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话比喻
2020-12-17安徽省广德市实验小学西校区宋绪文
安徽省广德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宋绪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文本的意蕴,体会表达的情感。所选教材也是形式多样,许多更是集多种修辞手法于其中,目的既是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更是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在众多修辞手法中,孩子们接触最为广泛的便是比喻。
一、小学生学习比喻修辞手法的现状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然而,小学生在接触比喻句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堪忧的现状。
1.理解受限,知难而退。虽说教材的编排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然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有层次的,对于接受较慢的孩子来说,有些所选材料存在拔高性,尽管他们努力试着去理解,却仍是一知半解,以致于最终变成了直接忽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逐渐减退。如此,文中比喻句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便达不到预期效果了。
2.张冠李戴,曲解本意。孩子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一些新的比喻句,我们的教师、我们的作业也经常要求他们指出: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来比喻什么”。由于许多孩子学习能力有限,起初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往往将本体和喻体混淆,张冠李戴。照此,用比喻的手法不仅未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未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更是扭曲了句子的原意,教学岂不是适得其反?
3.灌输说教,活水沉寂。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参考教参、教辅资料,能够明确引导孩子体会比喻句的妙用乃教学重难点,可又愁于没有良剂,费尽口舌,百般说教,亦不能将孩子的思路打通,面对他们波澜不惊的眼神非常无奈,只能采用灌输式说教了。可惜了文本这么有力的工具本是一潭活水,却未能被优化利用,孩子们除了死记“把什么比作什么”,既想象不出文中所描绘的该有的画面,也体会不出文字的生动,更无法学会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巧妙运用了。
二、帮助学生明辨真假,学会理解、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渐渐摸索到了一些有关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运用及创设比喻的思路。简单地说,通过理解比喻句,理解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能够合理想象出所打比方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正确辨析,我引导他们将二者关系定位于“真”和“假”的关系,本体为真,喻体为假,比喻句就是“把真的比作假的”“用假的来比喻真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中。
1.确立真假,步步深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先确定句中真的事物和假的事物,然后根据语言的描绘展开想象,最后借助图片或视频加深印象,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产生想象的欲望,激发他们动脑的热情。
例如,教学《池子与河流》中“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这句话,我让学生描绘眼前出现的画面。一开始,许多孩子都是一脸迷惘,无法想象句中情景,更体会不到池子的懒惰。于是,我引导他们找出哪些是真实的事物,哪些是想象出的事物。孩子们立刻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小彭同学十分顺畅地答出:“这句话中真实的事物是池子、泥土,而贵妇人、鸭绒垫是假的,是想象出来的,这里把池子比作贵妇人,把泥土比作鸭绒垫。”然后同学们展开想象,畅说自己想象中池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俨然就化身为主人公了。教师相机出示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的画面,池子慵懒的形象便跃然于孩子们的脑海中。
2.寻找虚实,辨析真假。利用“真的”和“假的”寻找本体和喻体,也可以辨析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进一步明确比喻句的性质。低年级的孩子们脑海中似乎总有一个定势,只要有“像”“似的”等比喻词出现,他们就认为这是个比喻句,我们老师有时也无法一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化解孩子心中的疑惑。而现在,有了“真”“假”定义区分,便可直接让学生找出句中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什么是虚幻想象出来的,其结论便清晰明了。如在“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中,他们知道花骨朵是真实的事物,可虚幻的事物是什么呢?没有。所以,即便句中有“似的”一词,仍可确定此句非比喻句。
3.状态再现,化解难点。有时文中出现的打比方的句子,并非是将一具体的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而是将一种特定的状态比作另一种状态。可要让孩子们提炼出本体和喻体,便是有一定的难度了。如“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句话中,真实的状态是念书而非唱歌,只是为了让学生想象出那个时代的孩子是怎么念书的,便用了唱歌来作比。大家联想到平时唱歌的随意,便不由得体会到孙中山所处时代学生只读书不解意的状况了,也再一次体现了比喻句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变浅显这一特征。
因而,“把真的比作假的”“用假的来比喻真的”,在此种状态化的比喻中更易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
4.诗中有画,画入眼帘。古代诗人寄情山水,诗中乐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古诗的理解本来就有一定的障碍,更别提透过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有个孩子说诗人看到洞庭湖中有一枚青螺,许多孩子也赞同。对此,我让他们仔细观察插图,反复读诗句,在不断地观察和自读中反复品味,然后说说诗人到底看见的是什么。原来是一片洞庭湖水及水中的君山,于是孩子们恍然大悟:“那不是盘子和青螺,白银盘是指洞庭湖,青螺也是假的,其实是君山。”真假不言而喻,洞庭湖风光赫然于他们的眼前,情感也伴随着诗人一起迸发。
5.放飞想象,拓展迁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氛围和学习条件,努力挖掘各种对儿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有所帮助的素材来帮学生发散思维和提高想象力。
几年的学习下来,孩子们对教材乃至课外书中比喻句的理解已不再那么吃力,能很快找到句中的“真”和“假”,根据文中的语句快乐地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表达。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已不局限于接受、运用书本上已有的句子,课堂上,他们的语言生动精彩,充满活力,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老师,您的笑容就像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
以上,是本人针对小学阶段比喻句的教学得出来的一点心得,它给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给面对比喻句感到困惑的孩子带来了光明。也许,这套理论在探索的道路上还将会遇到新的质疑和挑战,但只有不断耕耘,才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