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我和金陵有个约会”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省思

2020-12-17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小学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陵研学旅行

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石 瑜

2019年,笔者所在学校四、五年级师生开展了“我和金陵有个约会”主题研学实践活动,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指导,设计了以文化考察为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建立历史文化视角,感受中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及认同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从研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设计实施、实践省思三方面展开,对本次研学旅行进行回顾与反思。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

“我和金陵有个约会”研学旅行课程,旨在挖掘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南京当地文化为切入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大背景,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根本目的,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引领四、五年级学生“游历”南京多个文化地,了解与此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在“游”与“学”的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思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本次课程定位主要源自四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在实地的情感体验与收获;二是具体的学情,参与研学活动的是四五年级的学生,在目标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三是综合的学习内容,研学课程多方面展开又融为一体;四是整体能力的培养,本次研学课程需要学生运用多方面能力,以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智力、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课程的设计实施

为了让研学活动更深入有效,“我和金陵有个约会”课程建立了“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管理规范有序、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研学旅行模式,从理念、组织、制度等方面出发,整体推进各项工作,采用“定点参观+实地感悟”的全程体验式教育模式。

1.行而有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外教育形式,有较多生成性、不可控性,因此首先要确定研学旅行课程的框架设计问题,以团队合作、综合考量的方式推进课程开发。

(1)前期准备,提高学生区域文化认知能力。金陵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借助网络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广泛了解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传统美食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高对研学旅行地点的整体文化认识。

(2)学生视角,确定研学主题。研学旅行面向的对象是学生,有了第一步的知识储备,在确定研学旅行“站点”的时候,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结合学生视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生”能力,师生共同参与制定了贴合学情的研学旅行小主题,即“往昔今夕,感悟文教之美;携手历史,放眼美好未来;街巷之间,品味金陵美食”。

(3)分工合作,开展研学动员。针对以上三个主题,我们对学生和带队教师进行分组,旨在将责任落实到人。每一组学生重点研究某一专题的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其他小组的主题。

发放“告家长书”,对研学内容、线路安排、行程规划等进行具体讲解,让家长了解研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长支持,形成家校合力。

2.行而有思。学生是研学活动的主体,在研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实地参观、实践中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主题进行体验与探究。

自古以来,南京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本次研学就从文庙朝天宫的祭孔学礼开启。且游且学,且行且思,学生们在旅途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但是,尽管研学前已做了大量的准备与预设工作,具体研学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事先未考虑到的情况,需要研学老师、学生做好变通与应对,这也是研学旅行另一种魅力的体现,让研学时间充满着快乐与惊喜的发现。

3.思而行远。“大道行思,取则行远”。研学的每一天晚上,三个不同主题的研学小组成员都会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准备第二天的小组汇报,以让研学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和提升。因为源自实地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小组的分享汇报非常精彩生动,得到了其他组的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比如,“文教组”现场演示讲解了古代祭庙的步骤和礼仪,通过比较古今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历史变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又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历史组”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各研学点的历史文化,用一首首诗歌表达了对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的崇敬和怀念,更坚定了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人的决心。“你知道南京吃鸭子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美食组”的成员则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专业人士等方式,以金陵“盐水鸭”为例,介绍了金陵“鸭文化”及历史,讲解了盐水鸭的制作工艺、步骤,还分享了它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并集体朗诵了一首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赢得了其他小组的同学与老师的阵阵掌声。诚然,这些老底子的南京味道,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味蕾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三、课程的实践反思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也为后续学校其他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借鉴案例。回顾整个课程本身,要实现高质有效的研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需要把控的关键点。

1.创新形式,趣味研学。研学旅行为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因此在设计研学旅行时,老师可以改变全程规划带队的传统形式,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的组织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收集研学站点的历史文化资料,鼓励学生参与研学路线的设计,让学生通过竞选的方式获得小领队资格等,提升研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思考探究,智慧研学。一般来讲,小学生从到达研学旅行目的地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让“研学”变成了“旅游”。因此,研学旅行前,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研学。因此在研学旅行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体验时,除了给学生“搭支架”,还要多留一些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忌重游玩轻思考、重讲解轻发现。

3.交流反馈,升华研学。反思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它强调学习者回顾和总结自己的真实体验,系统地重构认知经验,从而指导其后续的学习行为。研学旅行相较一般课堂历时长,及时反思有助于学生不断改进,从而最大限度收获成长。教师应在每一主题活动结束后组织、引导学生对研学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给学生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通过开展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研学旅行虽是个老词汇,但通过新的实践尝试,总会有不同的收获。正是一次次对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才让研学旅行课程更加科学、更有内涵,让学生在边走边学的课堂中,在生命的润泽与感悟中,走得更高、更远、更坚实。

猜你喜欢

金陵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研学之旅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