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改变中前行,向课程改革深处漫溯

2020-12-17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胡集小学於慧敏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规律笔者思维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胡集小学 於慧敏

新一轮课程改革历经二十余年,已逐步走向成熟,接轨世界,突出核心素养。作为普通一线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关注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保持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即便每天改变一点点、进步一点点,也会在提升教学艺术的道路上完成新的跨越,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积极的探索和改变,请教于大方。

一、学以致用,付诸实践

理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总是停留在走上工作岗位的阶段,或者更新缓慢,必然会在时代的更迭中落伍。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教育的目标也与时俱进,在一线教学的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保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这样学以致用才能推动教师自身的改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用结构化教学的理念去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比如,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笔者设计一个简单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按比例分配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在人数比不同的时候,平均分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从份数的角度出发,将按比例分配与分数问题联系起来,从找到一份的量的角度出发,与除法问题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问题。在比较和小结环节,笔者联系分的过程和实质引导学生发现按比例分的本质还是平均分,并介绍了古代的“衰分”,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保持思考,付诸行动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点中,笔者对“科学精神”尤其感兴趣,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实施,通过批判质疑,学生可以触及本质的知识规律,达到深层次学习的目标,通过批判质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广泛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审慎思维的特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推动学生的批判意识养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做好铺垫。例如,在“简单的周期”的教学中,笔者从一个“男生女生排排队”的游戏开始了教学,教师按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规律邀请学生来排队,在反复几次之后,教师捕捉到几个男生举了手又放下的现象,请学生解释下自己的行为,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了规律,在用文字表示规律之后,我还引导学生想出了用符号、数字表示这个规律的方法,将周期现象展示得更充分,之后的教学就集中在“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几个是男生还是女生”之类的问题上,帮助学生建构了周期规律的模型。全课的总结环节,在学生认为一切都是这么理所当然的情况下,笔者用这样的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在邀请第6 位学生来排队时,老师一定邀请女生吗?这样的问题颠覆了学生之前“有规律”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排列下有不同的规律,只要每组中排列的顺序是相同的,就都属于周期现象。经过这样的启迪,学生不仅对周期现象和周期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孕育了批判的意识,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学会了审慎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三、凝聚智慧,付诸日常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在一朝一夕间长成的,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对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尝试改变自己,主动地改,智慧地改。因为伴随着教师的变化和成长,课堂也在成长,孩子们也在成长,他们的学习方式会因为教师的改变而更加多元,他们的思维品质会因为教师的改变而更加完善,这样积小变为大变,学生的成长道路就会因此受益良多。

有幸多次观摩过贲友林老师“平面图形的复习”一课,据贲老师自己介绍,这一课可谓“十年磨一剑”,十年间,这一节课变化了太多,有几种不同的版本,透过这节课每一次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每一次教学中逐步后退,学生在每一次教学中逐步前行,教师淡出舞台,学生成为主角。从前我们总是害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害怕学生在课上听不懂,现在我们发现其实孩子的能量是超乎想象的,他们在整理零散的知识时甚至用上了思维导图,以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图形串联起来,体现出个性和创造性。透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只有将学生推向舞台中心,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课堂生机勃勃。笔者个人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对一些教学内容做一些对比和思考,精益求精。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伴随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从点滴之处入手,一点点改变自己,一步步奋力前行,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并让广大学生在教师的努力之下受益。

猜你喜欢

规律笔者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老师,别走……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