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复学后的治校育人方法探究

2020-12-17刘剑锋

中小学校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变化育人心理

□刘剑锋

在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教育需要同时面对三个战场:一是科学防控的真实战场;二是线上教育的虚拟战场;三是疫后复学后的未来战场。从目前来看,三个战场中,真正考验学校的是第三个战场。全面复学后,学校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挑战。如何预知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整个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的做法是:冷静分析,积极预判;发现问题,寻找方案;不蹭热点,埋头苦干;未雨绸缪,眼往前看。

疫情之后,学校的生态会有所变化:一是育人的场景与方式的变化。孩子们在这场疫情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会有所改变,他们的心理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他们的社交习惯也会改变,这些变化会导致孩子们性格上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应对,列出风险清单,找出解决的方案。二是教育治理模式和学校生态的变化。经过这次史无前例的大面积的线上教育洗礼,经过这次超长寒假的居家经历,老师群体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会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教育治理方式、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及评价体系的改变。三是家长群体的变化,会引发家校关系的重构。一方面,家长在疫情初期全面参与了线上教育的全过程,深入了解了老师的难处,作为老师的同盟军,有助于家校关系的融洽;另一方面,疫情会造成家长群体的生活压力加大、工作变动、收入降低等风险,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带来家长群体的心理焦虑。这种风险会影响学生和学校教育。

所以,教育战“疫”,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打好组合拳,要有综合治理的方法。

第一,要以研究的态度来考虑学校的治理生态,以项目化的方式来设计学校的治理路径。校长治理学校要在规则、规律、规范之下进行,而不是单纯地靠经验和套路。危中有机,校长应该沉下心来,梳理一下学校目前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并且借着当前人心高度凝聚的契机,来推进重要领域的变革。比如说,学校章程的修订、事关职称评聘及评优树先等制度的论证,目前应该是很好的时机。

第二,尝试打破科层制的结构,以扁平化的方式推进“吹哨人”制度建设。“吹哨人”制度其实就是预警制度。学校要让更多的自组织成为发现问题、预警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阵地。比如,民间决策团、民间挑刺团、年级组、学科组、项目组等,让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还可以通过这一突发事件,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全员育人制度的纵深发展,找出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规划准确的行走路径,在公开透明的环境当中,寻找更加接近教育本质的思维和策略。

第三,对于教师群体的变化,要认真研判。疫情过后,教师队伍会出现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大部分人会痛定思痛,重新规划自我,更加珍惜生命和来之不易的工作,以加倍的努力来教书育人;另一方面,疫情给人造成的心理变化会影响部分教师,可能会造成少数随遇而安的人的出现。因此,也要及时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调适。这次疫情期间产生的大量正能量事例必须要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要鼓舞教师的士气,提振他们的精神,加强抗疫这本教科书的使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疫情期间,我们坚持用编写《线上教育简报》的形式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工作,为教师鼓舞干劲。学校进行优秀线上教育资源的评选表彰,鼓励教师们投入线上教育研究。让教师学习太极“八段锦”来调节身心。同时,我们还推荐了两部电影让教师们观看,一部是国内的《无问西东》,一部是国外的《至暗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观看这些正能量的影片,对老师们的鼓励还是比较大的。

第四,要紧紧盯住育人这个主阵地。疫情成了“00 后”孩子的成人礼。未来20 年,国家的一些精英人才会出现在这一批居家学习的自律优秀的孩子当中。学校要梳理本次疫情期间对孩子们改变最大的几个维度。比如,真实、冷静、自立、自律、仁爱、善良、忍耐、节制、责任、奉献、内定力、思辨力、同理心等等,要把这些育人目标放在德智体美劳的框架之下,研究细化指标,设计跟进课程。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防疫,研究并推出心理创伤理疗课程,对孩子们做好以疏导为主的心理调适。

疫情期间,学校委托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教师将1198 个红包发到每个孩子手上,里面是十几颗中草药种子,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启动了实验小学种子课程,并开启了中医进校园深度研究项目。劳动节这一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共同种下这些种子,并且通过观察、研究等方式来陪伴生命一起成长。笔者发起网络直播,亲自和孩子们聊种子、聊人生,进行心理疏导,诸如此类的长线生命课程在这个特殊时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五,要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一定要冷静全面地分析家长群体在此次疫情之后的变化,预见这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坊子区实验小学为例,学校生源来自三种家庭:一是农村家庭;二是城中村改造家庭;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疫情期间,他们确实短暂地遇到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引起家长群体的心理变化。所以,学校一定要做好研判,要更加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尽最大努力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家庭的稳定。

第六,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在这次疫情中,有专家分析,是人工智能拯救了中国,是“云计算”赋予了抗击疫情更多的力量。2016 年之前,在推进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国家战略,但是缺少有效的场景支撑,缺少技术的实践体验。这次疫情之后,已经不缺场景支撑,不缺少技术支持,互联网支撑并培养了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以,疫情 之后,必须要及时调整思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教师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这次疫情加快了线上教育的速度,新风口已经来临,学校一定要重新定位信息化大潮之下的线上教育价值观。校长要乘势而上,积极引导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同时要努力建设“学校大脑”,加快人工智能和5G 进校园的速度和契合度,让大数据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虚拟的网络当中,教师们不仅仅要面对一块块的屏幕,要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想方设法让教师们在互联网上坚定继续前行的信心。

新冠疫情像一只黑天鹅突然袭来,当它的翅膀张开的时候,我们真正感到了它带来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疫情是大考,也是分水岭,而真正考验我们的,可能是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能做到不退缩、不冒进、不焦虑、不懈怠,既要时时复盘,纠错补偏;又要盯住远方,思虑长远。学校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既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还得构建良好的学校治理生态,为全面复课后学校的平稳过渡、教育的更好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变化育人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从9到3的变化
心理小测试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心理感受
这五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