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20-12-17卢建华
卢建华
(山阴县农机服务中心,山西 山阴 036900)
植物多酚是一种具有多元酚结构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含黄烷醇类、黄酮醇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苷等,具有抗氧化、降脂护肝、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1]。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茶叶资源为茶多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础。茶多酚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植物活性成分,因其高抗氧化性和强抑菌性成为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
1 茶多酚抗氧化活性及其应用
茶多酚可以通过羟基提供活泼的氢生成更稳定的酚醛自由基来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茶多酚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段宙位等研究表明鹧鸪茶多酚提取物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0054±0.0003)、(0.077±0.004)、(0.114±0.006)mg/mL[2]。
抗氧化剂的添加可延长食品存储时间,达到食品保鲜的效果,茶多酚可阻断食物氧化的进程,阻止食品中细菌的生存和繁殖,进而使食品的氧化速度变慢,在延缓食品腐烂、霉变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与人工添加剂相较,副作用更小[3]。付丽等研究发现0.20%茶多酚与冰温保鲜协同对牛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冷鲜牛肉贮藏期间表面的氧化褐变,有效延长其货架期[4]。茶多酚对多种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氧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抗氧化效果优于BHA、BHT、TBHQ以及维生素E,且毒性比BHA、BHT小[5]。绿茶提取物茶多酚中活性最高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黄渊等研究发现0.3%EGCG处理可有效提高草鱼片感官评价值、白度值和硬度值等表观属性,同时减缓鱼片pH值和TVB-N增长趋势,降低鱼片腐败变质程度,有效提高草鱼片的保鲜效果,将鱼片货架期延长9 d以上[6]。
2 茶多酚的降脂护肝作用
鉴于茶多酚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若是能够抑制或是减轻肝脏中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就能够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肝功能正常,从而保证机体健康。李元慈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于四氯化碳引发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茶多酚通过提高肝脏中抗氧化物质的活性提高了肝脏抵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避免肝脏的氧化损伤[7]。杨宽等研究表明,茶多酚实验组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SOD的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说明茶多酚可通过对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膜稳定性保护肝脏[8]。张勇等建立了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肝损伤模型,经茶多酚干预后发现大鼠内脏脂肪含量增加、SOD和GSH-Px活性增强、总抗氧化能力增加,肝体比下降、MDA含量减少、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含量降低、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说明茶多酚干预可减少肝脏中的脂质沉积,同时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缓建其氧化应激状态[9]。汪雪睿等研究发现,在急性镉暴露后用茶多酚处理小鼠可减轻CdCl2导致的肝脏损伤,茶多酚可与Cd螯合,并发挥抗氧化作用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MDA水平,减少肝脏内镉的富集和蓄积,防止肝细胞组织形态学的改变[10]。
3 茶多酚的抗肿瘤作用
EGCG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单体成分,研究表明EGCG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侵染、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或影响信号通路防治肿瘤[11]。黄洁等建立了裸鼠肺癌NCI-H1975移植瘤模型,发现EGCG实验组的移植瘤平均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模型组,EGCG可抑制肺癌NCI-H1975移植瘤的生长:EGCG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EGCG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大面积坏死、纤维增生明显、核浆比减小;EGCG可下调肿瘤组织VEGF,Ki67和PCNA的表达,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EGCG通过下调EGFR、p-Akt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调控信号通路,阻止细胞过度增殖和恶性转化,减少细胞生长、生存和分化,减少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12]。
4 茶多酚的抑菌性及其应用
茶多酚可通过破坏菌体的细胞膜结构、改变菌体正常形态、干扰菌体DNA、阻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与表达或改变菌体内部结构达到抑菌的效果,且抑菌作用具有高效广谱性,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此外有不错的抑菌选择性,可促进有益菌生长[13]。
茶多酚的广谱抑菌性可使其作为天然无毒的抑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抑制细菌繁殖,延缓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在新鲜的水果蔬菜表面喷洒适宜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可降低其呼吸强度,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色素降解,保持水果蔬菜的色泽,此外还可减少维生素C的降解,保持营养,延长保鲜时长[1]。刘琨毅等将中式腊肠的原料肉于22.03℃、0.61 g/100 mL、pH 8.35的茶多酚溶液中浸泡33.44 min减菌处理后,可获得色香味俱全的低盐中式腊肠,其菌落总数可降至4.3(lg(CFU/g))[14]。刘洋等研究了茶多酚、植酸、植酸钠三种天然防腐剂对南湾鲢鱼制成的鱼肉肠的保鲜效果,发现茶多酚保鲜效果最佳[15]。
茶多酚还可添加在饲料中,提高饲养动物的免疫性和抗病力。雷宇杰等研究发现茶多酚对鱼类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其添加到基础饲料中投喂8周后对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可显著提高草鱼SOD、CAT、AKP、LYZ的活性并显著降低血清中MDA活性,草鱼存活率明显上升[16]。
此外,茶多酚可调节肠道菌群及口腔菌群的微生态。茶多酚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如抑制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的生长,促进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肠球菌属等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的共代谢过程[17]。茶多酚通过调节口臭患者唾液细菌门、目分类组成比例,抑制口腔中致臭菌生长,促进口腔中益生菌生长,维持口腔菌群平衡,达到治疗口臭的效果[18]。
5 展望
茶叶因抗氧化、抗肿瘤、降脂护肝、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而备受追捧。我国是茶的故乡,拥有丰富的茶资源。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在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中,绿茶因在杀青过程中钝化了酶的活性,抑制了鲜叶内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因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多酚。现代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脂护肝、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绿茶因含有大量茶多酚,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
虽然饮茶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但“药茶不能同食”。吕乐等研究发现龙井茶多酚提取物的摄入量和时间均能影响小鼠肝Cyp450s酶的表达,150 mg/kg以上的龙井茶多酚提取物对小鼠肝Cyp450s酶呈现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或抑制作用也会发生改变,继而会加快或减慢与茶叶同服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从而使血药浓度产生波动,不利于药效的发挥[19]。
茶多酚的高抗氧化性和强抑菌性为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多数研究表明,茶多酚可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保鲜期。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的同时,自身会发生氧化而产生新的自由基和强氧化性物质,当食品中加入量过多时,会发生反作用,无法达到期望效果。因而在食品中添加茶多酚时,应注意剂量关系,确定适宜的添加量,更好的发挥其效用。此外,茶多酚脂溶性不佳,直接添加到油脂性食品中会聚集沉淀,影响其抗氧化性的发挥[20]。林亚楠等合成了磷脂茶多酚复合物(TPP-PL),有效提高了茶多酚的亲脂性,能长效保护鱼松炒制和贮藏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延长鱼松保质期,维持鱼松营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21]。
研究表明,茶多酚可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但是肠道菌群很复杂,研究所有肠道菌群的调节机理很困难,目前茶多酚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茶多酚代谢产物如何调节肠道菌群尚不清楚,这无疑限制了茶多酚在临床上的运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在抗氧化、降脂护肝、对抗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等作用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茶多酚防治多种疾病的机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这无疑为茶多酚造福人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多数研究证据仍来自于体外细胞试验或动物模型,缺少临床试验,有的研究结论因方法、对象、操作的不同而不同,关于这些药理作用是否能在人体中发挥同样的效用,仍有许多疑问。因此有必要加强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和药理活性研究,深入开展茶多酚临床试验,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医疗保健的药物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