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水稻穗颈瘟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0-12-17任晓丽吴翠翠吴小兵
任晓丽 吴翠翠 吴小兵 蒋 明
(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江苏省南通市 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是全国水稻生产大县(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4.33×104hm2,但常年稻瘟病(叶瘟、穗颈瘟)发生面积在6 666.67 hm2,尤其是水稻穗颈瘟,常发重发,已上升为当地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成为了制约如皋市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为全面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确保粮食安全,笔者在总结近几年如皋市水稻穗颈瘟发生概况、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持续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以期为大面积科学防治水稻穗颈瘟提供保障。
1 如皋市水稻穗颈瘟发生概况
对如皋市14个乡镇42个点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3—2014年病田率达45.6%以上,病穗率为0~80%、平均为5.2%(发病较重的品种“扬粳4227”病穗率为20%~40%,“扬农稻1号”病穗率为40%~80%),两年总发病面积达2.39×104hm2,产量损失5.3%,其中3 333.33 hm2水稻严重减产;2015—2017年病田率为0.7%,病穗率为0~20%、平均为0.12%(发病较重的品种“扬粳4227”病穗率为5%~20%),3年总发病面积达3 466.67 hm2,产量损失0.21%,其中333.33 hm2水稻严重减产;2018—2019年病田率为1.5%,病穗率为0~85%、平均为0.15%(发病较重的品种“南粳9108”病穗率为0%~45%,“扬农稻1号”病穗率为10%~86%,“皖垦糯1号”病穗率为5%~36%),两年总发病面积达7 266.67 hm2,产量损失0.52%,其中733.33 hm2水稻减产严重。
2 水稻穗颈瘟的主要症状s
水稻穗颈瘟在如皋市近几年主要为穗颈发病、占比达85%以上,其次是枝梗发病、占比在13%左右。经系统观察,常年各水稻品种穗颈瘟显症时间,“扬粳4227”在8月28日—9月1日,“南粳9108”在8月30日—9月2日,“扬农稻1号”在9月2日—6日,均表现为在水稻穗颈下2 cm左右处最先出现褐色小点,然后变成褐色或黑褐色环状坏死,2~5 d后田间出现枯白穗。
3 如皋市水稻穗颈瘟重发原因分析
3.1 种植品种易感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稻米需求的增长,感病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通过调查发现,如皋市每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数量在24个左右,其中米质达国标2级以上的品种有18个。例如,“南粳9108”“扬农稻1号”等均为穗颈瘟易感病品种,近年来这两个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达2.67×104hm2以上,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62%;“扬粳4227”等虽为穗颈瘟中抗品种,但多年田间种植实践表明,该品种的抗病性退化严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也表现为极易感病。
3.2 气候条件有利
穗颈瘟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遇低温多雨天气,该病就会大流行[1]。根据如皋市气象部门监测,2013、2014、2018、2019年是当地穗颈瘟发生较重的4年,如皋市在8月23日至9月上旬均出现多个降雨过程,最高气温从32~35 ℃下降到25~28 ℃,最低气温在20 ℃左右,且有效日照时间缩短,该时期恰逢部分感病水稻品种的破口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淀粉与氮的比例,减少了硅化细胞数量,降低了水稻抗病性,还有利于穗颈瘟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导致穗颈瘟的流行为害[2];而2015—2017年如皋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降雨天气较少,穗颈瘟发生则较轻。
3.3 田间菌源充足
如皋市是穗颈瘟常发和重发地区,田间菌源充足。近10年来,全市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每年均在6 666.67 hm2以上,特别是2013、2014年,如皋市穗颈瘟重发,田间积累了大量菌源。同时,近年来秸秆禁烧全面从严,大面积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把大量未经处理的病稻草直接进行了还田,稻瘟病病菌以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田间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成为了翌年的初侵染源,且随着菌源的不断积累,满足了病害的重发条件,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就存在较大的穗颈瘟发生风险。
3.4 生育进程差异大
如皋市种植的水稻品种数量多,常年种植20多个水稻品种,且由于栽培方式不同(主要包括机插秧、旱直播、麦套稻、抛秧等),栽插时间间隔超长(每年从6月5日开始播种或栽插,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这就造成了水稻生育期差异较大,破口扬花期前后长达20 d以上,显著增加了穗颈瘟的发生概率。
3.5 防治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1)部分农户所购稻种带菌率高,且没有进行种子消毒,加之苗床采用病稻草覆盖,导致播后苗床立即出现苗瘟和叶瘟。(2)农户惜本思想严重。近几年,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发生较轻,粮价较低,出于惜本的考虑,一般农户普遍用药防治3~5次,大户普遍用药防治2~3次,防病投入严重不足。(3)因部分农户要外出打工,且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导致错过了穗颈瘟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初期),造成防治偏迟,防效下降。(4)部分农户用药技术不科学,药剂选择不对路。例如,如皋市种粮大户防治穗颈瘟普遍采用无人机飞防,每667 m4用水量仅1~1.5 L,用水量偏少,且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也不科学,导致防治效果较差。
4 如皋市水稻穗颈瘟防治对策
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开展播前种子消毒,并及时进行化学防控[3]。
4.1 防治适期上把握“准”字
针对水稻穗颈瘟只可预防、不可治疗的特点,重点抓准破口初期(破口5%~10%)和齐穗初期两次用药关键期。同时,在准确把握防治适期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栽插时间的水稻,要做好防治的分类指导,确保达标一块防治一块,提升防治效果。
4.2 防治对象上针对“感”字
针对“南粳9108”“扬农稻1号”等穗颈瘟易感品种,要强化农户的防治意识,无论前期苗瘟发生程度如何,在水稻破口初期、齐穗初期,一定要做好穗颈瘟的预防,并确保二次用药不动摇。
4.3 防治药种上立足“对”字
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防治穗颈瘟,如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同时,做到交替用药,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4.4 防治质量上突出“佳”字
要大力推广应用大型、高效的植保器械,大水量精准施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水平。同时,减少应用无人机飞防等用水量偏少的防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