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析
2020-12-17石杨
石 杨
(连云港市赣榆区华杰双语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100)
生活化教学是教师活动与生活相结合,去引导学生练习习作、学会写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习作中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疑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素材应用写作技巧与语言进行写作。
一、习作教学问题现状
习作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学,学习写作,培养习作习惯,增强写作兴趣。传统语文写作教学是通过根据教材或资料进行写作练习,与实际生活存在脱节问题,从而缺乏生活趣味与生活色彩,内容较为乏味。文学本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在小学阶段应启发学生认识写作,培养写作兴趣,因此应该改变传统教学,采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写作。
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与传统教学比较,生活化教学较为自然化,应用于课堂上能够贴近学生个性主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还丰富教学内容与课堂氛围。由于小学生玩性大,在教学中可利用这点,指导学生寻找与留意生活趣事,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容易被学生理解,以提升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此外,生活中存在大量写作素材,能够在习作教学中提供大量教学素材,从而能够解决书本知识的局限性,生活总在不断变化,每天都会出现新鲜事物,每天都会遇见不同性格的人,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新鲜事物,同时也给教学带来取之不尽的新鲜教材素材,教师能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作为写作背景或者写作主题,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洞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只有见识面广,才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深刻体会。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
(一)观察家庭生活,增加教学素材
在习作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性与学生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多阅读作文书,学习优秀写作作品,只会让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文学思想与写作水平无法达到优秀标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较为单纯,教师应先从记录生活小事开始训练学生写作,较容易被接受,让其观察家庭生活的变化或是日常小事,不仅写作素材多,还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写周记、制作生活记录表,引导学生记录家务、家庭游玩等事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记录下来的事件进行总体谈论,教师可以适当点评,鼓励与启发学生怎样生动表达或描述生活趣闻,以保证学生能够有话可说。例如开展《我和我的狗狗》《我家的植物》《我有一个有趣的朋友》《我和我的爸爸妈妈》等主题实践活动,也可帮助学生仔细观察最亲近的人或物,通过了解写作对象有哪些习惯与特点,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述,也可激发学生最为真实的情感,保证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内容更为生动。在习作课堂上,教师即可让学生将自己记录的生活小事作为写作素材,任选一件趣事作为写作内容,题目定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可适当指点学生写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朋友之间的趣事,这样素材量多,还可让学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丰富写作内容。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展现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相互分享自己的趣事,也可活跃课堂气氛。
(二)用心感受生活,提高情感认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活面,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而是与社会中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动物进行接触,也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生活环境的现状,均可使学生能够体验丰富情感。例如走进流浪动物基站,参加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走进敬老院、参与植树节活动、帮助清洁工人捡垃圾等等,参观博物馆不仅让学生能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祖国的壮丽山河、不同民族文化等;走进敬老院、流浪动物基站,能够触发学生内心善良的情感,同时也可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要爱护动物,尊敬老人;另外,让学生参与爱护环境活动,可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污染挂钩,让学生对环境污染进行思考,才可领悟爱护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必须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均可作为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诉真情,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真实表达,才能让自己的作文更具吸引力。
(三)增加课外阅读,激发习作兴趣
从往至今,语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枯燥的部分,当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写作技巧时,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幅度减低,导致学生害怕写作。若把学生比喻为“鱼”,兴趣就是“大海”,在写作上要做到如鱼得水,就必须要让学生对写作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写作的信心与毅力就会更加坚定,充分运用写作效应,能够解决学生害怕写作以及写作水平差的问题。当然,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凭空产生,是需要教师组织、引导以及调动。生活犹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创作之源,想要学生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就要学生能够参与更多的生活实践,增加课外阅读量,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事物见解能力,从而解决写作水平差的实际问题。为了积累写作语言材料,以此与生活素材相结合,提升写作水平,那么就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攒丰富词汇。首先要推荐学生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图文并茂等课外阅读作品,例如高尔基的《童年》、叶圣陶的《稻草人》、朱自清的《春》《背影》以及福笛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阅读作品,同时在安排写作作业时,可引导学生在引入生活素材时,也列举一些课外作品相同事件,使得写作观点得到进一步证实,也可使写作文章具有严谨性与逻辑性,促使学生逐渐找到写作的自信心,发现写作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不仅让学生对写作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可让学生能够看到写作的多样性。
(四)师生互相评价,转变灵活训练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训练、点评,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主动权。在写作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对写作没有思考能力,其写作风格较为局限,对于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没有给予针对性的辅助教学,从而导致班级写作成绩达不到平均高水平,同时教师不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从而不能够成功将生活素材运用于习作训练中。因此,应于当下教学需求,转变教师作为辅助,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充分发挥主动性,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可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通过建立作文评价小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写作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对写作基础薄弱同学的作品进行发现问题与修正,同时讲一些水平高的作文分发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进行阅读,并指出优点与缺点;每周最后一堂写作课,花一部分时间小组相互讨论,针对一周内写作教学的问题以及自身写作遇到的问题给予汇总,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整理常见的一些错误以及不足之处,统一向教师汇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调整教学方案,让写作训练更为灵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与情况,采取较为合理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适应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灵感,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保证教学成果。
生活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是一些难忘的经历、打动人心的一些情感与教学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写作中,促进学生对习作素材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能够明确教学目的,也可开阔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够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