本向“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投资的难度较大,这也是我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经费来源较为单一的原因[32]。

3.2.4  体教融合不充分制约了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当前,对职业排球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排球运动员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缺一不可,但是,我国竞技体校在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时往往更加重视排球运动技术训练。在师资配备方面,我国各级竞技体校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理论课教师缺编现象,排球教学设施陈旧及老化。在竞技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一般而言,竞技排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限,而竞技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如果只接受单一的排球技战术训练,忽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将直接影响其退役后的再就业。而体教充分融合不仅有利于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这已经成为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也将成为中国职业排球运动员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体教融合不充分对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及全面发展有制约作用。因此,在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深化体教融合亟待进一步推进。

4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关键风险防控策略

4.1  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防控策略

4.1.1  夯实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观众基础,深挖“中国女排精神”的社会价值

排球赛事在中国具有深厚的观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中国女排及“中国女排精神”曾经鼓舞了中国一代体育人。但是,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观众数量还较少。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要实现商业化运营,观众数量的不足将对其在排球竞赛表演市场的推广、商业化运营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以“中国女排精神”为切入点,从排球运动进校园抓起,夯实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观众基础。首先,将排球运动在中小学进行普及,对排球竞赛规则、排球竞赛技战术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选取适当内容进行体育课教学。此外,要完善中小学排球竞赛体系,将“小排球”作为少年儿童排球入门的用球,充分发挥排球竞赛趣味性强的特点,以激发少年儿童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其次,要重视引导在校大学生对排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排球竞赛活动来吸引一些在校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最后,将“中国女排精神”与中国女排超级联赛进行深度融合,将“中国女排精神”融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全过程,从对中国女排职业球队的管理,到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赛事精彩程度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中国女排精神”,使其融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定位中,从而逐步提升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的社会价值。

4.1.2  构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的新机制

首先,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排球协会需进一步明晰权责。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举办权和运营权均归属于中国排球协会,需进一步明晰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排球协会的权责。其次,各省市体育局与其所辖排球俱乐部之间也要明晰权责。目前,各个排球俱乐部与其所在省市体育局之间的隶属关系较为复杂,大部分排球俱乐部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归属于所在省市体育局,因此,排球俱乐部与所在省市体育局的权责也需进一步明晰。基于此,应构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的新机制(如图4所示),明晰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各主体的权责。即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从宏观层面对中国排球协会的发展进行监督指导;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运营权全部交由中国排球协会;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各类经营性事务交由相关中介企业经营,从而构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新机制。

4.1.3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适当向排球俱乐部配置广告源

从现阶段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广告源来看,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和排球俱乐部之间在广告源上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占有大部分广告源,排球俱乐部除了通过球队冠名权进行赞助招商以外,排球俱乐部具有的其他广告平台的受众面小、开发难度较大,这对排球俱乐部在商业化运营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排球俱乐部仅依靠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开展的主场赞助和竞赛奖金来维持运转,很难使其成为依靠排球竞赛表演市场运转的排球俱乐部。因此,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应对广告源制定新的配置方案,广告源过度集中于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将会制约排球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营。同时,中国排球协会要赋予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更充分的权利,由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对暂时无法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排球俱乐部进行兜底扶持。即中国排球协会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组委会对当前没有足够商业化运营资源的排球俱乐部进行扶持。

4.1.4  加强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人才的培养,防范人才匮乏风险

根据现阶段中国各个排球俱乐部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防控有短期方案和长期方案。短期方案为,以稳定排球俱乐部人员为主,对现有的具有一定广告源的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形成商业化运营推广范本。长期方案为,要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牵头通过“中国排球学院”这一平台,培养能够满足参与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管理与经营人才。由于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需要有具备商业化运营实践的人才来实现,而这方面的人才仅通过理论学习来培养较难实现,要构建“中国排球协会、排球俱乐部、高校”协同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即由中国排球协会牵头、排球俱乐部提供实习机会、高校以相关师资开展教学,形成“理论学习—实践—理论升华—再实践”的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人才培养模式。

4.2  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策略

4.2.1  扩充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基数,进一步提升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

排球俱乐部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材风险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防控。首先,扩充竞技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基数。仅依靠竞技体校开展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已无法满足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发展所需,当前的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材要通过体教融合来实现。即各省市竞技体校与该省市的普通中小学形成共建,由各省市的一些普通中小学成立排球队,由竞技体校提供高水平排球教练员和排球运动训练设施。其次,进一步提高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的科学性。加大对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研究人员、职业排球队的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最新的运动训练理念。建立“競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工作室”,配足与配齐研究人员,对重点培养的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训练进行追踪监测,并为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材与训练提供科学支撑。

4.2.2  进一步提升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技能评价机制

要加强引导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更新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进一步促进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目前,我国基层排球教练员大多是职业排球运动员退役后从事的教练员工作,参加的相关培训数量较少,排球教练员理论知识体系更新较为缓慢,对国际上最新的排球技战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促进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的基础上,要对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进行分级评定,实行基本技能等级评定机制,对不同技能等级的排球教练员实行不同的培训大纲,要细化到每一堂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切实提高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配备不同技能等级的排球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对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设置不同的技能评价机制,形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技能评价机制。

4.2.3  加大向社会力量募集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资金的力度

当前,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正在向社会化转型,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主体及培养目标包括:1)部分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学校排球队的竞赛成绩。2)各省市体育局。在全运会上争夺冠军,提高竞技排球竞赛成绩。3)部分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部分家庭。拓宽青少年升学或就业渠道。笔者根据调查发现,当前要将社会资本大量引进到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难度较大。社会资本投资的本质是投资回报率最大化,而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当前的商业化运营程度要吸引社会资本的大量投资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培养模式。在资金来源方面,加大向企业募集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资金的力度,由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或体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将企业赞助规范地引进“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构建社会资金募集机制和社会资金配置模式。

4.2.4  深化体教融合,全方位补齐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短板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33]。据此,笔者认为,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从3个方面深化体教融合。1)转变思路。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要从“国家封闭培养”向多元主体培养转变,即家庭、学校及社会力量[34]。将学校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定位为“竞技体育育人”。在学校培养过程中,要遵循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与成长规律,将排球运动技术的形成与育人进行融合。2)配齐师资。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要加强中小学排球教师的配备。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排球运动技术特别突出的青少年可实行“一生一策”,任课体育教师可单独制定有针对性的排球教学与运动训练措施,加强对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发现与培养。3)强化训练。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教练员要进一步科学地、合理地调整训练时间及训练内容,要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并遵循排球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来选择排球运动训练内容及运动负荷。

5    结束语

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和 45 个三级指标,并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三级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帕累托分析,选取了权重值排序较前的17个评估指标作为重要指标。研究发现,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排球俱乐部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风险按照风险量排序位列前2位,当前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的关键风险即此二者。本文对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的关键风险致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导致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主体之间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晰;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观众数量有所减少,观众和企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排球俱乐部多数广告平台的受众覆盖面小,制约了其商业化运营。导致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基数减少,排球俱乐部高水平后备人才面临无材可选;部分培养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的基本技能不够全面,岗位培训较少;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不足,“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度大;体教融合不充分制约了中国竞技排球高水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排球俱乐部商业化运营风险和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风险的防控策略,以期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运营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文云,熊晓正. 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5):18.

[2]  张大超,李敏. 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J]. 体育科学,2009,29(7):43.

[3]  FULLER C, DRAWER S.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sport [J]. Sports Medicine, 2004,34(6): 349.

[4]  朱华桂,吴超.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研究:以南京青奥会为例[J]. 体育与科学,2013,34(5):22.

[5]  梁华伟,原颜东,薛红卫.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体育赛事风险预警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8,34(16):85.

[6]  RUTTY M, SCOTT D, STEIGER R, et al. Weather risk management at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5, 18(10): 343.

[7]  REID H L. The political heritage of the olympic games: relevance, risks, and possible rewards[J]. Sport Ethics and Philosophy, 2012, 6(2): 108.

[8]  BOYLE P, HAGGERTY K D. Planning for the worst: risk, uncertainty and the olympic games[J]. Journal Sociol, 2012, 63(2):241.

[9]  蒲畢文,贾宏.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8,54(2):51.

[10]  THOMAS A B,陈书睿. 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风险管理:源自国外的观点[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4):6.

[11]  徐卫华,谢军.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风险管理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8.

[12]  刘华荣. 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13]  XU M , XU L. The explor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ssues for leisure sports[J].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4, 242(398): 1107.

[14]  TORRES R P. Risk management in sports sponsorship[J]. Springer Cham ,2015(675): 19.

[15]  BURTON R. Olympic games host city marketing: an exploration of expectations and outcomes[J].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2003, 12(1): 37. [16]  周战伟,吴贻刚,文静,等. 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运动风险管理机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4):77.

[17]  ROE M, MALONE S, BLAKE C, et al. A six stage operational framework for individualising injury risk management in sport[J]. Injury Epidemiology, 2017, 4(1): 26.

[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 (2018-12-21)[2020-03-04].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8-12/21/content_5350734.htm.

[19]  段菊芳.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学,2004.

[20]  孙星,邱菀华,唐葆君. 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模式探析[J]. 生产力研究,2005(11): 79.

[21]  黄海峰.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22]  张翠梅,周生旺,孙庆祝. WSR系统方法论下体育赛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6):134.

[23]  肖林鹏,叶庆晖.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5-18.

[24]  霍德利. 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49.

[25]  刘东波,姜立嘉,吕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3):8.

[26]  陈亮. 中、欧男子篮球队交锋过程进攻阶段性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45

[27]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EB/OL].(2020-10-29)[2020-03-04].  http://

www.volleychina.org/league/.

[28]  2017-2018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赛程结果[EB/OL].(2020-10-29)[2020-03-04]. http://www.volleychina.org/schedule/w/.

[29]  中视共赢[EB/OL].(2019-02-10)[2020-03-04]. http://www.cctvad.org/.

[30]  张欣.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问题与路径选择[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6):23.

[31]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男线)训练营举行教练员业务交流与技能测评活动[N/OL]. (2019-08-09)[2020-03-04]. http://www.volleychina.org/nm/2019/0809/6238.html.

[32]  连道明. 我国女排后备力量现状及对策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23-24.

[33]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20-08-31)[2020-03-0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09/21/content_5545112.htm.

[34]  梁伟. 改革创新解决痛点发展振兴中国足球[N]. 中国体育报,2019-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