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古诗文诵读指导课程研究

2020-12-17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高海燕

小学时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湖古诗文古诗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 高海燕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当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诗文是语言的艺术,我们通过诵读来体味其中的意境之美。诵读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优秀的诵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开启古诗文学习之门。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小学中年级古诗文诵读指导课程的研究结果。

一、创设诵读教学环境

小学中年级古诗文诵读指导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充分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诵读尤其突出“诵”,教师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古诗文之美。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实需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诵读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这首诗时,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放映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诗人在秋夜所见到的景象,并搭配了曲调悠扬的背景音乐以烘托氛围:呼呼的风声吹拂着梧桐的叶子,让人感觉到寒意的到来。江上的秋风深深地触动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忽然看见夜晚稀疏的篱笆旁有一盏孤灯亮着,知道是孩子们在捉着蟋蟀。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注意力逐渐被课堂吸引,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这首诗所描写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古诗主旨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背景音乐,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古诗文的情感起伏和学生的具体吟诵情况,对学生的语调进行充分指导,让学生将自己所领会到的情感充分融入诵读之中,体会我国经典文化的韵律之美。

古诗文诵读讲究意境之美,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时要突出古诗文意境,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基调,为后期的诵读指导消除障碍。

二、想象领悟诗意

古诗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大致含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内在情感,在反复诵读中激发想象力,调动形象记忆,运用想象弥补古诗的留白,通过诵读表达情感。教师在诵读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古诗时,教师先播放动画渲染氛围,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粼粼波光,看起来美丽极了。山在云雾的笼罩下迷迷茫茫,雨中的西湖也显得异常美丽动人。这首诗的语言含蓄精炼,诗人通过有限的字数来表达深刻的情感,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美妙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试图让学生随着动画,结合诗句,想象自己正站在西湖边,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天空突然下起了一阵雨,烟雨迷蒙,其景色别有一番奇特的韵味。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处在这样一番景象之下的内心感受,学生纷纷被西湖的美所震撼,西湖风姿无论晴天、雨天,同样美不胜收。学生在想象美景的同时,加深了对“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感受,空濛的山色是西湖淡雅的装饰,水光是西湖浓艳的粉脂,不管怎么样装扮都那么美丽,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蕴含其中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古诗文的语言精练又含蓄,小学生不能直接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教师带领学生诵读诗句,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让他们在无限的想象中与诗人共游西湖,看诗人所看,想诗人所想,由此引发共鸣,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

三、组织多元诵读活动

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是指导作用,除了教师的领诵之外,学生也可以自主完成。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单一的诵读指导课程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致力于探索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水平。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诗人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李白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帆影已经消失,而李白仍在翘首相望,似乎要把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首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表达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深义厚。为了让诵读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师组织了关于本诗的情境表演,学生对古诗中所描写的故人辞行、岸边相送的依依不舍的情节进行深情演绎,将原本有限的寥寥几字拓展为情节生动的友人惜别情境,有李白和孟浩然在告别之前的祝福相赠和不舍叮咛,还有两人在离别之后,李白伫立岸边的所思所想等等,吟诵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千古名诗。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古诗所营造的氛围以一种更加生动化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

教师引领诵读不是唯一的指导模式,多元化的诵读活动更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借助古诗文情境表演,重温友人惜别画面,将古诗诵读融入于情境表演之中。

四、预留充分诵读时间

古诗文诵读不能流于形式,而应当真正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取得实际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诵读的目的,充分理解古诗文诵读内容,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诵读时间,并在诵读时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古诗文诵读指导。例如,教师在每堂语文课上为学生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学校可以利用课间广播时间,为学生播放名家古诗文朗读经典片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诵读水平。古诗文的诵读不能只是在教学语文课文中进行,短时间内的古诗文背诵,难以真正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要渗透于日常的积累之中。除语文课之外,学校也可以统筹安排,一周固定几个诵读时间,集中进行古诗文诵读指导,营造校园古诗文诵读环境,重温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学生也能在熏陶中体味古诗文魅力,培养对我国经典文化的兴趣,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古诗文诵读比赛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诵读水平的好方式,有利于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文化审美能力。

新教育时代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学生不仅要学习现代文化,还不能丢失传统文化。我们要强调对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诵读指导课程,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让琅琅书声萦绕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汲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西湖古诗文古诗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活动的整合研究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