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及配套技术初探

2020-12-17寿建尧戚航英邵国民冯永才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诸暨市角果高质

杨 燕 寿建尧* 戚航英 邵国民 方 冰 冯永才

(1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绍兴市 311800;2诸暨市枫桥镇农技站,浙江省绍兴市 311811; 3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 311809)

“浙大630”(原名S630)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出的含油量高、黄籽油菜新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油2016001)。该品种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抗倒、抗逆性较强,籽粒圆形、黄褐色,品质优,含油量高,平均含油量达49.21%,是迄今通过审定的含油量较高的常规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30”的推广步伐,充分发挥“浙大630”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和农旅结合过程中的作用,降低油菜育苗移栽成本,笔者于2016—2019年对“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每667 m2产量超225 kg的配套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经3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验证,最终形成了一套“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每667 m2产量超225 kg的配套技术体系。现将“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的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期促进该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在诸暨市安华镇三联村建立“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攻关方7.47 hm2,于9月25日播种,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550 g,10月25日—27日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 920株,5月23日机收,每株角果数593荚,每荚粒数22.2粒,千粒重4.05 g,平均每667 m2产量233.6 kg。其中,进行“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攻关的面积为4 653.33 m2,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50.9 kg。

2017—2018年度继续在诸暨市安华镇三联村建立“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攻关方7.87 hm2,于9月27日播种,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525 g,10月28日—30日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 870株,5月23日机收,每株角果数596荚,每荚粒数22.1粒,千粒重4.03 g,平均每667 m2产量236.1 kg。其中,进行“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攻关的面积为6 373.33 m2,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52.6 kg。

2018—2019年度在诸暨市同山镇王沙溪村建立“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攻关方9.07 hm2,于9月25日播种,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550 g,10月25日—27日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 970株,5月23日机收,每株角果数588荚,每荚粒数22.5粒,千粒重4.02 g,平均每667 m2产量231.9 kg。其中,进行“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攻关的面积为5 986.67 m2,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43.2 kg。

2018—2019年度在诸暨市店口镇檀溪村建立“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攻关方8.13 hm2,于9月29日播种,秧田每667 m2播种量为500 g,10月29日—31日移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 790株,5月23日机收,每株角果数602荚,每荚粒数22.6粒,千粒重4.06 g,平均每667 m2产量239.2 kg。其中,进行“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攻关的面积为4 480 m2,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46.3 kg。

2 “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每667 m2产量超225 kg的配套技术要点

2.1 早播稀播,培育壮秧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要确保每667 m2产量超225 kg,培育早壮苗是关键措施,所以应适期早播稀播,以培育高产壮秧。具体措施为: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质菜地或瓜地作苗床,于9月25日—30日播种育苗,苗床每667 m2播种量为500~550 g。同时,为确保移栽时培育的秧苗已达到早壮苗的标准,苗床要施足氮、磷、钾配比合理的三元复合肥,并于油菜3叶期进行删密定苗。

2.2 选好田畈,打实高产基础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时,由于要求早播、早栽、稀植、秋发,故宜选择排灌方便、沙壤土质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田畈,且为确保能及早移栽,前作晚稻应选用能在10月20日前收获的中熟晚稻品种。同时,由于采用稻板免耕移栽方式,在前作收割时应尽量割低稻桩,以提高油菜冬季光能利用率,增强油菜抗寒能力,减少稻桩越冬病虫的虫口基数。此外,在水稻收获和大田除草后,采用开沟机作宽1.4 m的畦,并要求沟宽0.3 m、沟深在0.3 m以上,且全田要实行横沟、直沟、围沟三沟配套,以确保田间排灌畅通。

2.3 及时早栽,确保稀植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时,为促使及早秋发,要力争在10月25日左右结束移栽。移栽前1 d育苗床要浇足水,以便拔苗时秧苗多带泥土,减少伤根。移栽时,种植密度为40 cm×33 cm,每667 m2种植5 000株左右。移栽后要及时施好活棵肥,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2.4 精确施肥,实现群体秋发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为确保每667 m2产量超225 kg,在肥料施用上应施足基肥、重施早施苗肥、稳施苔肥。具体措施为:基肥在稻田灭草后1~2 d施入,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50 kg、澳特尔油菜专用复合肥(N-P2O5-K2O含量18-12-10)45 kg、硼砂1.5 kg;苗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移栽后10 d左右,每667 m2施尿素7.5 kg,第2次在移栽后30 d左右,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 kg;苔肥也分2次施用,第1次在开春见蕾后,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 kg,第2次在3月上旬看苗情施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花荚期结合菌核病防治进行根外追肥2~3次。

2.5 精准除草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时,由于采取早栽、稀植等栽培措施,前期田间易发生草害,应采用化学除草和促苗压草的方法来控制草害的发生。具体措施为:(1)前作单季晚稻收获后,对杂草较多的田块,抢晴每667 m2用20%克无踪水剂150 mL,兑水40 kg,均匀喷雾,杀除稻田老草。(2)油菜移栽后,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油菜生长,达到秋发目标,实现以苗压草。(3)个别草害发生较重的田块,依据杂草种类,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进行化除,注意要掌握施药要领,以提高杂草防除效果,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2.6 绿色防控,降低病虫损失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是蚜虫、菌核病。蚜虫防治主要是在前期抓好育苗期的防治和带药移栽工作。菌核病防治则是在始花期和盛花期结合无人机进行飞防,并做好兼治工作;同时,在始花期和盛花期结合兼治蚜虫进行根外追肥,采用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2次。

2.7 科学进行机械收割

“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时,由于采取早播、早栽、稀植等栽培措施,其经济产量以主花序角果和一次分枝角果为主,成熟度基本一致,有利于机械收割。因此,当90%以上角果呈枇杷黄色、85%~90%籽粒呈黄褐色时,即为机械收获适期。为将机械收割损失降到最低,进而实现高产高效目标,机械收割宜在上午9:00—10:30、下午3:30以后进行。

猜你喜欢

诸暨市角果高质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直播油菜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