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X 线检查与CT扫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0-12-17谢迭来何可可陈文宽
谢迭来,何可可,陈文宽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如治疗不当易引发众多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截瘫。临床治疗中需明确骨折的分型以及骨髓损伤的程度,对症下药,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1-2]。当前临床中多以普通X 线检查与CT扫描对其进行检查,因诊断方法不同,确诊概率有所差异。故此,本文为进一步分析普通X 线检查与CT扫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价值,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WHO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5 ~67岁,平均年龄(40.2±1.1)岁,受伤平均时间为(5.5±1.4)h,分别包括跌落伤28例,交通事故伤27例,其它5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对照组与实验,各30例,且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研究对比。
1.2 诊断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X 线检查诊断,采取X线机检查,对其腰椎正位、腰椎侧位拍片以及双侧位拍片。
1.2.2 实验组患者采取CT扫描,选择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将受伤区域位于检查重心,并告知患者将双手抬起,叮嘱患者扫描期间不可随意挪动身体。其扫描部位是T12—S2,对疑似以及损伤水平中的上下椎体扫描,扫描期间将扫描平面垂直于椎管。扫描仪器参数设置:300mA、120Kv、0.5mmx16mm,旋转时间设定为0.5s,层厚设定在2mm ~5mm,螺距设定在1 ~1.5,在扫描期间需对患者的软组织窗以及骨窗加以观察,其重建层厚设定在1 ~1.2mm,所有的图像要应用容积重建法以及多平面重组发进行二维以及三维重建,并获得最终图像。
1.3 评判标准
所有图片需2名以上临床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进修最终诊断,如期间存在异议需讨论,最终获得诊断标准[3]。另CT扫描与普通X 线检查方法的结果需与手术结果对比,并及时计算诊断符合率,做好对比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取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诊断符合率以n(%)表示,假如经计算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理结果分析
患者入院之后,经病理检查得知所有患者均是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中骨折的椎体为90个,按照骨折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三类,①爆裂型(12例);②单纯压缩型(30例);③脱位型(18例)。
2.2 两组患者骨折分型诊断分析
实验组患者诊断患者骨折分型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诊断爆裂型10例、单纯压缩型27例、脱位型15例,总诊断符合率为86.7%;对照组诊断爆裂型7例、单纯压缩型20例、脱位型11例,总诊断符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分析
经统计,实验组确诊55例,误诊5例,对照组诊断48例,误诊7例,可疑5例,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1.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几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率有所提高,在临床中需加以重视,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延误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与截瘫[4]。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则离不开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对患者脊柱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进行诊断,依据检查方法对症下药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诊断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方法以普通X 线检查与CT扫描为主,普通X 线检查虽可以将椎体骨折情况、椎间隙形态、脊柱排列、脊柱曲度展现,但是在诊断方面有所局限。CT扫描相对于普通X 线检查优势众多,可以实现平面重建,对骨折部位更直观的观察,帮助医生了解脱位的方向、骨折的位置等。同时,CT扫描采取螺旋方式,能够连续扫描,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可以增加扫描层次,降低伪影的出现。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X 线检查诊断,实验组采取CT扫描,经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诊断患者骨折分型符合率(86.7%)高于对照组(63.3%),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1.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数据与刘艳玲, 杨斌[5]等人的诊断结果相近,具有研究意义。
综上,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等优势,可以显示出多方位的三维椎管立体图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部位、骨折分型等诊断具有特性性与敏感性,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起到帮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