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问题串”导学
2020-12-17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陈利华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陈利华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来看,很多概念和理论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本来就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问题串”教学是一种运用问题不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另外,“问题串”教学设计可以有效解释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基于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问题串”导学应该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1.创新“问题串”导学思路,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按部就班的单一教学形式几乎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学习也大多是出于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如果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且还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创新性。也就是说,“问题串”导学应该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形式,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通过问题串的设计,给学生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阶数学思维能力。
2.注重“问题串”导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性,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独立自主地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拥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发现如果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在思想上形成较强的惰性,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观点都会由于学习背景和理解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在观点和想法方面也很难达成一致。教师在运用“问题串”导学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索,不能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强加到学生身上,鼓励学生有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相关知识,强化个体感知。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基于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问题串”导学策略
1.注重“问题串”导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如果课堂教学内容生动丰富,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如果课堂教学形式枯燥单一,并且知识点本身具有较大难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此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困难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观念背景下,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教师首先应该认真考虑的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串”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趣味课堂搭建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有效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热情,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从根本上避免之前注意力不集中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情况发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在讲解“平移、旋转、轴对称”知识的时候,围绕着图形的变换这一主题,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串,如何在一个平面画出某个图形平移一定的距离后的图形?两个平行图形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一个图形围绕不同的点旋转会产生怎样的不同?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些问题串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热情。
2.创新教学形式,提高“问题串”教学实效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于教学环境的营造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吸引其注意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教学情境,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活跃性。同时,在实际运用“问题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营造具有自主性特征的课堂学习环境,将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控制学习节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自己,提升自己,让学生将传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实现自我的过程,并且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这也是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以学定教,提高“问题串”教学导向性
小学教育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都是按照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每一步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虽然这种形式能够较好地实现预期教育目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未必是最适合的。因为以往的教育目标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普适性,但是缺乏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运用“问题串”导学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变通和优化。课堂教学的依据应该是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而不是既定的教学指标。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串”导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结合起来,重新进行优化和调整,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服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导向性。例如,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章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当进一步从现实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可以借助夜晚两辆汽车相互追赶的情景,提出路灯间距设置问题以及路程追赶问题等,让小学生们具备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树立问题串教学导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更高的知识水平上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让小学生从低级思维领域提升到高级思维领域,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