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为本,自然为乐之幼儿教育

2020-12-17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幼儿园

小学时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身心幼儿教师教师应

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幼儿园 王 磊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幼儿园教师也应在培养幼儿基础认知能力的同时,实现从幼儿角度出发考虑教学问题,设计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学前教育价值理念。

一、幼儿教育实现“幼儿为本”的重要意义

1.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教育方针

为提高新时期教育水平,我国在201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学前教育要切实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实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本身就是所有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作为整体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学前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幼儿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从未来角度思考,落实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专业要求。

2.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满足幼儿身心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游戏互动环节,以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要求。而“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的最佳体现。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全面性目标是否达成,一般都是参考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只有在实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前提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实践,才能够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反之,若幼儿教师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创设的课堂活动不适合幼儿生长规律和特点,则无法在幼儿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实现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因此要实现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学前教育,也是实现“幼儿为本”理念的基本方案。

3.坚持遵循幼儿为本,实现学前教育价值

遵循“幼儿为本”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凝聚所有对幼儿有益的力量,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助发展的教学模式。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发挥“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特色,实现对幼儿兴趣的针对性培养,为幼儿日后面对社会奠定良好的个性基础。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与家长沟通交流,传授相关育儿经验和理念,从而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中的育儿技能,实现幼儿园与家庭联合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价值。

二、幼儿教育中如何实现“幼儿为本,自然为乐”

1.提高教师师资水平,有效判断幼儿生长特点

在实现“幼儿为本,自然为乐”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的知晓程度、对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成长规律的熟悉程度,会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和时间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参与幼儿的互动,并根据幼儿的生长特点进行尊重性的沟通,使得幼儿在“乐园式”的轻松环境中快乐成长。因而教师的师资水平差异,在幼儿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将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生长特点的准确判断力。

例如,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一些主题活动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和身心需求来设计主题内容,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质进行相应的评价。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沟通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自己年龄与幼儿年龄的悬殊,会在思想上有哪些不同和差异性,从而做到设身处地地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真正做到幼儿为主、认同幼儿、鼓励幼儿。另外,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课堂上某些幼儿的个体行为,打乱了原来准备好的“以人为本”教学流程,会不自觉采用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幼儿无法真正展现出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对于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查看自己对幼儿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各方面的理念了解是否透彻,是否及时掌握幼儿兴趣发展状况的标准和特征。从而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从而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目标,突出“幼儿为本”的快乐教学方式。

2.转换活动思考角度,引导幼儿快乐参与互动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要实现快乐育儿,完成幼儿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为实现“幼儿为本,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过分重视幼儿的快乐,认为只要大家看到孩子是快乐的就行,对于一些知识的教授有些忽略。其实,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淡化教育目标,并不是不要教育目标,而是要以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将知识与快乐有效结合,实现充满知识的活动互动教学,引导幼儿在快乐互动的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

例如,幼儿园阶段的教学目标包括数字、形状以及颜色等基本概念的认知,教师应遵循“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思考活动内容,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互动中来。在学习时间认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与幼儿共读绘本《老狼老狼,几点了》,讲述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如何准确说出钟表的时间等。然后引导学生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互动游戏,一人问一人答。在互动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加入许多表情动作,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游戏,可以有效帮助幼儿记忆知识。另外,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某些积极外向的幼儿一般比较主动参与活动,而内向慢热的幼儿始终独自在角落里,等待教师发现她。教师这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性格和年龄特点,理解幼儿不靠近的真实原因不是不想参与,而是需要时间和鼓励。教师应观察到学生的表情神态,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用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参与到集体互动中来。

3.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教学已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创设有趣而简单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而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帮助幼儿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幼儿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英语对话时,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讲授知识,对于幼儿来说会非常枯燥无趣。而如果教师考虑到描述来代替结果性的评价,是鼓励学生建立良好品行的有效方式。

例如,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部分孩子并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我会说:“某某同学已经把课本和学习工具整齐地放在了书桌的左上角,坐姿也端正了,给他点个赞。”其他学生听到后便会自觉地调整。本学期,我们教室的黑板报上有“我这样表扬你”的专栏,“我相信你,那是因为你_____。”“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很好”等描述过程的评价语醒目地贴在黑板报上,引导着学生们不断调适自己的行为,也在不断地更新着任课教师的评价观念。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呈现出简短的无音视频,让幼儿看着画面进行简单的对话配音,并且设计相关的测评环节,对错误回答或正确回答都给予搞笑的回应,然后语音播报正确的表达等。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配音活动看似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语言发育器官,在一片欢乐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英语的激情。另外,幼儿虽然语言表达处于尚未发育完全的阶段,但这个阶段的幼儿喜欢模仿和运动。教师应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质,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播放幼儿舞蹈和动动操,在欢快的音乐中培养幼儿律动性和身体灵活性。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身体、生理以及心智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工作者是否遵循幼儿生命成长规律,是否遵循“幼儿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关系到幼儿性格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今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因而,幼儿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效判断幼儿生长特点;转换活动思考角度,引导幼儿快乐参与互动;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帮助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身心幼儿教师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给身心降个温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