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县苹果2019年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与综合防控措施

2020-12-17马天骥

农技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病虫果农果园

马天骥

(甘肃省秦安县植保植检站, 甘肃 秦安 741600)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渭北梁峁沟壑山区,海拔1 120~2 02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该县苹果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种植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县苹果种植面积4万hm2以上,总产量70万t以上,产值突破23亿元。由于秦安县苹果栽植时间长,品种更新慢,树体老化,加上部分种植户管理粗放,使近年来苹果早期落叶病、黑星病、霉心病、腐烂病、锈病、叶螨等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导致果实产量下降、质量变差、种植户经济效益减少。笔者在2019年对秦安县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控建议措施,以期促进秦安县苹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1 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调查方法

选择位于川水地、半山区地,种植品种为富士、金冠、新红星的25个苹果园,每园按照5点取样法选择10株苹果树,于2019年1—12月,每15 d定点定株调查1次果园常发性、间歇性、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果农对果园的管理情况及病虫害防治情况等。

2 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

从调査结果看,秦安县苹果病虫害发生防治呈现出种类多、危害重、施药频繁、投资大、防效差等特点。

2.1 常发性病虫害发生严重

调查结果表明,常发性病虫害如苹果黑星病在25个苹果园中,有18个果园严重发生,平均受害叶片达35.8%、严重的高达80%以上,发病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和食用性能。苹果早期落叶病在川水地发病果园达68.4%,平均病叶率52.6%、最高达100%,严重的整棵树落成光杆。苹果黑点果病在个别富士园果实平均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的达85%以上。苹果叶螨在山川果园普遍发生,严重田块致叶片枯死与脱落。苹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达49.2%,严重果园病株率高达100%,有的甚至毁园。

2.2 危险性病虫传入风险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果品流通频率增加,流通范围和渠道不断扩大,秦安县内及周边临近县区果汁厂每年从外地调入大量残次果品,苹果蠹蛾等危险性病虫对秦安县苹果产业已构成严重威胁。调查发现,二斑叶螨、苹果绵蚜在魏店镇、莲花镇等果园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2.3 间歇性病虫害发生蔓延成灾

调查发现,在25个果园中几乎所有果园都有金纹细蛾危害,叶片被害率为5.5%~62.6%;苹果霉心病病果率平均为32.2%,严重果园高达58.9%,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苹果锈病以前只是零星发生,2019年在部分果园平均病叶率达68.8%、病情指数60.5,发病最重的果园桧柏类绿化树栽植在苹果园的地埂、水渠及田间人行道上,病叶率达100%。

2.4 果农用药次数多,种类杂,防效较差

调查发现,有些果农全年用药次数在10次以上,平均每次喷药品种达6个以上,几乎包括所有目前相对最好的药剂,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得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促进病虫产生抗药性。

3 苹果病虫害严重发生原因

3.1 气候条件适宜

2019年春季,秦安县气温持续偏低,物候期比往年推迟5~6 d,4月下旬至5月中旬,持续阴雨,5月下旬气温猛然升高,气温高、湿度大,多雨高湿、忽冷忽热的气候条件为苹果早期落叶病、腐烂病、苹果锈病、苹果黑星病、套袋苹果霉心病等病害的大发生创造了最适气候条件。

3.2 果农重治疗轻预防

调查发现,部分果农已养成不见病虫不防治的传统习惯,导致病虫害一发生就比率高、程度重。“重治疗,轻预防”,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使得用药时期严重滞后,导致连续用药,加大用药量,造成防效不佳。

3.3 防治方法不科学

由于一些果农对病虫种类很难准确识别,对农药种类、作用对象、机理、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加之农药厂家及经销商竟相宣传自己产品,夸大防治效果及使用范围,导致果农选择最佳药剂失当,错过最佳防治适期。个别果农一种农药在同一果园内连续多次使用或高浓度用药,诱发病虫产生抗药性,并杀伤大量天敌,使生态平衡失调,加剧了农药滥用的恶性循环,难以达到防治目的。

3.4 果园管理粗放

有些果农对未挂果或挂果少的果园疏于管理,杂草丛生,使原本容易防治的如卷叶蛾、毒蛾等大型害虫严重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同一果园内多种果树混栽,密度过高,树冠郁闭,病虫残枝落叶大量堆积果园,造成病虫害交替发生,很难掌握用药种类和最佳防治时期。一些果园大小年严重,树势衰弱,造成腐烂病爆发流行,甚至毁园。

3.5 栽培技术不配套

由于秦安县苹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农户各自种植比较零碎分散,加之管理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等原因,对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生产中果农对统防统治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造成苹果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另外,果园种植品种混杂老化,果实套袋中的果袋质量及操作技术等不甚完善,没有统一标准,致使不少地方套袋果实病害严重发生。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植保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一定经验的果农,采取“定人、定点、定时”的系统监测方法,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开发短信服务系统,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为广大农民适时开展防治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减少用药量和提高防治效果。

4.2 搞好防控技术宣传培训

农业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宣传培训,普及优质高产栽培、高效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彻底杜绝部分果农偏重于“治”而忽视于“防”的传统观念,转变一种农药在同一果园内连续多次使用或高浓度用药的不良习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及无公害生物农药,避免滥用化学农药,不断更新先进的综合防治技术。

4.3 严防危险性病虫侵入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确保安全”的防治方针,依法开展植物检疫,严防苹果蠹蛾等危险性病虫的侵入和传播扩散。建议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系统监测调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疫处置。同时要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果汁厂的责任担当,提高全民疫情防控意识,增强做好苹果蠹蛾等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障全县果业生产安全。

4.4 狠抓病虫害统防统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防控,标本兼治,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适期,统一组织、统一时间、集中连片、统一用药,积极开展统防统治,既能减少用药次数,节约人力、财力,又能提高防治效果。探索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示范,优化集成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建立持续控制的长效机制,有计划地轮换交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减缓病虫的抗药性。

4.5 开展冬春季清园工作

积极开展冬春季清园,降低各种病害初侵菌源和越冬虫源基数。冬季彻底清扫园内枯枝落叶,拣拾病果,树干涂白、剪除病枝、病芽,刮除翘皮等,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等,在此基础上选用杀虫杀菌广谱、持效力强的药剂于树上和地面喷洒。早春芽后及开花前,结合复剪继续搞好病枝去除工作,树体喷洒保护性或保护兼治疗性杀菌剂,压低越冬菌源及虫源数量。

4.6 注重生长季节防治

苹果生长季节,要针对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气候因素、苹果生长发育期等条件,重点以监控常发性病虫害和关注间歇性病虫害发生动态为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开展统防群治。

猜你喜欢

病虫果农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秋天的果园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