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视角的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2020-12-17李明红余肖静
梁 龙, 谢 斌, 李明红, 余 豪, 余肖静
(1.贵州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江西省水投富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西 丰城 331100; 3.四川省泸州市经济作物站, 四川 泸州 646000)
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强调,以“保、调、稳、扩”为重点,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对不同地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其中,西南地区特别强调要稳定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园艺作物、中草药等特色农作物生产。在此大背景下,四川省重点建设“10+3”产业体系,即重点培育川茶、川菜、川果等十大特色产业;云南省大力发展茶叶、蔬菜、花卉、水果等9大重点特色产业;贵州先以“5+1”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发展果蔬、茶叶、食用菌等5大特色优势产业,随即扩展到12项特色农业产业。根据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2018年,贵州省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52.33万hm2,调增高效经济作物44.47万hm2,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35∶65,其中,茶叶、火龙果、刺梨等种植规模居全国第1位[1]。可见,蔬果茶等是西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但由于调整的产业高度重叠,同质化发展导致恶性竞争风险。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确定自己独特的生态位,通过高质量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值得深入探讨。
据国际茶委会统计数据,2008-2018年,茶园种植面积年均增长世界为4%,中国为7.5%;茶叶产量年均增长世界为4.4%,中国约10%,中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世界总面积产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8年的46%和32%升至2018年的60%和45%[2]。同期,中国茶叶出口量从29.5万t提高到36.5万t,位居世界第2位。但是,中国茶叶积压量逐步上升,从2008年的15万t增至2018年的34万t,2017年高达40万t。李佳禾[3]调查显示,中国茶叶库存量达80万t,接近中国茶叶产量的1/3。此外,2008-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年均仅增长2%,而且质优价廉,2018年国内茶叶销售均价为140元/kg,出口茶均价为4.8美元/kg(约33元/kg)。总体上,无论内需与外销,中国茶产业供过于求已经非常明显[2-3]。
就西南地区而言,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西南3省(贵州、云南、四川)茶园总面积127.4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和32%,是全国茶产业潜在增长点[4]。但是,西南3省的自然环境、产品和市场等要素高度重叠,因此,都面临精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品和产业链增值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西南地区茶产业问题也是全国茶产业,甚至全国农业产业的共性问题。
蔬果茶是西南地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链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以贵州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视角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为其他产业和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农业部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黔中茶区被列为中国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将茶产业打造成贵州现代农业第一产业,贵州第一出口农产品,中国茶叶第一大省,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大力推进中国茶叶加工中心、原料中心、出口中心的建设,全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升级[5]。
据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2018年,贵州省茶园面积从10.5万hm2增至46.6万hm2,产量从3.5万t增至18万t,茶园面积在全国占比从6.5%升至15.6%,产量比重从2.8%增至6.8%[2,6]。贵州省茶园面积2008年在全国主产区排第8位,2013年跃居全国第1位。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7年和2018年,贵州省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干毛茶产量位居全国主产茶区第7位。随着大量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和盛产期,贵州省茶叶产量将直线上升。根据《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8年贵州省茶叶产值已经超过390亿,综合产值超过500亿[5]。贵州省茶叶协会预测:贵州省可开发为茶园的面积近千万亩,到2020年,全省茶园投产面积达46.67万hm2,产量和产值分别达50万t和500亿元,未来贵州省茶园面积能够达到66.67万hm2。
2 生态位视角贵州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茶产业的优势,包括水土气候光照在内的自然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品质优势,以及劳力和人文资源优势等[5,7-12]。生态位源于生态学,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生物占据的生态位越宽,其生存空间越大,适应能力越强,生存概率也就越高。目前,生态位理念逐渐被拓展到政治、经济、农业、工业等非传统生态学领域[13]。赵桂慎等[14]从生态位视角的生产要素、核心能力、产业和区域生态位4个层次分析贵州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2.1 生产要素生态位缺乏发展效度
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产品、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贵州省企业尚未充分发挥其效度。一般而言,良好的自然生态能实现高产。郎萍萍[8]调查表明,2007年贵州茶叶单产为389.9 kg/hm2,不及浙江(947.19 kg/hm2)的50%,安徽(523.1 kg/hm2)的3/4。此后,贵州茶叶单产量持续下降,2013年降至284.1 kg/hm2。2018年,尼姣姣等[7]调查贵州最大产茶县——湄潭县的干毛茶产量约800 kg/hm2,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种植管理技术没有随着种植面积的增长同步提升。此外,贵州茶青浪费现象严重,大部分茶企重春茶而轻夏秋茶,每年被浪费掉的夏秋茶在80%左右[15]。
从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看,贵州每年茶产业的投入在100 亿元左右,而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10亿元,发展资金较缺乏。据黔茶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贵州茶叶企业3 800余家;2018年,贵州省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4 99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228家,可见中小微企业仍是市场的主体[16]。调查结果显示,茶叶企业限于资金不足和技术短缺,往往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8]。技术人才方面,2016年贵州大学设立茶学院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年贵阳学院开设茶学专业培养本科生,每年培养约百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此外,贵州有10所高职院校开设茶学专业,每年招生600余人。而贵州每个茶叶主产县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在千人以上,当前贵州高校和职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和市场需求尚存在较大缺口[17]。
产品和市场拓展方面均不乐观,且任重道远。据贵州茶叶协会统计,贵州基本以干毛茶生产和销售为主,300余家企业涉及精深加工,开发出茶籽油、茶枕、茶酒、茶食品、茶护理品等多种产品,鲜有涉及提取活性成分发展生物制药、保健美容、化工制品产品,近5 000家企业(合作社)仅有6%企业涉及深度研发,且仍处于产品粗加工阶段[16]。在品牌创建上,贵州本土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已达数10种,其中以雷山银球茶、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等为首的贵州首批10大公用品牌。近年来,贵州省极力向外推荐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和遵义红等“三绿一红”黔茶,欲以此做黔茶尖端核心品牌。在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梵净山茶和凤冈锌硒茶分别列第9、24、31和44位,显示出较强的实力。胡晓云等[18-19]发现,贵州省品牌市场和形象定位存在同质化问题。市场营销角度方面,贵州品牌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内远逊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武夷山大红袍和信阳毛尖等。由于品牌效应相对缺乏,黔茶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均不彰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在2018年中国茶叶百强县前20名中,贵州省湄潭、凤冈和都匀分别名列第2名、第10名和第20名,但中国茶企百强贵州无一入围。说明贵州是产茶大省,但还不是茶产业强省。近年来,贵州省2/3以上的高档春茶都是贵州省自己消化。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35.5万t和36.5万t,贵州省出口2 300 t和1 597 t,在全国排名第13位,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0.6%和0.4%,与贵州茶叶巨量的生产面积和产量极不对称,距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大距离[5]。
2.2 核心能力生态位缺乏产业引领力度
在核心能力生态位中,投资、研发、销售、服务附加值相对较高,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最低[14]。贵州茶企总体聚焦于原料生产和初加工,处于产业链底端,缺乏产业引领力。贵州有茶企(合作社)近5 000家,但国家级龙头企业仅7家,绝大部分集中于初级干毛茶的生产和加工,涉及产品精深加工不多[5,16]。2016年贵州大学茶学院落户湄潭,才正式开始校企结合,进行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在此方面与其他茶叶主产区的差距较大[17]。在技术研发方面,贵州虽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凤冈锌硒茶》《凤冈锌硒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纳雍县贵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的茶叶产品通过有机茶认证,但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专利申请数量上,贵州省在全国排名第22位[14,16]。即便是茶园建设和干毛茶生产,通过10余年的“跑马圈地”,贵州省茶园面积急剧扩张,总产量迅速增长,但缺乏技术指导,导致贵州省鲜茶和干毛茶的单产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贵州省是优质绿茶的生产大省,为让黔茶走出深山,全省上下大力拓展茶叶连锁店、超市茶叶专柜、批发市场交易兼零售、集团购买等销售渠道。目前,茶叶生产、存储、配送、销售体系已基本完善,但迄今为止,黔茶无一家公司挤入全国销售百强。整体上,就核心能力生态位而言,贵州茶产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2.3 产业生态位缺乏系统融合度
现代三产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涉及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消费体系,需要有效融合。黔茶在一产布局已基本成型,但从产业生态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风险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产能过剩加大市场风险。国际国内茶叶市场总体呈供大于求的态势,中国茶叶的库存高达80万t,随着理性消费,茶叶重新回归到饮茶群体的日常消费品,消费量趋于平稳,产能过剩威胁增加[3]。2013-2018年中国每年茶叶消费的增长量为10万t[2],按此增长趋势,到2020年,中国消费量为210万t。贵州省预计投产茶园面积46.67万hm2,潜在产量可达40~50万t,届时,贵州茶产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加大。此外,贵州进行产品深加工企业仅占6%,茶旅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既缺特色和创意,又缺规模和品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急需强化[20-21]。
二是恶性竞争导致零和博弈。贵州省目前的茶企(合作社)中大部分是年产百吨左右的小企业和合作社。近年来,贵州引进“立顿”品牌进驻湄潭,英国太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隆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投资,贵州开始规划和布局全产业链。若不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规范管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实现行业自律,将导致大小企业之间、国有民营企业之间、贵州本土和外来企业之间围绕资金、资源、物流、销售和市场的恶性竞争。
三是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不确定性。茶叶消费国际市场以红茶为主,中国消费者以绿茶为主,且中国茶叶主产区气候环境及加工企业掌握的技术更偏爱生产绿茶。中国当前茶文化的影响力和国家的软实力还没有达到改变其他地区饮茶习惯的程度。因此,在过去10余年,中国对于国际茶叶消费市场的开拓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当前,国内消费群体在5亿左右,且大多集中在30~50岁[2-3],如果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未来10~20年,很容易出现消费断崖式下跌,消费市场和群体存在不确定性甚至骤然萎缩的潜在风险。
从产业生态位看,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总体上还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结合[20-22]。贵州整个茶产业面临增长困境、成本困境、组织困境、竞争力困境和市场困境等劣势。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不聚焦品质提升、品牌塑造、细分市场、消费群体培育的形势会导致贵州省茶叶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此是贵州面临的问题,也是西南地区乃至中国农业产业的共性问题。
2.4 区域生态位缺乏战略定位度
从国内茶产业发展情况看,中国茶叶东强西弱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茶叶生产的重心正在向西转移,但贵州茶产业仍缺乏明确战略定位。肖智等[4]研究2009-2014年的茶产业大数据发现,中国18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中心及名优茶产量中心正在由湖南湘北、湘西向贵州西移,“东茶西移”已成定局。但无论是品种选育、技术研发,还是创意营销、品牌策划,高技术、高产值、高利润要素仍在东中部地区。2017-2019年数据显示,广东、福建的茶园面积基本稳定,但茶企的增幅仍是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的2倍。说明,贵州茶产业在区域生态位上仍处于承接东部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功能。
从国际茶产业发展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占据茶产业原料生产低端,发达国家占据加工提取的中高端的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打破。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以世界60%的茶园面积只生产了45%的干毛茶,在世界前8位产茶国中,单产最低,良种普及率较低[22]。与发达国家比,中国茶叶的综合利用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23]。同时,气候变化、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意识形态偏见给中国茶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24-27]。如,201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新的环保政策——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市场,同时发布的还有产品环境足迹(PEF)和组织环境足迹(OEF)方法学,对传统的绿色标签评价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28]。这些规则客观上对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生产有利,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小农模式和合作社生产为主的产茶大国而言,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清洁生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由于西方意识形态偏见与技术标准交织叠加,中国茶叶及茶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隐性歧视和技术壁垒。
总之,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先天优势,而且夯实了较好的基础,未来5~10年,黔茶产量会进入井喷期。但贵州茶产业生态位与其他地区高度重叠,表现在生态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存在短板,产品单一、品牌多而杂,市场定位趋同,销售模式和消费方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多元需求。在出口增长有限、国内消费潜力尚未充分发掘及消费群体趋于老年化的形势下,贵州必须具有全产业链思维,实施创新驱动,强化市场引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消费群体需求,构建高质量产业链,扩大消费群体,找到自身最适合的生态位,才能实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从生产要素生态位强化要素效度
3.1.1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绿色有机茶产业 贵州省山地面积占92%,重工业极少,山水林田湖草形成一个自然整体,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生物防控、病虫害防范,适合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因此,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为抓手,加快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有机肥+配方肥及茶-沼-畜、林-灌-草等绿色生产模式,创建高标准生态茶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实现绿色生态发展,将全省打造成绿色有机茶叶的典范,使黔茶成为绿色有机的代名词[29]。
3.1.2 发展功能茶业全产业链,创造新的增长点 根据贵州土壤微量元素丰富,茶树能同时富集锌硒铁等元素的特点,可通过产学研结合,发展功能农业茶叶全产业链[29-32]。在研发阶段,以高校院所为核心,围绕富硒、富锌、富铁、富氨基酸,实现茶业多种微量营养素天然富集和人工后天富集并举,实现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在生产端,以大中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采纳成熟技术,延长茶业生产周期,实现四季生产,春茶加工绿色生态、富集多种微量成分的高端茶品;夏秋茶实施产业链延伸和拓展,从茶叶、茶籽中提取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皂苷、不饱和脂肪酸等,助力食品、饮品、美容品、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拓展功能产品系列。在销售端,引进国际国内大型销售企业和平台,树立和传播“贵州冲泡、干净茶、功能茶”的绿色、健康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让黔茶整体品牌有质的提升。同时,实施年龄分层战略,针对青少年儿童等潜在的消费群体,从传统的喝茶转向吃喝并举,以功能性茶点、糖果、饮品吸引此类庞大群体,减少其对碳酸饮品、高脂肪食品的依赖;对于城市白领和高收入群体,以绿色天然、功能时尚的茶饮品、茶美容品和保健品为突破口;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和中老年群体,传播药食同源理念,提高传统茶叶和功能茶业、茶品的消费量[30-31]。
3.1.3 针对多元消费需求,将产业链做大做强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将教育、医疗、文化、历史传承等要素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六次产业共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23,33]。茶产品是中国社会主要馈赠品之一,企业需要相互渗透组合,积极开发具有创意的中高档礼品、常规家居日用品、年份茶、地方特色茶、创意茶礼、茶具等茶配套产品。根据青少年、都市白领追求个性新潮的饮品需求,开发女性饮品、白领茶品、年轻化茶、运动茶、个性茶、保健茶、速溶茶等。针对消费模式的多元化,除传统茶馆外,生产商和营销商可联合采用私人订制、西式茶吧、茶文化寻根、包种认耕等方式,通过六次产业有机结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消费需求[34-35]。
3.2 从核心能力生态位构建产业链强化价值链
3.2.1 拓宽生态位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增值 当前,中国有规模以上茶叶企业1 600余家,但贵州省注册的茶企(合作社)就有近5 00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235家,占其总量的5%。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位的宽度与其生存发展的概率成正相关。因此,龙头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力,找准核心产品,构建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创建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型企业可通过行业内外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拓宽生态位、组建产业链。
3.2.2 通过生态位精细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生存增值 占总量95%以上的贵州小微茶企(合作社)拥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和工艺,凭借其无法复制性和替代性找到其生态位,如凤冈县纯天然锌硒茶,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虫茶工艺等。小微企业可在大中型企业占据的生态位之外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如对一些特定消费群体的小众需求,对大中型企业是“鸡肋”,但对小微企业而言则是“大餐”,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及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成为大中型企业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对小微企业和合作社而言,缺乏核心竞争力就失去生存的基础。因此,细化生态位、创建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3.2.3 通过理念创新、标准制定和品牌培育,做大做强企业和地方产业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揭示了现代高科技行业的真谛。中国茶产业70%产值和销售额都来自品牌产品。现代产业如果能够引导消费理念,极可能引发消费革命。目前,青年热衷的各种品牌消费和创新消费,因此,只有做新消费理念和模式的创造者,标准和品牌的制定者,才能创造机遇,引领产业,获取超额利润。理念创新、标准制定和品牌培育是做大企业和产业的核心要素[35-36]。
3.3 政府在产业和区域生态位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3.3.1 在区域规划,资金、人才和技术引导方面要有所作为 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强调,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出《关于促进贫困地区茶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合理控制规模、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品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切实防范风险。对于贵州近5 000家企业(合作社),政府不做“全职保姆”“事必亲躬”,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的核心和关键作用,又要宏观调控、加强引导。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划定优势区、确定最宜区,引进优质企业,引导高质量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对能让所有企业受益的交通、物流、水电气等基础建设投资不遗余力[36]。既鼓励和支持省内外、国内外科研机构加强研发,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又根据企业需要,积极搭台,实现产学研、产供销的深度融合。
3.3.2 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标准制定,实现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源头生产而言,贵州茶的品种和品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前列,但如何将金融、生产、销售、消费、服务等要素整合,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世界级难题。因此,地方政府引导、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通过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产品品质、消费服务等要素组合和高质量标准的制定,淘汰低端生产方式和产品,提升整个产业的品质,实现黔茶产业全程追溯、物流通畅、精准营销、超值服务,让黔茶在传统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添上现代品质品牌要素,成为高质量的标杆和典范[37]。标准化建设国内外都有先例,国际上,斯里兰卡出口的红茶只有一个品牌——斯里兰卡品牌。国内浙江省2018年发布“浙江制造”标准559项,有35 888家浙江企业公开标准136 462项,“浙江标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38-39],这些策略都值得参考和借鉴。
3.3.3 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养成绿色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后备消费群体 中国近14亿人口,有数千年饮茶史,茶饮可以称之为“国饮”。中国茶叶消费群体近5亿人,人均消费量在世界排名第19位[3]。可见,消费群体和消费量相对偏少偏低是制约茶产业快速扩张、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为国家创汇近18亿美元,但国内茶叶销售价格是出口价格的4倍。把高质量产品以“白菜价”卖出,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不需要这种低廉的创汇方式。如果中国人均饮茶3杯/d,消费量为10 g/d,国内需求将高达500万t,全世界出口量供应还不满足中国消费。因此,真正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在中国自身。然而,当前茶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而少年儿童、城乡青年、都市白领更倾向碳酸饮料和糖类饮品,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已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政府需要有所作为,依托教育平台,融合媒体力量,将茶文化、茶饮食进入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学生的餐盒,让茶产业链成为茶文化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和媒体,动员一切资源,引导数以亿计的学生和城乡青年,养成绿色健康消费习惯,培养庞大的消费群体。此举既是政府应有的作为,也是实现茶产业快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4 结语
总之,贵州茶产业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其茶园面积和初级产品的规模已极为可观,产量和产值即将迎来喷发期。但国内外传统茶饮品市场均供大于求,贵州茶产业与周边地区生态位高度重叠,面临高原效应:生态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存在短板;企业扎堆于初级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缺乏核心竞争力;生产、经营体系和消费群体高度雷同、面临同质化竞争,区域生态位功能相对单一、产业集群不够完整。因此,要从生产要素、核心能力、产业和区域生态位等方面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既不同于东部又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新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的“贵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