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17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夏梦逸

小学时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习作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中心小学校 夏梦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学段明确提出了习作的目标,虽然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的阶段性的要求,但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对习作感兴趣,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学生学得辛苦,老师也教得辛苦,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看似能听明白,但是一到动笔时却无话可说,而且由于平时对生活缺乏观察,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笔者想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谈谈自己对于习作教学的看法。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他师从杜威,杜威的教育思想对陶行知的理论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教育现状相结合,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1921年,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的变化就是教育的根本意义。生活时刻变化着,那么生活时刻都具备教育的意义,生活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也在不停变化着。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是指给“生活即教育”一个范围,事实也是如此,学生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但学生所需的知识并不只是书面知识,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例如:小学生在街道寻找错别字,在实践中进行字词的积累,参观科博馆,去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这些都是最好不过的德育课,可以说教育是从社会生活出发的。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教授法”为主,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常常在有限的时间快速地灌输知识,记笔记,划重点。虽然能应付考试,但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变得被动,甚至变成了“书呆子”,缺少学习的乐趣,更不要说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将“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弊端,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小学生语文习作的现状及原因

1.小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与写话阶段的课程标准相比,习作阶段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有所提高,这一阶段的课程标准提出:“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要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分享习作的快乐,理解习作就是表达自我情感和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在单元习作时会面露难色,总觉得习作是一个难题。每次习作课笔者也总会花很多时间给学生讲解例文,列出提纲,甚至把可写的内容罗列给学生。但是学生依然无法动笔,无话可写,归根究底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从作文书上选取,内容缺少真情实感,语言文字大多相似。

2.内容虚假、缺乏真情实感。习作来源于生活,不过现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已经被游戏、手机、电脑、电视所占据,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四为例,例文是围绕2003年5月“非典”这一事件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过程以流利生动的语言写下来。习作的格式很简单,但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来进行讨论时,学生不知道什么事情值得关注,也不知道该讨论什么。教学进行不下去,老师只能罗列出最近比较热门的值得关注的事情:(1)“熊猫烧香”病毒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危害”。(3)“低头族”……教师在习作方面讲得越多,学生所写的内容就越受到局限,导致习作内容虚假,缺乏真情实感。

3.选材雷同。教师批改习作时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中会大量运用语文课文中的语句,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春游的建议》,学生写春天的景色,描写花时很多人会运用《荷花》这篇课文中描写花姿态的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虽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很不错,但也导致了学生习作雷同情况严重。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刘国正先生表示:中小学语文教学很容易出现教师想尽办法讲解习作,想把书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到最后结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教学限制在语文课堂中,语文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室中如何能写出美妙的春景呢?而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一旦和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会活泼起来。笔者曾有幸听到一位名师上《石榴》一课,在教学石榴外形这一段时,教师分析了石榴的颜色、外形、果实的颜色和味道,让学生了解描写水果可以从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果肉等多方面来写。接着教师拿出了一个大橘子,一下子整个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橘子的颜色进行描述,闻闻橘子的味道用词语形容,然后剥开橘子让学生尝尝味道。学生自己看过、摸过、品尝过水果后就有了亲身的体验,整个过程十分轻松自然,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要求动笔写时学生也饶有兴趣地写了起来。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想要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以生活为教育内容,以生活为教育目的,以生活为教育过程。教育的目的、环境、内容都要围绕生活展开。所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学《春游的建议》这篇习作时,正值阳春三月,经历了一个月的阴雨天,柳树抽出了枝条,小草探出了脑袋,小朋友们脱下棉衣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欢声笑语。笔者在教学这次习作前布置学生周末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森林公园春游或者去是郊外踏青,学生再写这篇作文时就思如泉涌、笔下生花了。将语文的习作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要想写出贴近生活、真实自然的作文,小学生在平日生活里必须具备一颗好奇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童年的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日记就是一种留心观察生活的很好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还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以后写作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形势告诉我们,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语文的学习是不能脱离生活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才能改善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陶行知习作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