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软壳1号’扁桃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0-12-17王占和付宝春梁艳霞张志玲赵学勇刘建忠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扁桃流胶病幼树

何 勇,王占和*,付宝春,梁艳霞,张志玲,赵学勇,刘建忠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山西 闻喜 043800)

‘晋软壳1号’扁桃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最新选育而成的晚熟型扁桃新品种,于2019年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坚果核壳较软、较易取仁,坚果外壳密闭性好,核仁不易受污染;出仁率较高(57%)、基本无双仁,核仁饱满、甜香,商品性好,其成熟期晚(山西中部地区9月上中旬),早果(嫁接第2~3年可结果)、丰产性好(盛果期可产干坚果220 kg/667 m2),可与晋薄1号扁桃等品种互为授粉。该品种树体长势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我省中南部地区及类似气候区栽植,具有极好的市场发展潜力,受到果农的欢迎。现将‘晋软壳1号’扁桃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供生产参考。

1 主要特性

1.1 果实经济性状

‘晋软壳1号’扁桃果实为椭圆形,中等大小,果实表面附着短密绒毛,成熟期果皮颜色由青绿色转为深灰绿色,果皮沿腹缝线自然开裂,露出坚果。坚果为卵圆形,核壳为浅褐色,平均干坚果重1.76 g,壳厚1.7 mm,核壳表面分布有点凹,核壳横断面为海绵状结构,略微松软。果仁饱满,近扁圆形,较为整齐一致,基本无双仁,平均仁重1.0 g,出仁率57%。

1.2 生长结果习性

‘晋软壳1号’扁桃幼树生长势较强,树姿较直立,该品种萌芽率高、成枝力较强,幼树一年可发生二次枝、三次枝,进入结果盛期后,树势逐渐转为中庸,树体略开张。该品种以山桃为砧木,嫁接成苗栽植后第2~3年开始结果,第7年进入盛果期,以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正常管理条件下可产干坚果220 kg/667 m2。

1.3 物候期

‘晋软壳1号’扁桃为晚熟品种,在山西中部地区,3月下旬开始萌芽,3月底或4月初开花,花期10 d左右。果实成熟期9月上中旬,果实发育期160 d左右。11月上中旬落叶。

1.4 抗逆性

‘晋软壳1号’扁桃抗逆性较强,抗旱抗寒,春季较抗晚霜危害,病虫害较轻。

2 配套栽培技术

针对‘晋软壳1号’扁桃品种生长结果特性,在生产栽培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适宜发展区域

‘晋软壳1号’扁桃在我省中部地区以南及类似气候区域均可栽植。适宜无霜期在160 d以上,年均温9 ℃以上,冬季最低温度-23 ℃以上的地区栽培。

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建园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要避开风口地块和核果类重茬地块,适宜沙壤土、沙土、壤土等旱作栽培,不宜在土壤黏重地块、盐碱地栽植。

2.2 授粉配置

‘晋软壳1号’扁桃自花结实率低,生产中应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苗木,授粉品种为晋薄1号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以(1~3)︰1为宜。一般每1~3行‘晋软壳1号’扁桃配置1行‘晋薄1号’扁桃。

2.3 建园栽植

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和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都可定植,具体要根据当地土壤的墒情来决定栽植时间。

该品种生长势强,树体高大,寿命长,合理的栽植株行距以(3~4) m×(3~5) m为宜,栽植密度每667 m233~74株,不宜过密。

2.4 整形修剪

一般以自然开心形树形来整形。主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树形空间,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及时剪除病虫枯死和过于密挤的枝条。[1]

苗木定植后在60~80 cm处定干。幼树期应加强夏季修剪,在生长季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时去萌、摘心、疏枝、拿枝或扭梢,合理分布空间,达到结果和生长协调一致。幼树冬季修剪以培养三大主枝、侧枝等骨干枝为主,盛果期树以加强结果枝组培养和更新为主。

2.5 土肥水管理

在山西中部地区,幼树期有抽条现象发生,生长后期应注意避免浇水,过秋后降水偏多年份,应加强生长季修剪,控制生长,促进枝条充实,覆土越冬。有浇灌条件的地块,在封冻前灌足冻水更好。第3年树干较粗,不易覆土,应灌足冻水后覆盖地膜,提前冬季修剪,保护树体安全越冬。[2]

因该品种丰产性强,进入盛果期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每年采果后应施基肥,株施20~50 kg农家肥并辅以株施0.9~1.8 kg三元复合肥以及少量的锌、铜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满足树体营养需求,确保丰产、稳产和核仁饱满、品质优良,减少大小年结果、落花落果、果仁不饱满等问题。结合施基肥进行秋耕,深度20~25 cm。追肥主要在花前、果实发育期进行,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0.4%尿素等肥料。正常年份在生长季需浇水3次,即萌芽期、硬核期和封冻前,可结合施肥进行。幼树期扁桃园,行间可进行间作,以豆类、瓜类、薯类等低杆作物为主。

2.6 病虫害防治

正常管理条件下,该品种病虫害一般较轻,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即:

在建园时要选择向阳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段,避开低洼积水的沟洼地、阴坡地以及土壤黏重地块;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同时通过整形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是防止病虫害滋生蔓延的根本;每年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深翻土壤,清理杂草枯枝落叶僵果等,及时烧毁,是有效的物理防控措施;果实成熟前应预防鸟类、鼠类的为害。

对于粗放管理的园区需注意防治流胶病、大青叶蝉,而老果区需注意防治蚧壳虫、蚜虫、桃枝螟等。

2.6.1 流胶病

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

危害症状:主要发生在扁桃树的主干和大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后分泌出半透明、柔软的树胶,雨后流胶重,与空气接触后变为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后干燥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随着流胶数量增加,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一般情况下,流胶病在雨季发病重,衰老树发病重,流胶病也可侵染果实和新梢,幼苗嫁接口也会发生。[1]

防治方法:1)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是根本。具体的措施是: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每年的生长中后期(8月份以后)控制氮肥,雨季及时排水。

2)药剂防治。春季树体发芽前,全树喷洒3~5°B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在5月份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两个发病高峰期之前,喷洒80%甲基硫菌灵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600~800倍液,每7~10 d喷1次,交替使用,连喷2~3次。

2.6.2 大青叶蝉

形态识别:体长7~10 mm左右的小绿飞虫,夏秋季在草丛中生活,惊动后成群飞起。

为害特点:成虫在幼树枝干皮下产卵越冬,使树皮受损,直接导致和加剧抽干现象的发生。

防治方法:1)9月下旬树干涂白。2)夏季夜晚灯光诱杀成虫。3)在虫害发生期,喷溴氰菊酯、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等2 000倍液。

2.6.3 蚧壳虫

形态识别:扁桃树上常发生的蚧壳虫是杏球蚧和梨圆盾蚧。其形态是:4月中旬至9月份,树干上出现灰白色的小圆壳(直径1~2 mm),数量很多,成片地贴在树皮上。

为害特点:大量的蚧壳虫贴附在树干上,吸取枝内的汁液,使树势弱。

防治方法:1)春季树体发芽前,喷洒1~2次°Be度石硫合剂,或其他杀蚧类药物。2)在第1代幼虫孵化前(即刚刚萌芽时)将3 000倍左右的菊酯类药物和0.3°Be的石硫合剂勾兑后进行喷布,在第2代幼虫孵化前(即6、7月份)再喷1次。如此连续喷药3年,即可基本消灭蚧壳虫。

2.6.4 蚜虫类

为害扁桃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等3种。

症状:3种蚜虫均在叶片背面危害,但被叶卷曲方式不同。桃蚜虫被害叶向背面不规则卷曲,桃粉蚜危害叶向背面对合纵卷,叶上有白色蜡粉,桃瘤蚜被害叶向背面纵卷,卷曲部分组织肥厚,凹凸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

防治方法:喷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菊酯类1 500~2 000倍液。

2.6.5 桃枝螟

形态识别:成虫体长8~11 mm,前翅面具铁灰色圆斑,幼虫头部深褐色或黑色,老熟时体长12 mm,蛹长6~10 mm。

为害特点:幼虫在1~3年生枝的树杈、干翘树皮下做巢越冬,冬季气温偏高时也可活动取食。巢穴表面明显可见粪便与木屑堆积。花期越冬幼虫钻入嫩枝中,使树条萎蔫下垂。

防治方法:1)萌芽前在幼虫越冬部位,喷洒5°Be石硫合剂。随时清除僵果、虫枝。2)4月底园内挂上糖醋液进行诱杀。3)喷菊酯类2 000~2 500倍液。

2.6.6 病虫害综合防控

1)在建园时要选择向阳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段,避开容易积水的沟洼地、阴坡地以及土壤黏重地块。

2)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同时通过整形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是防止病虫害滋生蔓延的根本。

3)每年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深翻土壤,清理杂草枯枝落叶僵果等,及时烧毁,是有效的物理防控措施。

4)果实成熟前应预防鸟类、鼠类的为害。

2.7 果实采收

该品种成熟期晚,山西中部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以树冠内大部分果实外果皮变黄开裂为成熟标志。[2]采收不宜过早。采收后果实应立即将外果皮剥去,及时晾晒果核,使坚果含水量在10%以下。 一般在干燥通风的避光环境中可保存1年以上。

猜你喜欢

扁桃流胶病幼树
落叶松成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扁桃特性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不同间作模式影响扁桃生长和结果
苹果幼树期的科学修剪
果树流胶病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基于鼠类取食扁桃后遗留碎片的鼠种判别研究
甜樱桃流胶病研究综述
果树流胶病防治药剂:树大夫
西班牙的4个扁桃新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