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头寨村遇见“互联网+”打通脱贫致富路

2020-12-17本刊通讯员赖泳源

电脑迷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国电信工作队湘西

本刊通讯员 赖泳源

“村民朋友们,大家好。现在给大家播报一则消息……”笔者一走进岩头寨村,就听到清晰的广播声传来。原来,这是中国电信“村村享”平台的一键喊话功能,帮助村民获取农村生产生活信息,可覆盖方圆2 km范围。

岩头寨村是湖南边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小村庄,是古丈县11 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耕地面积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中国电信湘西分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借助通信网络优势,扶助多个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茶叶、油茶、生猪养殖等产业。

网络连接信息,贫困户利用手机学技术

这里山高陡峭,村寨在大山脚下,要走出去,必须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盛夏时分,山间丛林逼退了炎热的“侵袭”,让这里凉爽舒适,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使得这个村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电信湘西分公司扶贫工作队的到来,很快替岩头寨村织就了一张脱贫致富信息网,甩掉了贫困。

张亚勤一家人原来住在山里的老房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偶尔拿鱼出去卖,勉强维持生活,家里四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他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那时候山上一点信号都没有,像座孤岛。”张亚勤说,回想起那段生活时光,与世隔绝一般。为了接通网络,中国电信湘西分公司花费十几万元从山脚架设光缆连接到她家,并且开通了IPTV。“现在手机信号很好,看电视也非常清晰。”

“网络接通后,住在大山也能联系客户,一家年收入有五六万元,日子比之前好多了。”她说,山里养殖的鸡鸭颇受大家喜爱,销路还不错。

网络链接产业,合作社“触网”卖茶到全国

古丈毛尖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在岩头寨村,大片山地被改造成了茶园,青青茶叶在雨水滋润下透着清新。

中国电信湘西分公司驻岩头寨村工作队队长向建波告诉笔者,这是扶贫队和村里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建起超13 hm2茶园。“流转费用大约每667 m2给农户700元。”他说,除了土地流转费用,照料茶园也有收入,这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也能就业。

“我们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不愁卖。”合作社负责人翟大超告诉笔者,茶叶既通过县城的商铺售卖,也通过微信朋友圈卖到全国各地。“去年的销售至少有三成走网络渠道,今年更多。”

实体店和电商的销售,给贫困户打造了家门口的工作平台。贫困户张丁忠此前在广州电子厂打工,因为家里有老人,就辞去广州的工作。“家里流转了0.2 hm2土地,每年有笔固定收入。”他说,自己在茶园工作,每天按80元计工资。

网络联结平台,患病村民引发全国网友关注

“谢谢电信扶贫工作队,帮助我们家解决了难题。”扶贫队员每每来到张美群家,她的家人都会拉着扶贫队员的手连连道谢。原来,驻村伊始,扶贫工作队队长向建波在对全村12 个组所有贫困户走访中发现,村民张美群生活正面临困难。“孩子从读初中起,经常说自己肚子痛。”张美群说,有次孩子实在痛得受不了,带他去县医院,却诊断不出结果。无奈,家人又带孩子去长沙看病,后来确诊是结肠癌,家里一时困顿无助。

扶贫工作队一边组织中国电信湘西古丈分公司党员募捐,一边将求助消息发布到社会扶贫网,吸引全国网友广泛关注并积极救助。

住院报销比例90%,在家养病买药也能报销85%,这家人的基本生活总算有了保障。“每个月有1 000 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张美群说,丈夫在烟花厂打工也有收入。“等儿子康复了,我们家的生活也就好起来了。”

驻村以来,扶贫队员们把村里多位病患的求助消息发布到网络上,帮助填写村民的对接需求,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

猜你喜欢

中国电信工作队湘西
欢乐湘西
中国电信:IPv6在线用户已超千万 年底将完成端到端服务能力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走进湘西凤凰城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湘西 国画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中国电信载波聚合终端技术发展探讨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