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0-12-17林淑娴
林淑娴
(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351146)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一种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资源,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质
(一)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是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能力是指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具备的本领,其中包括文章认读能力、文字符号的感知与辨识能力、识字量及认读速度,这是阅读的基础。阅读理解包括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对重要内容、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目的和观点的理解。阅读评价能力是指对阅读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做出评价的能力,等同于鉴赏能力。同时,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包括传统的朗读、默读、心读及新课程提倡的速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往往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及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从具体的要点、方法着手。
(二)思维发展能力
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水平及思维能力,如教师通过训练听、说、读、写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另外,教师可以创设符合阅读内容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感知周围的事物,进而深刻体会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上用“一课一得”教语文
“一课一得”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个既定的教学目标,其他教学活动需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获取知识,突破知识点,并掌握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过度依赖教材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课上有所收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一得”是课堂教学的总目标,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而教师要根据语文的核心主旨和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将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每节课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达到明确主题、突出重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知识点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问题及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并对学生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大幅提升。教师在实施“一课一得”“课课有得”的教学方案时,应注重结合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从全面的角度出发,使教学结构更加紧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阅读《掌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进行阅读,通过段落分析来理解其中的含义,从细节上发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深刻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学会关爱他人。
(二)在教学内容上“因文而异”教语文
因文体特点不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因文而异”。教师应该根据文体的文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解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目标、要求各不相同,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倾向于学习寓言或童话故事,而高年级学生需要对叙事文或散文进行深入理解。不同的文体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叙事性文章是通过时间、地点、人物来叙述整个事件,通常采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手法,让学生充分了解事件本身。对于诗歌类文体,学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来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和意象,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高尚品质。因此,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从感悟语境、抓住语气词、把握人物对话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使学生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天》一课时,教师应在教学前让学生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便于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对优美语句着重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及写作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理解力、表达力、思维力和文化力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积极指导学生鉴赏优美语句及段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尝试总结、概括想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感受力。
三、通过相关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此同时,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情境式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
四、在教学形态上丰富多样地教语文
(一)指向文化感受的“经典赏析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鉴赏文章,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情感较为丰富的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并通过阅读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指向语言积累的“积累背诵课”
语言积累是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和背诵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开展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背诵记忆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背诵能力。根据文章的体裁设计背诵方法,如填空式背诵法、歌唱式背诵法、板书背诵法、肢体语言背诵法等。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阅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