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欣赏“五”策略

2020-12-17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的生活化美术

文 居 寅

美术欣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幼儿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其次,欣赏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终实现对其创造力的培养。第三,美术欣赏活动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观点的传递和碰撞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最后,欣赏美术品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从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两个层面推动幼儿更深入地成长与进步。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目标。

一、游戏体验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推动幼儿进行美术欣赏,即将单纯的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从单向的观察欣赏转向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美术欣赏,一方面,可以通过故事演绎的推动模式,引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好奇,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由“静”向“动”,赋予幼儿参加欣赏和实践的主动权,幼儿能够依据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发现,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对幼儿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例如,在中班水墨画欣赏活动《春如线》中,我们先提醒幼儿从整体上观察作品,再让幼儿将自己观察和联想到的内容画出来。透过活动,我们更多地赋予了幼儿欣赏的主动权,幼儿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审美能力和实践表现能力也得以提升。

二、生活化的体验策略

所谓生活化体验,就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幼儿把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融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通过环境创设,把幼儿日常生活的情感“移植”过来,实现欣赏活动的生活化体现,在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幼儿产生关联性的想象,最终实现对幼儿审美情感的激发。

“艺术来源于生活”阐述的是一种在活动中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成一个情节,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方式。如当幼儿看到一张过生日场景的图片时,他们很快能联想到自己过生日的经历,并能说出很多有关于生日的话题。让生活贴近幼儿,将幼儿熟悉和了解的生活情景融入美术活动中,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多媒体演示策略

所谓多媒体演示,简而言之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态演示,从过程和细节层面引导幼儿进行动态的观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变幼儿的平面思维为空间思维,进一步活跃幼儿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软件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实践与表达。在提升美术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幼儿审美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欣赏《小鸡小鸭》的活动中,师幼合作创作范例的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幼儿一起在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情景模拟中,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线条、色彩和质量方面进行视觉再现,营造出立体化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加深幼儿的审美感受。

四、多领域整合策略

美术欣赏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实现其身心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突破原有的、单一的欣赏模式,将美术与多领域内容相结合,如语言、音乐和科学都可以对美术欣赏给予支持。如在《多么美的四季》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四季的不同情况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分析,尤其可以向幼儿介绍南北方气候差异以及四季不同的情况。另外,美术欣赏还可以结合音乐,优美的音乐可以起到烘托画作效果的作用,帮助幼儿实现对画作的深入解读。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在组织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能激发幼儿思考、想象的要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开拓他们的眼界,鼓励他们进行无限的想象并大胆创作,把欣赏活动变成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通过美术欣赏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美的生活化美术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美术篇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