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解析
2020-12-17戴志祥宋禹辉
戴志祥,宋禹辉
(1.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13;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占地面积广阔,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我国农村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都受到了极大制约。为解决“三农”问题,需加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1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
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理念在1956 年被首次提出,“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加快了对新农村的建设部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等,农村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土地改革运动之后,我国农村又先后经历了农村公社化、农业学大寨运动,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中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逐渐开始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现今我国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已经到达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民的创业环境得到了合理的改善,劳动力的流动也更加有序。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浙江义乌、江西赣州等先进建设典型,这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虽存在地域、自然条件和生活上的差异,但是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了适合自己的规划建设模式,为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
2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2.1 主要任务
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先对其进行规划,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利用重点产业带动附属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
2.2 基本原则
新农村规划建设要遵循民主性、节约性、特色性、持续性等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村民的意愿,符合村民的需求,合理进行规划,避免产业规划不符合村民需求,影响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尽量节约土地,严格控制人均用地指标,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造成耕地资源的短缺。每个村庄在对新农村进行规划和建设时,要尊重地方特色,结合本土文化,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同时,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合理规划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
3 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不重视对新农村产业的规划, 部分地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得不到保障
我国政府积极推广新农村规划建设,但是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略了新农村的产业规划,仅仅是对农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改善,而经济还处于滞后发展,导致新农村建设完成后,村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很难实现社会的发展。面对此种情况,要针对产业制定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以此为依据对农村进行建设,保证农村经济合理的发展,实现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真正目的。
3.2 新农村规划建设没有突出规划重点, 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特色
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产业结构零散,多个产业共同发展,无重点产业的现象。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和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农村产业发展不突出,经济发展缺乏特色。应在规划建设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状况,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突出重点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利用重点产业带动附属产业,形成产业链发展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3.3 新农村规划建设产业划分不明确, 导致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新农村规划建设有着不同的模式,有些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有些是按照发展方向进行划分、有些则是按照地方特色进行划分,导致部分新农村规划建设出现了产业划分不明确的现象。应在对新农村进行规划建设时,统一规划建设模式,避免部分农村出现产业交叉的现象,保证新农村产业协调,促进新农村稳定发展。
4 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
4.1 能源型新农村
能源型新农村是指加强农村原有能源的管理,例如矿产、水力等资源,加强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充足的能源资源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建设时,要降低对原有能源的消耗,对能源进行集中性管理。例如山西省的部分农村,可以利用当地煤矿资源的优势,形成完整的煤矿资源产业链,对煤矿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并加强煤矿资源附属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
4.2 生态型新农村
生态型新农村是指对农村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发展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围绕生态资源开展,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的实施,保证农村的村容整洁。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要加强生态能源的利用,例如沼气能源、太阳能能源的应用,为村民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
4.3 特色产业型新农村
特色产业型新农村需要该地区有某种特色产品,围绕该特色产品建立具体产业链,促进农村专业化生产。在建设特色产业型新农村时要注意对特色的定位,保证该特色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形成庞大的消费规模。例如福建泉州地区借助民营经济力量形成服装、鞋业以及纺织业等具有特色的区域产业,将纺织产品销往国内40 多个省市地区,促进了经济发展。
4.4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主要以畜牧养殖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化经营,并开展附属产业链。在规划建设畜牧养殖型新农村时,要注意住宅空间的置换,避免对耕地产生破坏,防止畜牧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有计划地规避市场风险。例如内蒙古地区牛羊养殖,拥有独立的养殖场和屠宰场,实现牛羊肉养殖屠宰的一条龙产业链。
4.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需要建立以该农村为中心的市场,利用商贸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时,要确保农村交通设施完善,并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保证商品流通的及时性。例如浙江义乌以商贸流通型新农村为代表,建立了我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以小商品的商贸流通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4.6 旅游产业型新农村
旅游产业型新农村需要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产业。例如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地区,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址,在旅游产业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外来游客,实现了村民经济增长,还对历史遗产、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5 结论
新农村规划建设影响着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规划建设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通过阐述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分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主要模式,为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