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课程实施的传承与融合
2020-12-17江苏海门市育才小学汤晓霞
江苏海门市育才小学 汤晓霞
课程,是儿童对话世界、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窗口,是儿童成长的跑道。
我们认为:课程应该满足儿童生活的需要,促进生命成长;应该满足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人格成长;应该满足儿童未来发展的社会性需求,促进核心能力成长。课程不仅仅能让儿童学习当下的知识,更应该让儿童拥有一生有用的能力与习惯。
从2016年秋,我们学校统整各科课程,明确提出“三书课程”的概念,所谓“三书”,其一是传承经典、以文化人的书香课程;其二是独善其身、以美育人的书画课程;其三是共读共写、以情动人的书写课程。而在诸多课程中,书香课程博大精深,既可作为传承中华千年优秀文化的基石,又可作研读现当代名家名作的载体,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实施书香课程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境育人,精心打造校园环境
我们学校位于城区中心,占地面积不大,可谓是“袖珍学校”的代表。但这里的一墙一壁、一砖一石都有故事、都是课程。
(1)操场四周黛瓦白墙,经典古味与蓬勃气息完美整合。我们将三面围墙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书香课程优秀作品的展示区域。西侧墙面布置的是学生优秀的诗词解读以及诗配画作品;南侧墙面布置的是师生优秀的经典书法作品;东侧墙面布置的是学生自己创作的童诗童谣。不管是课间闲暇,还是游戏间隙,映入学生眼帘的就是古典诗词、优质童谣。这些或经典或新奇的作品常常吸引学生们驻足流连,潜移默化中,他们会读了、会背了、会写了,课程流淌在学生们的心中了。
(2)学校专门设有图书馆,每年都会购置一大批优质童书;班级还设有班级图书吧,供学生们阅读、漂流;校园内有一块巨大的墙体,上面刻有上百个不同字体的“书”字,我们取名“百书壁”;低年级学生精心创作的绘本作品,还会大幅大幅地布置在教学楼的走廊、楼道供大家欣赏、阅读。
(3)学校还充分挖掘周边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学校开展书香课程的校外实施基地。学校正南方是本地最大的一处主题公园,园内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月、冬有绿,而且园内随处可见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漫步于林荫小道,吟诵经典诗词,自是别有一番风味。张謇先生是清末状元,亦是本地名人。位于常乐的张謇纪念馆自然成为课程实施的基地之一,学校会分年级分时段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书香实施课程。
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基地时时见经典、处处有传承、声声皆书韵。
二、以文化人,扎实推进书香课程
如果说书香课程有过1.0版,那么融合各学科的书香课程一定是2.0版。传统书香课程以“晨诵”和“整本书共读”为活动抓手,学校在不断深化课程研发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学科教师、打破空间阻隔、打造阶梯活动等方式不断促进“书香课程”的研发。
(一)打破书香课程的学科界限
课程是互融互通的,为了持续推进书香课程研究,必须卷入全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的界限。“经典咏流传”既是央视的品牌文化节目,也是我校近年来着重实施的一大课程。在实施该课程时,需要几大学科教师共同合作、共同研发。
高适的《村居》传唱千年,是为经典。在我校研发的一系列经典诗词课程中,就选取了《村居》一诗进行书香课程研发。首先由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村居》、鉴赏诗歌,美美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再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穿越千年时空,创作同名诗配画作品。接着由音乐教师登场,带着学生吟唱诗歌,稚嫩的童声哼唱着不朽的旋律,诗歌像流水一样淌进他们的心里。最后再排演成节目登上校园阅读节的舞台。这个课程的实施环环相扣、人人参与。扁平的一首诗在教师们的合作下、在课程的扎实开展下,变成了一幅画、一首歌、一台戏。像这样的书香微课程还有很多,比如《春晓》《明日歌》等,所有的诗词融合微课程串联起来,就成就了书香课程中的经典诗词课程。
当然,书香课程的融合实施绝不仅仅局限于诗词课程,还可以实施于童谣课程、民间故事课程、绘本课程等。以绘本课程为例,各科教师如何融通合作呢?《小猫头鹰》《幸福的猫头鹰》《晚安,猫头鹰》等都是以猫头鹰为主题的绘本故事,这些故事有趣、生动,常常令学生们爱不释手。留心观察学生的教师们发现了这一契机,于是语文教师开始带着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绘本,创编“猫头鹰”为主角的想象故事;再由美术教师带着学生动手创作绘本。一个学生创作一幅图画,一个小组学生的图画连起来就成了一本绘本。学生们喜欢这样的创作,也喜欢这样的课程。只有这样,课程实施才真正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单一学科覆盖到全学科。这种打破壁垒的跨界课程加速了认知、碰撞的过程,使师生共享教育智慧的迸发、教学相长的快乐。
(二)打通书香课程的时空阻隔
“书香课程”不单单要打破时间的界限,也要打破空间的阻隔。人们通常会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能够与人说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真正发挥阅读的价值。
早在两年前,学校就组织全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发了“为你荐诗”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推荐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我们将整个“为你荐诗”课程分为四大系列,即四季诗歌、农历天空、精忠报国、花中君子。每个系列精选十首诗歌,供大家欣赏、学习。每一期由一位教师或学生向全校推荐、解读,带着学生们一起鉴赏。在课程开辟之初,它只能作用于某一个班级或年级,如何广而告之成了难题。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平台跃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为每一期作品都配上专属二维码,再由教师推广至班级群、朋友圈。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师、家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开启视、听学习。你可以在每一期的“为你荐诗”公众号上欣赏诗歌的名家诵读、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阅读身边同学改编的古诗情境。如此一来,课程实施变成了随时随地可以完成的事。
相识的、不相识的,都可以共聚云端、共学课程。未来已来,书香课程的学习时空也得以再一次延伸。
(三)打造书香课程的多元活动
行动是让课程生长起来的最好方法,活动是师生生命交融的最好场域。“书香课程”展开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便是主题项目化学习。
课程的项目化实施可以让课程的价值与目标落地生根。每一年,学校都会围绕“书香课程”研发一系列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这些课程有的来自生活中学生最亲近、最关心的话题,也有的与时令有着莫大的关联。
比如,学校会带着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研发“有趣的汉字”课程,了解汉字的造字故事、认识汉字的演变之旅、编一个与汉字有关的故事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使他们轻轻松松爱上语文学习。桂花开放时,教师们会带着学生一起赏花、品花、绘花、写花,桂花成了学生心中的精灵,在醇香裹挟的季节里,享受无尽的享花之乐;南瓜成熟时,教师们又会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带着学生们一起读南瓜主题绘本,师生共同制作形态各异的南瓜工艺品,品尝南瓜各种风味美食、编南瓜主题童谣也是少不了的美事;学习民间故事时,学生们惊叹于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嫦娥、后羿、梁山伯等经典人物形象随着故事的展开变得丰富,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阅读故事、品析人物形象,继而创编民间故事、探寻文化传奇;科幻节,教师会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科幻电影、一起读《三体》《海底两万里》、一起手绘科幻作品,在校园里开启一场科幻画展。正是这些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主题项目化书香课程不断推动着师生生命的精神成长。
书香课程是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下学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个微小的书香课程都会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成为学生们脚下的阶梯与成长的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