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灵活·内化
——从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条款的呈现方式说起
2020-12-17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姜雯艳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姜雯艳
2016年秋季,我国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对所用教材进行了更替。这一变动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规守法的习惯。刚接触新教材时,本人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关于道德、法治方面的条文和概念,这些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能听懂吗?能真正产生行动上的变化吗?
一、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内容的呈现方式现状
在新教材实施的这几年,通过听课,笔者发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虽然在内容呈现方面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在呈现方式上缺乏一些技巧。这里就一年级教材中部分课例作具体阐述:
现状一:浮而不实,难得学生真实共鸣
课例一:《幸福一家人》(交流会、法治窗)
(师:播放动画片片段——《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生:观看动画)
师: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自己家里的开心事?
(生:同桌、全班交流)
师:听了大家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很爱我。
生2:我感受到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很幸福。
……
师:从小朋友们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要求。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课例中,教师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学生爱父母、家人的情感,养成孝敬长辈的习惯,初步形成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呈现方式浮而不实,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提高学生的认识且内化成行动。
现状二:墨守成规,框定学生认知范围
课例二:《爱清洁 讲卫生》(观察哨)
师:我们了解了不讲卫生的危害,那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出示观察哨中的图片)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想一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生:小组讨论:图中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为什么?全班交流。)
……
师:同学的小眼睛真是太亮了!讲究个人卫生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也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呢!
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条——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例中,教师的教学呈现方式局限于学校场域,把“讲卫生”这一规则简单理解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框定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无形中阻碍了学生对“讲卫生”也是社会公共规则的认识。
现状三:隔靴搔痒,忽略学生实践需求
课例三:《红绿灯在站岗》(小论坛)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生:视频中的小朋友闯了红灯,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以他失去了生命。
师:你说得真好!那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呢?
(生:学生交流)
(师:出示不同情境,学生辨析)
师:(视频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有关交通信号和人通行的规定)国家出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传统的先说教、辨析,后出示概念的教学呈现方式往往内容老套,授课形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只是隔靴搔痒,学生的执行力也不强,达不到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道德品质的目的。
二、由现状谈策略
1.角色扮演,自然生成规则与法治
课标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家庭是其最熟悉、最生动的生活场域。因此,在课例一中,我们可以根据书本中的相应规定撰写真实家庭生活剧本,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剧情提要:爷爷切菜时不小心切到了手,冲洗干净后继续忍痛做饭。因为受伤的手不灵活,爷爷一时手抖,酱油倒多了。孩子吃了之后,直呼:“爷爷做的饭菜颜色难看,又咸,一点都不好吃。”爷爷在一旁不说话,表现得非常难过。
在学生分角色表演结束后,随机采访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待观众们说完之后可以请小演员们再谈一谈。基于情境和采访,学生才会理解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学会察言观色,从小事读懂他们的心,并能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随即,再出示婚姻法的条文——“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护幼,互相帮助”,并出示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发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排忧解难小窍门,真正把“知”落实于“行”。
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分享家庭照片背后的温情故事。当学生在班级内分享时,可以询问一些和照片有关的问题,例如:“照片是你几岁时拍的?你喜欢这张照片吗?”“这照片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等等,一系列问题会带着学生回到幼时,回忆起往昔美好生活。在回忆中,学生才能明白小时候生活的酸甜苦辣其实都有父母的一路相随,那么将来待父母老去,自己也应该陪伴父母慢慢老去。这不仅是一条法律条文,更是人的一种美德。此时,冰冷的法律条文被赋予了光和热,在这样的暖心氛围中,生成规则和法治的意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2.案例评析,灵活运用规则与法治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发现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中蕴藏了不少基于儿童视角,同时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素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这些“宝藏”,引导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评析,为其形成法治意识打下基础。
如课例二中,在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后,可以由生活中常见的乱扔香蕉皮现象,延伸至“因国人乱扔产品包装,导致韩国济州岛机场垃圾成山”这一新闻事件,让学生进行评析。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谈到讲究卫生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要求。
规则与法治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年级儿童还没有形成足够的理解分析法治案例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对生活中的规则与法治案例进行“加工”,让他们拓宽规则和法治的认识范围,丰富法治社会生活的体验,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提高法治生活能力。
3.情境体验,践行内化规则与法治
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对于一年级的儿童而言,规则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内化,不仅要求基于儿童的视角,更要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和应用。
在上述课例三的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拍照或者叙述的方式,收集身边交通安全的相关案例,并在课堂的相应环节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展开讨论。
在汇报讨论之后,教师通过展板、设施营造道路上的真实场景,请学生扮演准备闯红灯的行人和朋友。然后按下暂停键,在课件中出示问题和选项:“如果你是这位欲闯红灯行人的朋友,你会怎么做?A.跟着他一起过马路;B.建议有人通过后再走;C.闯红灯是不对的,你到底要不要过去?D.拉住他,不让他过去;E.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并告诉他闯红灯的危害。接下来,可以在课堂内展开头脑风暴,设想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写在卡纸上。在讨论辨析之后,教师顺势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再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认识,践行内化规则和法治,做一个守法小公民。
小学生法治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必须深耕于儿童的生活中,不断丰富儿童对规则、法律的感知,在情境中体验积累,让知法守法、敬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在“生·活·化”这一沃土中茁壮生长。