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17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城东校区陈婷婷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城东校区 陈婷婷
联想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讲解一个事物,引导学生能联系到另一个事物。展开来说,是让学生借助想象,将形似的、相对的、相关的或某点上有相通之处的知识点按某个点加以联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性地联想相关的、相对的知识点,实现横向、纵向的延伸,形成罗密的网状结构。下面,笔者将从问题解决的三个环节:操作、认知、态度来探讨联想法教学如何运用于数学课堂中,从而起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
一、联想教学法应用于问题解决的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表面识别问题的本质特征,针对问题的特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有目的的操作。在数学学科就是在阅读完数学题目后,能在大脑中联想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并进行运算操作。运用联想教学法帮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点,通过联想将陌生问题转化成熟悉且易操作的问题。
比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老师可以先复习长方形等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怎样去计算圆形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不太清楚如何计算圆的面积,这时老师可以适当引导,询问学生:圆的面积计算是否与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外?由于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长方形等图形在外表上不太相似,学生大都会觉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算法与圆形的面积算法不会有关联。这个时候,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截取曲线上无限小的一段,它会不会就接近一条直线了呢?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可以举例,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却感觉不到我们脚踩的其实是一个曲面,而是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如果取圆形上极小的一段弧,那么它也是接近直线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联想法的影响下,试图将曲线组成的圆形转化为直线围成的长方形,寻找可行的联系方式。从无限切割的弧线近似可看作直线这个理论寻找突破口,“化曲为直”,使圆形重组为长方形变为可能,从而推演出面积计算公式。
二、联想教学法应用于问题解决的认知环节
心理学家认为,联想是两个及以上的事物产生的连接,由此联想是形成记忆的基础活动。认知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会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监控。在解决问题的第二个环节——认知环节中,教师需指引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并结合新知识的特性与已有的知识相互联系。
例如,在学习圆形面积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不先学习圆形面积,而学习的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面积单位的含义,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面积为一个面积单位,那么把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各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如长为n、宽为m 的长方形,可以看成由n 列m排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摆成的图形,那么这个长方形就有n×m 个边长为“1”,面积也为“1”的正方形组成,由此可以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为n×m×1。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对面积的认知解决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使学生对面积计算本质的理解更为透彻,也为学生推演计算其他图形面积提供了基本操作思路。
三、联想教学法应用于问题解决的态度环节
态度决定行动,态度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能够克服胆怯心理,跳出思维固化,联想其他知识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胆联想: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与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似呢?考虑到圆形是曲线图形,许多学生都认为两者计算方式不太一样。这个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虽然圆形是曲线图形,但是可以将一条较短的曲线近似看成一条直线。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联想,使学生内心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对解决问题有了积极的态度之后,便很快能联想到将圆形分割重组成类似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图形,再计算其面积。
通过联想教学法,学生实现了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大胆地将如何计算圆形面积这个新问题转化成为长方形面积计算这类已知的问题,将圆形分割成小块,学生在实践中推演出了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总结以上案例,不难看出联想法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旧知识因联想法而沟通联系在一起,学生由此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数学中的联想教学法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跳出固化的思考模式,学生面对难题才敢大胆思考,不断搜索大脑中的解题方法,选择最优的方法,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